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团队的创新管理思想与实践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识智力资本

(福州大学 福建 福州 365100)

一、团队智力资本的概念

综合翻阅当下国内外的相关资料不难发现,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的财富,其本质上是由人所创造出的一种优秀能力的凝结。智力资本不仅仅局限在创造者所擅长的各类专业技能上,同时它还体现在了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管理方法上。陈劲认为智力资本可以算作是一个整体的团队、或一个经过整合、所带有共同目标的集体的一种共同持有的产出能力。那么在此基础上,笔者把智力资本概括称为“团队所拥有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集合”。简而言之,智力资本,应该是一个团队的知识含量、创造能力、精神、文化和规范的各类细则组成的。受到篇幅的制约,本文只讨论如何对高科技企业的智力资本进行规范化和细致化的管理与实践。

二、 高科技企业中智力资本的管理方法与思路

对于高科技企业智力资本的管理创新,首先应该遵循的前提是令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意识到,创新是每一个团队一员都必须具备的素养和根基,同时要不断明确,创新不仅是内在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国内所从事制造行业的每一个参与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的基石。而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高科技企业的智力资本必须加快完善与建立一种蕴含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实践经验为主的“能本管理”。而建立这一无形资产的原因在于它能极大的调动智力资本中的各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其价值。由此可见,创新不仅仅是智力资本团队成员实现岗位价值的催化剂,也是整个团队所需要保持下去的发展常态。因此,在智力资本里,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向不可以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范畴,是应该充分调动和挖掘智力资本中的每一个成员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和潜质,再加以引导与培养,使其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更加提升效率。因此管理者的工作应该成为团队的一员,成为推动创新核心能力的盟友,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得到价值的体现,令创新成为不竭的原动力。

三、知识型团队的管理理念创新与结构创新

(一)系统管理的理念

近些年来系统理论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进展,比如说维持生态稳步方面以及神经系统方面等等。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与大自然具有相同之处,都是多个主体互相作用,也有相关的学者像生态学一样来研究自身社会环境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在理论,这些灵感来自系统理论的启发;管理就在为了实现设想的目的而对这个复杂的系统进行触动,使其向着设想的方向发展。学识型组织就是系统中的一种,它是由一群有学识的人员构成的。同时系统的内在机制也试用于学识型系统,这就说明学识型组织具备统一性、不断发展性、拓展性、外在融合性以及复杂性。这样学识型组织也可以应用系统的理论途径。系统理论同时也适用于学识型人员的日常工作,学识型人员在在小范围的协同合作,后期通过整合,就可以完成一项大型的任务,这就要求组成人员相互之间要取长补短,密切配合,从而实现系统优化发展,这就实现了学识型团队完成更大人物的能力。

(二)和谐管理的理念

对于千百年来受到“和”文化影响的国人来说,万事万物都追求以和为主。的确,以和谐促发展,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双赢的求同存异的局面。同时,用和谐的处事原则来解决分歧,用“和”的理念将原本不同属性的事物融合,产生新的事物。而在当今社会最为常见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更是与和谐的理念密切相关。在当下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和谐共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我们所熟悉的各个行业中,都离不开这样一种管理思想。如果希望在所处的领域或是范畴内获得认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机会与合作机会,都必须秉承着这一理念或是原则,这样才能够在日后的发展与壮大中规避掉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让团队与团队的合作,以及团队内部的发展得到有力的支撑。这一理念一经认可将逐渐成为团队乃至企业的一种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成员有所作为。

(三)知识型团队的组织结构创新

一个好的团队中如何充分的调动参与者的互动参与热情以及工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想要事半功倍就必须在团队中运用规则来进行管理。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级从属关系、层级关系已经不合时宜,那么,用契约精神替代上级的权威约束员工,就不失为一个好的管理方式。同时,也因为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而改变了组织架构,让原本等级森严的关系趋于横向的发展,避免了等级森严而造成的管理弊端和成员之间会发生的矛盾。能够迅速应对严峻的市场挑战。

1.虚拟组织结构

虚拟的组织结构是指比较便于重新缔结的一种组织架构,这其中所蕴含的核心能力,是指能够彻底应对和掌控市场挑战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能够娴熟的把握这种并不客观存在虚拟的组织结构,来布置未来长远的企业发展格局,让每一个所参与的企业和企业可以形成一种优良的在竞争中促进彼此的互动,形成多方相互和谐促进的局面。

