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库背景下地市党校图书馆的建设研究

2018-04-03邢珍珍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党校智库文献

邢珍珍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图书馆,亳州,236800

2015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将智库划分为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八大类。党校行政学院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的一分子。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希望党校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1]。随着智库建设的大发展,党校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党校要发展智库建设,离不开党校图书馆大量的文献保障和信息支撑[2]。党校图书馆需要提供大量的具有党校智库特色和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资源、数字资源和信息整合资源来满足党校智库工作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需要大量的知识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为智库工作者提供信息支撑,党校图书馆要在服务党校智库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党校图书馆如何支撑党校智库建设和服务智库建设需要认真总结和深入探讨,本文从地市党校图书馆的角度,研究智库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的建设路径。

1 智库背景下地市党校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地市党校承担着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的历史使命。党校的性质是为党政部门提供信息决策和服务,创建智库并提供智库服务是新时期对党校提出的新要求。地市党校图书馆要抓住发展机遇,转变服务模式,加强思想创新和能力培养。智库建设所需的信息资源涉及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前沿性、高端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这就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图书馆应及时重点地搜集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通过学科服务和信息检索功能来满足智库建设的多样化需求,成为智库建设的支撑平台。

1.1 资源优势

智库的建设需要图书馆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情报,而信息和情报最重要的载体是文献信息资源。党校图书馆是智库建设中文献信息的提供者、分析者和整合者[3]。地市党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数字资源和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为智库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对各类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和开发,制作成数据库或特色资源数据库。其中各地市党校图书馆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为地方决策提供材料支撑,是打造党校图书馆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1.2 转型需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纸质资源逐渐被数字资源取代。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地市党校图书馆需从服务型向研究型转变。传统服务模式需不断升级,积极引入高端咨询服务。党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需逐步参与到当地智库的建设与研究中去,并对智库科研团队提供服务。智库是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又是社会的方向标,智库建设应用到图书馆的建设中,可以为党校图书馆发展提供方案,促进传统图书馆向研究型图书馆的转型。

1.3 服务需求

面对智库使用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地方智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馆际互借、文献资源传递服务、个性化服务和知识服务。地市党校图书馆应本着以应用促建设的发展理念,从传统的文献服务转变到全方位支持教学科研服务,跨学科的参与、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智库建设对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党校图书馆要以此为契机,在传统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发展高级咨询服务。

1.4 平台支撑

依托“智慧校园”平台,为智库建设提供保障。一个成功的智库建设离不开强大而通畅的网络平台。目前各地市党校都在加快 “智慧党校”和“云平台”的建设,这项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资源无法共建共享、各单位间重复建设的弊端,实现了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为智库的建设提供硬件支撑。

1.5 区域合作

与本地各类型图书馆合作,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地方图书馆分属于不同的系统,有分属于教育系统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系统的社区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以及党政系统的党校图书馆和社科院图书馆。它们有不同的主管单位和服务对象,为更好地发挥这些图书馆在智库建设中的作用,需加强这些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构建地区图书馆联盟[4]。在地区图书馆联盟的领导下,各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各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以及专业人员方面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1.6 社会认可度

长期以来,党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本单位教研人员和学员提供资源和服务的重任,不仅为本单位教研人员提供信息支撑的平台,在科研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和课题分析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图书馆专业服务度更强,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智库研究方面社会认可度高于其他社会组织。

2 智库背景下地市党校图书馆建设的制约因素

2.1 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党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单位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不断改变。党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多参与当地政府关于智库建设的专项研究课题,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及时性、全面性和学科性的信息服务,目前党校图书馆还不能及时满足这一需求。到党校培训的学员多是短期性的,但因工作在单位一线信息知识的渴求度高,这就需要党校图书馆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信息资源服务,来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因党校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原因,很难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

2.2 经费投入不足

充足的经费来源是党校图书馆在智库背景下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党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的统一拨付,仅能保障图书馆传统服务工作的开展。而智库建设是一项创新服务,需要一定的经费来支持购买数字资源、自建数据库、构建智库服务平台和推广智库服务等。经费的不足削弱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创新活动和知识服务无法顺利开展,智库建设的动力不足。

