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工程施工建筑

(安徽建工集团海外工程分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前言

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为确保工程建设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周密的施工计划,并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在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技术质量。但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管意识薄弱,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和科学化管理技术,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导致工程安全事故、工期延误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对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施工管理涵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各个方面,管理对象包括人、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具有跨专业、跨领域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开展效果对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各道施工工序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施工安全和成本控制的前提。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涌现出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包括全生命周期法、施工网络管理方法等。采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效率,确保施工管理的全面性和细致性,将现场施工风险隐患将至最低,从而使工程能够在计划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总体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使项目能够按期交付;(2)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材料浪费、资源闲置问题,从而降低成本浪费,提高工程建设效益;(3)通过对现场施工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1]。

二、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意识的缺失

从上述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意义重大,对工程建设效益有直接影响。但是从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实时情况来看,由于管理意识的缺失,许多施工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差,影响了施工管理的实际效果。部分工程管理人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一切以工程进度和建设效益为重,但方面压缩建设成本、盲目追赶工期,使工程施工面临着较高的风险隐患。在工程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中,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存在相互制约关系,比如要压缩工期,就要加大人力和资源投入,会导致成本增加,而且容易引起质量问题。单纯提升某一方面的管理标准,只会导致施工管理失控,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2]。

(二) 管理方法落后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工程施工管理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就应建立完整的施工管理组织体系,根据建设任务制定管理计划,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但是在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由于组织体系不完善,缺乏配套的责任机制和问责机制,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容易出现管理漏洞。而且由于缺乏技术支撑,现场管理力量配置不足,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环节较弱,主要依靠事后管理措施,难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控。

(三) 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是开展各项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必须确保制度的完善性,为施工管理提供全方位指导。但是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由于存在照搬同类工程管理制度的现象,没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善制度细节,导致管理制度的适用性较差。特别是缺乏配套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措施,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较差,发现施工问题,也没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导致同样的施工问题反复出现,工程整体管理效率偏低[3]。

三、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 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建立科学的现场施工计划是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有序进行的前提保障。工程负责人员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在充分掌握现场施工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降低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协调好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造价人员和采购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每个岗位人员的管理职责,避免出现管理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2)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确保各工序顺序的合理性以及现场施工的连续性;(3)全面搜集、记录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资料,记录施工和管理过程,为施工方案调整以及施工管理的改进提供依据,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确保工程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二) 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结合以往工程建设经验,合理制定施工管理制度,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制度细节加以完善和调整,确保施工制度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配套的保障机制,加大制度执行力度,确保施工管理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实施。现场管理制度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管理制度,在明确各岗位人员的管理职责基础上,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考评制度,定期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并通过实施合理的奖惩措施,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另一方面,应不断提升人员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现场施工管理能力;(2)材料管理,应建立严格的材料入场检查机制,与材料采购管理对接,确保建筑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目标。目前材料入场检查主要采用抽样检查方法,应明确抽样方法、样本规模、合格率等方面的要求,并明确合格率不达标时的处理方法;(3)机械设备调用及维护管理,在机械设备调用前,首先要对其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完好,避免出现机械故障事故。在设备使用后,要对其进行妥善安置,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三) 加强现场施工监管

现场施工监管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有效的现场检查,可以识别出现场危险源,降低施工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处于首要地位,但在以往的工程管理中,普遍忽视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没有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施工监管力度,配置足够的现场管理人员,并与监理单位、发包单位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确保现场监督检查的全面性。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施工危险源,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在醒目位置做好危险源标识,并做好现场施工安全教育工作,监督施工人员佩戴好安全防护措施,将施工安全风险降至最低。此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引入绿色工程建设理念,加强文明施工宣传,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工程废弃物进行回收和集中处理,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管理意义重大,通过对工程施工管理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施工管理改进提供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可以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确保各项工作内容能够有效进行。此外,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加强现场管理力度,可以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实现工程建设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唐建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2):210-211.

[2]黄涛.简析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J].四川水泥,2017(12):348.

[3]于清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防治措施[J].门窗,2017(11):73.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工程施工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