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研究意义及方向
2018-04-03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0)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的稳定和繁荣。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急需我们研究出适应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技术。
随着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大,加快了农田水利技术改革的步伐。装配式建筑物是指工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现场吊装就位装配而成的结构样式[1]。
2015年末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决定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9月1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9月30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拉开了2017年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大幕。2017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装修部品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住建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政策,出台《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及一系列政策推动装配式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地方性文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出台政策标准引导健康发展,并出台鼓励和奖励政策积极推进发展。
国家政策的扶持大大推动了工业与民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但农田水利方面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还较为缓慢。农田水利由于修建时间限制和质量不易保证,决定了推行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物十分必要。而且农村道路条件已大大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筑物已具备实现装配化的条件。加速发展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物有如下几点意义:
一、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以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多由一些较小施工单位完成,人员主要由农村留守人员组成,素质参差不齐,施工技术条件难以满足,以及冬春修水利的时间限制,导致许多农田建筑物施工比较匆忙,偷工减料现象严重,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物的构件制作是在工厂(预制场)内进行,不受季节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构件由专业人员制作,质量容易保证。
二、有利于文明施工
常规农田水利建筑物的修建需要较大场地来堆放材料和拌制混凝土,施工噪声较大,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传统施工现场有大量的工人,且大多数人员未受过专业的培训,安全事故频发。建筑物装配化把大量工地作业移到工厂,现场只需留小部分工人,有利于文明施工,大大减少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
三、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建筑物现场浇筑作业通常会产生许多废弃边角料,施工现场乱扔现象随处可见,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村面貌,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装配式建筑物的构件如遇到土地重新规划,可以拆除重复利用,以及工厂内钢模板的重复利用,节约资源一半以上,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基于以上诸多优点,科研人员在装配式建筑研发上已经投入巨大精力,也取得了很多成就,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以下3点为今后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新材料的研发
目前,装配式建筑物采用的材料还是传统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缺点给装配式建筑物的推广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如混凝土容重较大,使得体积较大的装配式建筑物构件的运输与吊装变得困难;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物一些抗拉部位的要求。新材料的研发需要满足轻质高强,抗拉强度较高等要求,可以代替混凝土材料,而又弥补混凝土某些方面的不足。同时,新材料需要在经济方面同混凝土比较没有太大增加,且新材料需要在技术和质量方面严格把关。
(二)构件的通用性
农田水利建筑构件基本相似,这就有利于模板的重复利用,也有利于构件批量生产。已有的装配式建筑物大都是个性定制,这样使用装配式构件的成本就大大增加。要发展装配式建筑物就必须要减少新型构件的一次性投入,利用构件的通用性,通过对通用构件的转换或者合理组合达到新型构件的要求[2],减少模板只用一次的资源浪费并有利于构件快速批量生产。
(三)BIM技术的运用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由于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借助BIM技术,避免装配式建筑“错、漏、碰、缺”等施工问题,实现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运维的一体化协同管理,有效的提升装配式建筑整体建造及管理水平[3]。
装配式建筑在住宅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功,而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还有待开发。装配式建筑的运用很好的解决了质量不易保证、施工时间较长、对周围环境影响大、管理难度较大等传统施工不便之处。因此,农田水利发展装配式建筑物具有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麦俊明,杨豹.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展望[J].广东建材,2014 ,30 (1) :72-73.
[2]庄丽,白国庆,董骅,李晓聪.浅谈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7,36(17):169-171.
[3]朱维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1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