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稀土国内外市场供需分析文献综述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稀土资源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一、研究背景

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在世界各国稀土资源方面实现产量第一、应用量第一、出口第一,在世界稀土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相应的国际话语权,同时我国面临着稀土资源总量消耗迅速,稀土元素结构矛盾、稀土产业管制不当、整体效益水平低、稀土产品深加工和后处理工艺技术水平低、资源流失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管制措施,即建立稀土资源国家战略储备机制、建立并健全稀土期货交易市场、谨慎制定稀土出口配额以及对稀土勘察、开采、分离、冶炼、深加工以及出口等设立专题分别进行重点研究与攻关。稀土价值此起彼伏,但最终没能够系统地对稀土资源进行价值再造。稀土资源在国名经济各行各业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如农业、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一些传统领域以及军事国防、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领域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稀土元素也是核能、风能、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最核心的原材料。是各国都非常高度重视的资源。市场需求一向是行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因此,研究稀土市场的需求对于我国稀土资源的保护性管制和价值再造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稀土市场需求研究综述

目前,世界上对稀土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是日本、美国、法国和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首先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领先,像电子、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对稀土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另外,韩国和日本的国土面积有限,资源相对匮乏,他们需要大量的向资源丰富国家进口稀土产品以满足本国发达的电子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据统计,日本目前的稀土资源储备足够其在没有外界供给的情况下使用50年。美国的稀土资源占到全球稀土储量的13%,但是美国出于对本国环境的保护和其稀土资源战略储备计划,早在20世纪末就停止了对本国稀土资源的开采,转而向其他国家进口价格低廉的稀土产品。从各方面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消费国,消费量占到了全世界消费量的50%,除此之外,美国、日本和一些欧盟国家稀土消费量也较大。另外,对于整个国际市场而言,稀土资源的消费量在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是全球稀土元素的最大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国。中国主要将稀土元素用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电子元器件生产等领域。日本和美国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稀土元素消费国。我国目前开采的稀土资源能用多少年?稀土元素是否能够被替代?未来稀土战争我国能否占有重要地位?多大程度上我国稀土资源价值再造能够被国际所认同?我国稀土资源能否回收利用并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呢?正是这样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稀土资源在国内及国外有关供求及预测发展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由于受条件约束,稀土市场需求的相关文献综述主要从国内文献进行研究。我国稀土产业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稀土产业政策研究。对稀土产业领域研究较早的苏文清(2004),他从稀土资源生产消费、国际出口贸易、成本效益等角度对我国稀土产业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构建稀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世界主要稀土产业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排序,认为中国处于世界第一。而对稀土资源的供需现状研究最早的是秦岭(1990),他从各国的稀土资源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世界稀土需求市场以及稀土资源在不同领域内使用的需求状况变化等的问题。尽管世界稀土面临着诸如需求不大等问题,但 世界稀土金属和氧化物的消费量增长趋势方兴未已,世界稀土消费领域的扩大主要在稀土合金、荧光剂和永磁体等方面,由于石油供给缓和,故而在石油催化剂领域的稀土消费量增长将不会有大幅度提高。他肯定随着稀土工业的高速发展,将会带来世界经济的繁荣。惠林(1998)通过研究中美日三大稀土消费大国的应用现状指出石油化工及玻璃陶瓷均是国外稀土主要应用领域,我国需亟待开拓这一领域。郝雅琦,戴淑芬,李 冉(2014)从我国稀土资源需求总量、需求结构以及世界占比等历史数据分别采用时间序列法、情景分析法,预测我国在2020年各领域稀土总需求量为11万~14万吨,并通过预测为政府制定相关行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徐慧(2014)对稀土资源各元素特性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稀土元素不可替代。并对全球稀土资源供需形势做出结论。龙晓柏、赵玉敏(2013)通过研究世界稀土供求形势,指出世界稀土战略将进一步增强,全球稀土需求将超7%;世界稀土供应格局有望多元化,中长期国际稀土供应矛盾有望得到缓解;世界稀土价格近中期仍将维持在高位波动;西方发达国家中长期将继续保持对稀土应用核心产业技术的垄断。黄静丽(2015)通过对稀土资源储量分布进而对稀土市场供需进行分析,指出日本、美国、法国和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在科技上像电子、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对稀土产品的需求量较大。日本、韩国由于国土面积有限资源匮乏需向资源丰富国家进口稀土产品以满足发展需要,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科技领域创新不断,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工业纺织农业以及新材料等行业都需要大规模的稀土产品,对于整个国际市场而言,稀土资源的消费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郑明贵,陈艳红(2012)通过研究世界稀土资源供需现状指出我国是世界最大稀土资源生产、出口国和最大稀土应用消费国,由于国际稀土价格持续走高、资源供应紧张使得各国在重新或加大稀土资源开采,这将改变全球稀土供应格局。谢锋斌,李颖等(2014)在剖述全球稀土资源供求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稀土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指出2020年全球稀土需求将达到26.4万t稀土元素氧化物(REO),其中中国需求为17.5万t;对国外新增稀土项目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未来国外稀土供应将显著增长,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产生激烈竞争。最后提出中国应加强整合南方稀土资源,建立市场供应体系,由国企取代政府进行市场调控;同时应加强重稀土的勘查工作,以期稳固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地位。赵世伟(2016)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势下,阐述了我国稀土产业应把握供给侧改革机遇,从生产、供给端入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挖掘新的市场需求潜力,打造稀土行业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陈 健,吴楠(2012)通过对比美、日、英、德等国的稀土战略政策,概况我国稀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对策,并且建议将稀土资源保护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次。熊家齐(2014)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美、日两国稀土消费表现,指出近年来尽管全球稀土资源需求表观变化很大,但是无论经济因素影响如何严重,稀土的内在需求依然顽强,并随着消费国的应用产业变化而消长,并且稀土资源不可替代,独一无二。赖玉麒(2013)介绍了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稀土储量持续下降,我国稀土稀土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并对我国应对对策提出控制稀土出口配额,严格按照世界稀土需求控制稀土出口配额,科学的需求管理等。张忠(2010)分析了稀土市场供给和需求现状,我国稀土占有率下降,但稀土需求增长。日本稀土消费在新能源产业、新材料领域呈上升趋势。指出了我国稀土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稀土产业政策不断加强和深化,希望我国稀土行业朝着资源整合,企业间联合重组;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自主研发新技术,实现稀土资源价值提升的方向发展。陈占恒、叶少硕、徐 鹏等(2016)运用稀土市场的3个判据:国内稀土价格指数、稀土出口价格指数和年度平均出口价格来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稀土市场的发展,并随着新能源汽车于 21世纪初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和变频空调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将出现较大增长,同时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将拉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陈占恒(2014)基于我国稀土产业现状、稀土政策如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新材料产量和出口情况,对后WTO时代稀土供应与需求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述,上述文献主要从稀土资源市场供需方面进行分析,但主要是在宏观方面对我国稀土资源进行分析,很少涉及我国微观主体企业市场对稀土的需求的研究,因此,我国应当从宏观、微观方面对我国稀土市场需求方面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稀土行业规划化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稀土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拓展了我国稀土行业在定价权和话语权问题上研究空间和范畴,从而更系统全方位的研究稀土资源价值,特别是稀土资源的应用价值,本文为我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稀土资源价值再造理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秦岭:世界稀土资源及供需状况[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0.

