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心理的逻辑张力*

2018-04-03李秀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情感

王 鑫,李秀芳

(1.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工部,上海 201203;2.上海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306)

当前一些学者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有的认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高,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低[1],有的认为当前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有明显提升,但存在不少“重形式”“轻实践”的现象[2]。也有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开展了研究。总体来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把教育目标当成教育成效,把宣传口号当成教育措施,把学生认知当成学生认同的突出问题。为了规避上述问题,应当从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过程入手,妥善处理学生认同心理发展变化的矛盾过程。

一、教育过程的“理直气壮”与接受心理的“润物无声”

中央文件多次强调,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敢于亮剑,直面高校师生的思想困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样要有“理直气壮”的精神,要自信地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当前所面对的形势极为复杂,大学生群体的思维规律难以厘清;自媒体时代又放大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思想的多元性。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错误地将中央关于“理直气壮”地开展宣传教育的精神理解为“机械地”“教条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那么就会流于形式,大大折损教育效果。

因此,开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决不能盲目进行,需要妥善处理教育和学生接受心理的关系。首先,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内容要精通。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龙去脉、理论依据和现实来源要了熟于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点要有透彻的分析,才能自信地向学生进行宣传,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融入教育素材中,融入教师的言行中。其次,大学生更需要“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无形中受到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心理转变,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可见,真正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是在学生尚未感觉到老师“轰轰烈烈”的教育措施前,就已经不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实际上,面对西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宣传,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防止大而空地讲道理,而是从发生在身边的实际案例出发,从中国快速增强的国力和日益增加的国际责任出发,以事实来教育学生认同主流价值。

二、教育过程的“被动认同”与接受心理的“主动认同”

大学生有时并不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科学内涵,而仅仅是迫于外部的压力来达到知行一致,甚至尽管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道理,但面对个人利益等影响因素,无法自主择取正确行为,需要施加外部影响才能达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这是被动认同的逻辑。然而,被动认同并非毫无价值,在价值观传授的初始阶段,一些学生并不能理解,但是随着教育的深入,在强大的事实依据面前,学生极有可能逐渐从被动认知转化为主动认同。

(一)挖掘被动认同的应有价值

按照外部压力的性质,被动认同可分为趋同式认同、说教式认同等。

1.就趋同式认同而言,大学生处于良好的周边环境中,能够使自己的价值行为和周边人群趋同,采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态度和行为。趋同式认同强调个体周边的人际环境行为的正确性,这种人际环境通常是小范围的,且与个体紧密联系,如大学生所在班级、学校、家庭、社区等等。由于人类所具有的天然模仿能力,以及周围人群的正确思想行为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只有采取同样的符合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态度和行为才能被周围人认可,校园里处处悬挂的横幅就是运用这种认同方式的体现。

2.就说教式认同而言,理论的说教是众多大学课程主要的教育方式,对于相对抽象的社会科学而言,不少理论必须通过说教的形式被灌输至大学生的思想中,这些理论在大学生的长期实践中逐步被理解和掌握。说教能够促使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掌握,从而具备良好的认知基础。在实际情境中,大学生对说教者信服的程度极大地影响了知行认同的效果,如同样的一个道理,由德高望重的老者和缺乏经验的年轻人都在对大学生进行说教时,显然前者的效力更强一些。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对说教信服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说教者的理论水平、人格魅力、资历、经验、身份、职位等,以及说教的具体方式、方法、策略、时机等。

(二)重视主动认同的价值归宿

尽管在学校中,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往往是以被动灌输为主,但这种灌输最终都会在学生达到心理认可后转变为主动认同。因此,对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认同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宿。

大学生在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后,能够领会、理解该知识的具体含义,主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正确性,进而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开展活动。他们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识记,在充分理解这些知识后将它们存储在大脑中,并以其作为行为的依据或参照。当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后,就会将所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运用到这些情境中来,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可以说这种认知式认同具有某种机械性,但却是大学生主动做出的选择。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青年人在生活中践行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道德规范,实际上在这些行为背后起到推动作用的可能只是他们通过学校和家庭习得的知性规范,这些人只需要不假思索地按照思想中的规范操作。

