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开展QC小组活动的方法和应用
2018-04-03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3)
一、核电工程质量管理与QC小组活动
核电站的工程建设项目与一般的工程项目相比其特殊之处在于对质量要求非常高。核电工程项目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要求高的复杂工程。建造期间的质量就是运行期间的安全,所以核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二、方法和应用实例
课题背景:某核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安装期间通风系统先于其他专业系统进行施工,进度要求高,安装工序较多,工艺较为繁杂,现场安装质量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在近期检查中发现合格率有待提高。
(一)P阶段(策划阶段)
1)成立小组:为实现对该系统的质量管理优化,总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牵头成立了QC小组,小组共有10名成员,其中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6名,助理工程师1名。
2)课题选择:根据现场实际质量状况将“提高风管符合性检查一次合格率”作为课题。
3)现状调查:调查期间的统计数据显示,风管安装施工活动质量验收整体一次验收合格率为81.1%,且除“符合性检查”外其他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外均高于80%,均满足项目部质量管理要求,但“符合性检查”该单一工序的一次验收合格率仅为62.1%,低于项目要求的警戒值(80%),不满足项目部质量管理要求。
4)目标设定:经小组成员的仔细分析和科学测算,计划通过本次活动将该“符合性检查”工序的一次验收合格率由62.1%提升到85%。
5)原因分析:小组对风管安装“符合性检查”工序不合格原因类型进行统计,发现风管清洁度不达标占“符合性检查”不合格原因的72%,因此风管清洁度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6)要因确认:经过现场调查和科学分析,排除原因分析中的非要因,确认要因主要为材料缺陷、施工逻辑欠优、缺乏焊接保护措施和封口风度措施失效四种。
7)对策制定:群策群力,对策比选,根据要因确认,制定相应对策。
(二)D阶段(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主要为对策的实施,具体为安排小组专员实施对策,并跟踪反馈措施效果。
1、对策一:优化施工方案。措施:对于安装后人员无法进入的小口径风管,将风管内部清理工序,由风管安装后整条管路集中作业,改为完成单节风管同支架固定后立刻进行风管内部清理,该节风管清理作业完成后再进行下一节风管的安装。
措施效果验证:施工工序改进后,当支架同一节风管焊接或铆接固定后,工人有足够的空间从风管管口处完成该节风管的内部清理,风管口径和风管形状将不再限制清理空间,风管内部清理率可达到100%,不存在不可达部位,该措施合理有效。
2、对策二:增加焊接保护措施。现场支架预留口处焊接时,在支架同风管壁间放置由镀锌薄板制作的遮挡板对风管外壁实施保护。
措施效果验证焊接后,对焊接区域周围风管外壁进行检查,风管外壁保护良好,无明显焊接飞溅及烟垢,同时风管外壁镀锌层也免受焊接热影响,该措施合理有效。
3、对策三:改进风口临时封堵措施。对风口临时封堵措施进行优化,使用镀锌薄钢板代替PVC塑料膜作为风口临时堵板,并使用螺栓固定替代粘性胶带固定方式。
措施效果验证:小组成员现场抽查了现场20个使用镀锌钢板进行封堵的风口情况。因钢板强度高不宜被破坏,且采用螺栓紧固,不宜脱落,现场检查结果显示该类封堵措施完好率100%,完好的封堵状态有效地避免了现场施工中灰尘、杂物等对风管内部的影响,该措施合理有效。
4、对策四:加强原材料管理。采取措施:a)要求施工单位核查仓库,隔离有缺陷材料,防止锈蚀材料用于现场通风系统物项的制作;b)购入新材料替代有缺陷材料;c)改善镀锌角钢存储方式,改善至温湿度条件更合适的室内存储。
措施效果验证:检查期间车间共完成158件支架的预制工作,质检人员共进行了13次支架预制验收活动。验收结果显示支架预制均使用新材料,材料完好率100%,未出现表面“白锈”情况,该措施合理有效。
(三)C阶段(检验阶段)
1、目标对比。QC小组活动措施实施后,小组成员对接下来两个月该系统风管安装“符合性检查”验收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统计期间合格率为88.9%,达到小组预期活动目标值。
2、效益检查。a.质量效益: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将风管安装“符合性检查”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由62.1%提高到88.9%,符合项目部质量控制目标,保证了风管安装质量,满足业主要求。
b.进度效益:一次验收合格率的提高,意味着减低了风管安装过程中风管清洁返工的次数,对整个系统安装进度起到积极作用。
c.经济效益:由班组工人人工费用、材料损耗费的节省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加上班组质量信誉提高、系统安装工期的提前完成带来了间接经济效益。
(四)A阶段(巩固提升阶段)
1、巩固措施。巩固措施一:针对风管表面镀锌层焊接保护和材料使用问题,已将相关要求写入技术交底文件;对于施工工序优化措施和工艺改进措施也纳入技术交底培训内容。技术人员在每次技术交底时,上述四项对策内容均作为施工难点或要点进行重点培训。
巩固措施二:将本次QC小组活动中提高风管安装清洁度达标率的对策措施编制成经验反馈资料,用于后续施工或其他项目进行经验借鉴。同时,将上述内容整理到培训资料中,由专业主管实施专业知识培训,强化现场对整改对策的执行力。
巩固措施三:加强对承包商质量管理,编制承包商“两级QC”专项检查方案,由小组成员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巩固“两级QC”制的实施。
巩固措施效果:巩固措施实施后的近2个月内,风管安装“符合性检查”一次验收合格率基本稳定在90%左右,未出现一次合格率倒退下滑现象,整改对策和巩固措施实施效果有效可行。
2、总结。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基本解决了风管安装“符合性检查”验收一次合格率较低的问题,活动取得了成功。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调查、探讨和分析,摸索了一套保障风管安装清洁要求的方法,并写成经验反馈资料进行了推广,为后续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三、总结
QC小组活动作为能够充分发挥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管理组织形式,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员工能力、改进工作质量、最终达成管理目标的有效管理方法,在核电项目管理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途。本文以某核电工程项目为例,对QC小组活动如何在核电领域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进行实际应用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为如何在其他核电工程项目中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晖,胡淼. EPC模式下核电项目业主的工程质量管理[J]. 核电管理, 2014,(2): 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