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学校体育研究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竞技课外体育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082)

根据对有关美国学校体育文献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具体看,从1986年到2003年学者们对“美国学校体育”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活跃,所发表的论文数量递增缓慢。到了2006年,有关美国学校体育的文献从几篇快速递增到2017年的33篇,总体来说递增趋势非常明显。说明有关美国学校体育的课题研究正在持续升温,尤其2009年后。由此看出学者们对美国学校体育的研究已越来越重视。

一、有关美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研究

美国作为世界体育竞技项目强国,这一格局的形成得益于该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密切关系和协同发展。事实上,在美国体育生态系统中,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彼此密切联系,二者形成了一种共生与互惠的关系。首先,美国学校体育在人才输送上,为竞技体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为运动员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学校体育是在培养和挖掘竞技体育人才。小学阶段教育在于培养兴趣,主要以游戏为主。中学阶段是为大学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培养后备力量,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占有较大比重。

吴建喜[1](2010)认为美国学校体育为美国竞技体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杰出运动员。在职业体育赛场上,绝大多数的运动员来自于美国的教育系统,即大学和中学。因而无论是美国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把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作为教育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参与竞技运动平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其次在兴趣培养方面。于亚群(2013)认为,美国人很小开始培养孩子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小篮球、小棒球、小橄榄球比赛十分普及。在初中高年级组织校际体育活动,挑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高中,许多项目的校队以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无论体育产业的与体育事业的发挥在那,都有赖于学校这一雄厚基础的支持[2]。肖宇翔[3](2013)认为,美国竞技体育体制并非建立在职业体育联盟和各级各类的民间体育组织基础之上,而是以学校为中心,把体育融入教育之中,通过体育与教育的高度融合来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共生。

综上,可以看出学者们认为美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都有赖于学校体育这一雄厚基础的支持,例如,在美国一个项目要想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不进入学校就很难办。因此,学校体育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为竞技体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有关美国学校体育SPARK课程研究

SPARK课程的出现主要是针对当时已经比较普遍的学生肥胖问题,提出通过运动游戏和积极娱乐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在体育游戏中运用体育的手段,通过娱乐而调节神经、肌肉,达到兴奋 性或转移注意力,消除疲劳的有效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能、技能和运动乐趣,预防儿童肥胖,形成终身运动的方式。学术界对SPARK课程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师的职责几方面进行阐述。

在课程理念中它包括了心理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理念。董佼(2011)指出SPARK课程在心理教育方面应从愉快、充实和有意义三个维度阐述其对学校体育教学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且通过游戏和比赛、性格教育和冒险项目整合到学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来激发情感交流和培养性格中的优点[4]。孙晓庆(2012)等人认为:“82%的同学认为自己经历了‘SPARK’足球教学后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其中情绪控制能力明显好转的67.6%,自我肯定程度明显好转的有83.6%”,这就表明通过“SPARK”足球课堂上能有效建立和发展人的表现意识,创新意识。在逆境中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应对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5]。

在课堂教学理念上尹志华[6](2014)指出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以儿童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中,马志鹏(2012)认为SPARK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的内容设置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动、好奇的天性,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空间的概念、抛、接、平衡等一些基本知识与基础运动技能[7]。李成玥等人(2015)指出学校体育课程分为两个教学内容,课程一侧重于提高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运动技巧能力[8]。课程二帮助孩子获得运动技能的竞技项目。这样注重了技能练习项目的教学,缩短了教学时间,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由此产生学习技能的渴望,突出了终身体育的地位。

在教师角色的转变中张军(2010)通过“水管工人”,“SPARK课程中体育教师的协同教学”两个案例,比对出在美国SPARK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体育教学时能够在两个亚文化系统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角色转换与角色定位,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教学,实现教师由单一的传授者向合作者、学习者和引导者的转变。这样在学校体育中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体育课堂[9]。何婷婷等人[10](2010)指出在课堂中,平视目光与学生对话,摆正平等中的首席地位;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插上隐形的翅膀。注重隐形课程的开发,适时的隐形教师身份,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三、有关美国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划分以及参与度方面。李宝风(1994)认为美国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情况从参与情况,美国中小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多达80%;时间,5-12年级学生平均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为12.6小时,其中7-9年级活动时间为最长,平均每周13.2小时,10-12年级者减少。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普遍性、灵活性、多样性、紧密性三方面进行阐述[11]。何耀慧,潘雪峰(2010)指出通过课堂之外(周末、寒暑假以及课程结束后)组织课外社团、基督教青年会、男女生俱乐部、娱乐中心,来吸引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并定期地举行一些比赛。保证锻炼内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从总体上讲,学者们对美国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可以从学生、教师和学校、家长三方面来着手。对学生来说,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终生体育意识。对教师和学校来说,提供完备的促使学生锻炼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保证了学生优质优量地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将锻炼和生活的水乳交融促使体育锻炼的生活化。对家长来说要支持学生参与课外锻炼,还让家长参与也参与学生的课外锻炼之中。

【参考文献】:

[1]徐文峰,王永顺,胡惕试论美国学校竞技体育的特点[J].体育文化刊,2015(4):175-178.

[2]李伟,詹建国,仇军.美国学校体育的现状与特点[J].体育学刊,2016,23(3):73-74.

[3]董翠香,朱美珍,季浏.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2,19(4):73-76.

[4]刘涛.美国加州公立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体育教学,2014(5):35.

[5]何远梅.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演变历程研究[J].广州体育学报,2016,36(6):113-116.

[6]殷荣宾,季浏.美国K-12年级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解析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6:95.

[7]吕寻金,刘合智,侯光辉.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6:122.

[8]刘留.论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生命关怀——兼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D].北京体育大学,2012:95.

[9]吴建喜,邓世忠,连正茂.美国学习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社会学归因[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97

[10]于亚群,杨娅男.日本、美国、中国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现状[J].职校论坛,2013(25):261.

[11]肖宇翔.从共生理论管窥美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31(2):108.

猜你喜欢

竞技课外体育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竞技精神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