[2]惠林:国内外稀土供需情况简述[J].内蒙古:包钢科技,1998.

[3]郝雅琦,戴淑芬,李 冉:基于多种算法的我国稀土需求量预测及分析[J].吉林: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

[4]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J].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徐慧:全球稀土资源供需形势[J].湖北,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

[6]龙晓柏,赵玉敏:世界稀土供求形势与中国应对策略[J].中国商务出版社:国际贸易,2013

[7]黄静丽: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分布及供需现状分析[J].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中国集体经济,2015

[8]郑明贵,陈艳红:世界稀土资源供需现状与中国产业政策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

[9]谢锋斌,李颖,陆挺,周艳晶:未来全球稀土供需格局分析[M].中国矿业联合体:中国矿业,2014.

[10]赵世伟:供给侧改革为稀土行业带来的新机遇[J].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2016.

[11]陈 健 , 吴楠 :世界稀土资源现状分析与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

[12]谢锋斌,李颖,陆挺,周艳晶:未来全球稀土供需格局分析[J].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矿业,2014.

[13]赖玉麒:我国稀土国际贸易内部供给与外部需求分析[J].上海大学:商场现代化,2013.

[14]张忠 :浅析稀土现状及发展趋势[J].包钢稀土股份有限公司:稀土信息,2010.

[15]陈占恒,叶少硕,徐鹏,马荣璋,王晓铁:2010年以来稀土市场分析与展望[J].新材料产业,2016.

[16]陈占恒:后WTO时代中国稀土供应与需求分析[J].新材料产业,2014.

[17]耿卫红:全球稀土市场供应格局酝酿变革[J].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国土资源,2013.

猜你喜欢

稀土资源
中国的“稀土之都”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2022年5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年2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稀土铈与铁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资源回收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