大学生通过认知获取的往往是一种间接经验,他们不需要亲自实践就能通过对间接经验的获取,使自身在实际生活中避免陷入困境,因而主动式认同模式是最主要、最有效的知行认同的模式。一般认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熟练掌握就意味着正确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加大,这至少有利于创设正确行为发生的主观条件。大学生听到国歌、看到升国旗仪式时会自行止步或向国旗致敬,这背后发生作用的正是他们多年来所接受的爱国主义知性教育。

主动认同特别强调“理解”在知行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智力活动[3]。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反映的并不只是具体的思想政治品德活动,它还包括大量的抽象的思想规范、价值原则、政治要求等。譬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是道德的行为,但大学生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这种具体行为的正确性,还要将具体行为抽象成“乐于助人”的规范,并懂得学习这种道德规范的目的;如果没有理解抽象的道德规范,大学生就有可能将“帮助犯人行凶”也视为一种助人为乐的正确行为。

三、教育过程的“行为实践”与接受心理的“情感反省”

根据教育方式和接受的类型还可以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细分为教育者主导的行为实践和受教育者主导的情感反省,两者具有了互动统一性。

(一)教育过程应落脚在行为实践

通过灌输和主动认知达到的教育效果很难持久,而加入行为实践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会大大提升。当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品德知行转化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受到教师的赞同和夸奖时,经过反复地强化,会逐渐演化为一种行为习惯。行为习惯训练更多地被行为主义心理学所重视,如巴甫洛夫强调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倡导的刺激反应等理论等。此外,英国道德教育家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倡导大学生参与大量的道德活动,强调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来引发道德行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不但教学生读书,并且教学生做事;引导学生组织积极的活动这就是高度重视行为、活动在知行转化中的作用。行为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落实于具体的行为中,相对于认知式认同,这无疑具有更为直观、具体的特性,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正确性,获得更佳的知行认同效果。

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这在实质上是一系列稳固的条件反射,当大学生遇上某一件事时,思想政治品德认知和行为在很短暂的时间就能做出反应[4]。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不断积累和锻炼的结果,大学生只有经过长期的行为锻炼才能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大学生参与重大事件的志愿者活动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不断出现大批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活动现场参与志愿服务,他们在服务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感,体会到祖国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学生的接受度有赖于情感反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感反省,是指学生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具体情境的体验产生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向行为的转化。大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促进大学生对事物进行深入理解和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对事物产生领悟和生成意义;领悟和意义反过来又加深情感反应[5]。

在教育中,将大学生置身于思想政治品德情境中,将在该情境中发生的各种关系与自身进行价值关联,并体现到自身应当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家人而言,家庭成员之间有着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之心,有着对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有着基于家庭角色的强烈义务感。正因为家人交往中上述情感的存在,家人关系中的“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最为强烈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对理性的全面超越。对陌生人而言,大学生会基于年龄、身份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和同情心,基于情景设想而产生了一定的羞恶之心,他们对“不道德行为”的负面经历产生一定的厌恶感,这些情感最终有利于促成大学生对陌生人做出道德的行为,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学生将外在于个人经验的较为抽象的文字符号理解后产生体验,这种体验必须由大学生将文字符号与其所指向的实际事物相关联,从而将普遍的东西特殊化、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个体化[5],大学生通过这种间接的体验产生情感,从而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并以此来指导大学生的具体行为。大学生的移情在间接情感式知行认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此过程中,大学生通过情感的纽带把自我与他人等同起来,也就是个体在相互作用中,能够主动地想到他人的态度,意识到他人的思想和感情,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6],从而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和学生本身的认同心理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有效的价值认同既包括大学生自我主动地认知、实践、体验、反省,还包括教育者和社会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教育者既要利用主动型认同的稳定性和可信性,又要考虑到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层次性,充分利用被动型认同的易变性、外压性和应急性,充分利用和妥善处理教育过程和接受心理中多重元素的逻辑张力。

[参考文献]

[1] 武玉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2.

[2] 周宏.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J].理论导刊,2014(4):61.

[3] 韩进之,王宪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93.

[4] 杨启玉,程明成,等.青年品德心理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22.

[5] 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33.

[6]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91.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情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