2.3 数据分散、共享性不强

党校图书馆主要是收藏马列经典、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哲学和社科类文献信息资源。这些文献信息资源具有连贯性和完备性的特点,但也存在重复率较高、综合性不强等问题。对于这些馆藏资源,图书馆很少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二次开发的不够或不彻底造成数据的分散,实用性不强。党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是通过购买数字资源库和自建特色数据库等,但由于缺乏统一信息平台的支持,存在着信息数据分散、学科性不强等问题。而党校图书馆的数据处理能力不强,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需求。而且不少数据库是有限开放和收费的,设置了许多使用权限。造成了信息流通不畅,无法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2.4 馆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

在智库发展的大背景下,地市党校图书馆的建设对参与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提供高效、精准和专业的图书情报服务,还需要提供与智库建设研究相匹配的深层次信息服务。但目前地市党校图书馆大多存在馆员年龄老化、人数不多、高层次专业图书情报人员缺乏等问题。馆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地市党校图书馆在智库大背景下的发展。

2.5 科研成果宣传不到位

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机构,党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党校图书馆在重视外部资源收集的同时,也应注重本单位科研成果的整理和上传,并利用好图书馆的对外宣传平台,把本单位的科研成果传播出去。但由于党校领导和科研人员对图书馆平台的宣传作用重视不够,加上党校图书馆自身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造成了党校图书馆对本校科研成果的传播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智库背景下地市党校图书馆建设的路径

3.1 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智库建设服务意识

党校图书馆以收藏马列哲学和党的哲学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为主,具有其他类型图书馆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但是,由于党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够,特别是对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认识不足,造成了近年来地市党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数字化水平发展缓慢、社会影响力不断下降。为改变这一现状,党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服务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智库服务能力,在确保科研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外,充分发挥自身在文献资料收集和课题调研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全面参与新智库建设,最终实现集智库信息资料中心、智库项目参与者、智库项目成果保存者和智库成果评价结构为一体的新智库建设。

3.2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为智库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智库的建设涵盖了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劳动。需要工作人员有长期从事信息资源工作的经验,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分析法,具有极强的信息分析和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情报的能力。而地市党校现有的图书馆员专业素质远不能满足智库建设的要求。因此急需建设专业的学科馆员制度,招聘专业性人才,并鼓励馆员多学习和走出去,主动嵌入学科,参与到研究课题和项目中,向研究型馆员和学者型馆员转变[5]。通过参加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学习交流等方式提升馆员的业务水平,优化人才配置,为智库建设提供人力支持[6]。

3.3 建立地方特色数据库,整合智库资源

地方智库体系担负着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管理决策的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工作。与地方发展密切相关的文献、数据和信息等特色资源是了解和研究地方问题的重要依据,是研究当地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搜集的特色资源包括以地方志为代表的地方文献资源、当地各方的统计数据和调研结果、以当地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地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地市党校图书馆对获取的各类资源进行数字化,建立地方特色资源库,通过文献资源统一检索平台,整合各类型的相关资源,为智库研究人员提供资源获取服务。

3.4 参与智库科研课题与项目,加强与智库专家沟通

智库参与决策咨询多以项目或课题的形式展开,而各个课题与项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智库专家的课题研究需要学科的相关性以及时间的连贯性,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与智库专家的及时沟通,及时了解各类智库课题的研究及项目进展情况。主动参与到智库课题及项目中去,了解智库专家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根据需求特征不断更新馆藏资源,创新知识信息,形成信息知识产品,提供知识信息服务。

3.5 参与当地智库建设联盟的信息平台,共建共享智库成果

党校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合作与共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地市党校图书馆不断与当地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交流与合作,初步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智库资源的互融互通。通过地方数据库共建项目,把党校的教学科研精品等优质资源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并免费提供使用,不仅提高了党校教师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党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各类信息机构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共建网上智库建设联盟的信息平台,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挖掘、提炼和整合信息资源的附加价值,为社会提供更有使用价值的优质信息资源[7]。

3.6 开通图书馆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传播智库成果

移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信息获取[8],党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借助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馆藏资源和党校教研人员最新的科研成果。党校教研人员和学员在使用图书馆的时间、地点都不固定,通过这些公众平台可以及时了解本校图书馆的工作动态和科研人员最新研究成果,节省了去图书馆查阅的时间。同时,通过公众平台的推送和关注人朋友圈的转发,可使本单位最新研究成果传播出去,提高公众影响力。

4 结 语

目前,我国的智库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地市党校图书馆要抓住智库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在做好传统文献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大力建设各种信息资源,特别是当地特色信息资源,提高知识服务能力和咨询服务水平,与其他单位共建共享,促进地市党校在智库大发展背景下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党校智库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微智库
微智库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