唱响新时代“党建”强音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
2018-04-03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十九大报告鲜明宣誓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主旨,牢牢把握了“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政治主线中两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主要方面,明确宣誓“坚持党对一些工作的领导”这一根本性最高政治原则,提出了一系列涉及重大政治方面的贯穿党的政治领导的基本方略,在“四个伟大”中明确定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关键决定性政治保障,对新时代党的建设鲜明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等一系列重大观点论述和重大部署。这一思想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历史使命,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为党的建设实践活动指明了重点方向。
一、 十九大提出了“党的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定位
中共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重大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全面系统的集中阐述,是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其中,报告所提到的关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一新时代“党建”重大命题,这是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之后,对党的建设实践要求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十八大以来五年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管党治党方式历史性变革进行全面深刻总结得出的重大科学判断。
新中国建立以来,从1956年党的八大开始,一直到 2012 年党的十八大,在历届党代会报告中,对党的建设重要性及在党的全局工作中的定位,主要是用“关键”“紧密联系”“重要保证”“重大课题”等来表述的,十九大则前所未有地提升到“决定性作用”的高度。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了“不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一党的建设新时代重大命题,这是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之后,对党的建设实践要求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十八大以来五年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管党治党方式历史性变革进行全面深刻总结得出的重大科学判断。这既是对多年来党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一个清醒认知,也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注重党的建设质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和鲜明标志,也是一个党的建设永恒课题,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从实践上来看,强调党的建设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党痛定思痛的结果。一个较长时期以来,党内问题积重难返,党内外群众怨声载道,这一点,已经为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所揭示的种种严重问题所证实。造成这种让人忧虑不已的局面,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归根结底都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造成的。”对此,全党已经有了很大的共识。可以说,十九大强调党的建设起“决定性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一个较长时期中党的严重教训深刻反思的结果。
十八大以来这几年,党的建设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与十九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这就是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只有在实践中把“全面”“从严”落到实处,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才能确保我们的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直面现实,今天从上到下,仍然有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相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建设的“决定性作用”,在认识上和行动上远不到位。例如,有些地方和单位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缺乏切实有效的举措;有的抓经济抓业务很具体很实在,而抓党的建设则敷衍应付,使党的建设的不少工作往往处于“看起来很美”这样一种状态;有的抓党的建设主要是照转、照搬、照套,形式主义突出,缺乏针对自身实际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中去努力解决。历史经验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准和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三、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新要求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一党的建设新时代重大命题,是对十八大以来五年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管党治党方式历史性变革进行全面深刻总结得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其中,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作为统领,明确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把握党的建设根本规律特别是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变革深刻经验得出的重大论断、做出的重大部署。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着重阐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等重要论断。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命题:“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些重要表述,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领导定位,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和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由此,“从严治党”命题进一步展开为“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要义:“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党建设好,管理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三)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首先从政治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抓紧抓好。这是对我们党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大部署,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党的政治建设与其他各方面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深刻理解把握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十八大以来五年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历史经验来看,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其他建设必须全面体现和贯通政治建设的根本性、统领性。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一重大论断表明,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整体布局中是起根本性、主导性、决定性作用的,是与党的性质宗旨、党的领导使命直接相关的根本性建设。“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党的政治领导和自身建设经验,牢牢把握政治发展规律得出的重大结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001).
[2]张高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N].人民日报. 2017-11-08(00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49-50页,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