2.网络组织结构

网络组织是虚拟组织结构的衍生,网络组织令信息可以更加简洁、生动和效率更高。同时也让团队中的等级关系变得平等,从纵向的结构演变为横向结构,因此让团队的每一个一员都可以在有限的规则中最大限度的获得自主性。

四、高科技企业智力资本的管理措施

(一)有效管理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能够较好的运行是优化知识储备的基础,所以公司要重视人力资源。公司须给自身员工有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力,同时公司也应该为员工创造更多提升自身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人员的发展。此外,也要让员工得到该有的金钱奖励,这能更好促进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当今世界尖端行业的公司就是注重让员工归属感,并且对于企业能够使员工内心的满足来提高员工能动性。

(二)建设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尖端行业的公司要让自身获得外部信息更快捷,把先进的信息理论应用到改善自身获取信息途径中,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公司要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更新和管理系统的运行使其能跟上发展的节奏。第二,在公司中形成一个信息管理库,让员工和各组织的创新方法以及对于公司发展有用的资源汇总其中,让公司内部人士能够随时查找以及上传。并且不断地改进,这有利于刚到公司的新人能够应用这个库就可以快速的掌握公司必备技能。

(三)建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

以往的分等级的公司组织结构管理不利于快速的实现信息的传递,这是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员工各自独立,相互配合较为困难,这就让人力资源难以更好发挥作用。所以,对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力量要通过完善企业的组织构成来不断促进,让其相互渗透。这需要三方面改进措施,首先,公司可以让员工相互配合来完成任务,工作的完成与否决定这个组织的存在以及分离,这就能让公司人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这种组织方式要穿越层次的限制,打破等级的桎梏,让来自不同组织的人才协同配合,取长补短,这就使信息在不同组织间得到良好的传递。从而对于完成企业的任务是有利的。其次,企业的构成尽可能减少等级限制,让更多组成部分平行化,这样可以让信息传递更加广泛。网络和矩阵这两种方式对于信息的传递更加有利,减少的传递的路程,并且途径更多。最后,组织独立的人员维护信息系统,也就是管理知识储备,这能更好的让知识力量得到发挥,更合理发展。

(四)创建有利于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

公司的思想底蕴也是知识储备重要的维护力量,如果公司的思想能够让信息相互传递成为知识力量管理的根本有。公司须发扬协同配合思想,让公司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应用各种方法让员工之前能够彼此相互认可,共同为公司发展而尽一份力,众志成城完成公司的任务。这样的方法有很多,公司可以让不同部门之前多些沟通,给企业组成人员充分的自主权来建立各种小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这样使员工相互之前彼此熟悉,更利于合作;领导者应该增加各种渠道来增进与下属的交流,增加是私下的交流。这样可以提高领导与下属的亲近感,领导可以更多的听到下属的心声。还有就是在公司弘扬以学习为思想的团队,让团队中的人员可以在工作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知识,员工可以独立的掌握公司技能。

五、结语

新时期的经济时代,决定着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早已不是无关轻重的次要力量,而是日益重要的智力资本。那么高科技企业所比拼的,自然不是财力与人力,而是所产出、研发的产品能否蕴含更丰富的技术含量和不断突破研发瓶颈的创新能力。在竞争日益残酷的市场经济中,以高技术含量为主打的高科技企业,若要立足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与强化在研发能力的源头,也就是智力资本上的投入与管理。本文依据高科技企业的各类特性,着重分析了智力资本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并根据智力资本所蕴含的组织架构,和如何突破创新管理思想和方式的前提下,总结提炼了新的针对高科技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管理模板和方法。综上所述,高科技企业若要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与强化企业针对智力资本的管控,并根据卓有成效人事管理方法,博采众长,采纳和吸收优秀的当代信息技术成果,重新整合团队架构,研究适宜分享,能够为我所用的企业发展目标和文化,以此来更加高效便捷的控制引导智力资本的发展方向,令企业可以在残酷的竞争环境和不断优胜劣汰的大潮中,获得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足以应对危机的超强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相银,姚洁.高科技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1.1.

[2]蒋蓉华.知识型团队的智力资本及管理创新[J]社会科学家,2003.7.

[3]彭灿.团队智力资本、团队社会资本及其关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

猜你喜欢

学识智力资本
为学与做人
做一个有理想有学识有诗意的教师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晒晒我们的同学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