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及其对加强学校德育的启示

2018-04-03范俊丽高美荣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受教育者

范俊丽,高美荣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明朝伟大的教育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一生致力于追求如圣人般的理想人格,关心政治、善待民众,其思想政治教育也紧紧围绕“人”展开,重视人的需求、人的主体意识,通过这种长期的思想磨炼和品性修养,大约到50岁时他对自己创建的心学思想体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升华,提出了“致良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心学概念。良知是人内在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具有辨别和认清善与恶差异的能力,而这种理性分辨善恶的能力,必须通过德育主体切身的道德实践即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致良知被认为是当今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和提高道德素质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

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其实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从本体论高度的层面上来看“良知”,它可以被称为“良知本体”或者“良知心体”;二是从工夫论这个角度来看“致良知”,“致良知”可以理解为“致知”。

(一)什么是良知

1.良知是能辨别是非的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意识。孟子最先提出了“良能”“良知说”。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并重点强调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都是源自于人的良知。孟子认为,良知也就是上天赋予人生来就有的道德信念和观念,这种天生的性情被称为良知良能,发自于人的不忍人之心,即四端之心。孟子只从良心本心的方面论述“心”及“性”,但作为性善论基础的“心”,却是非常简单。而王阳明通过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对“良知”作出了更为细致深入的论述,他赋予了“良知”新的涵义,把“良知”定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将“良知”与“心即理”融合贯通起来,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1]6。这个“知”是指良知而不是简单的见闻之知或感官知觉之知。“良知”作为人心的本体,它能够辨别一切是非善恶。他特别强调“良知”明辨是非的功能,指出:“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1]111清楚了好恶就知道了是非,知道了是非就了解了万事万变。

2.良知是宇宙万物存在的依据。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宇宙存在、宇宙发展的依据。他说:“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良知的流行不息。”[1]123天地之间活泼的是“良知”的持续流行。“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1]106意思是说,宇宙万物均在我“良知”的范围里运作,没有超于我“良知”之物,因此,“良知”即为天理,即为“心即理”。这样一来,王阳明就将外在的道德规则与客观规律内化于本心,成为了“良知”。王阳明特别强调“良知”作为道德准则的意义,他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1]9

3.良知是德性的根源。王阳明从成圣的过程来理解良知。他认为“圣人”并不是指代具体的人,而是理想人格的代表,他将圣人转化成人们内心的良知,由于圣凡都具有良知,因此,就有了“个个人心中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的说法。从古到今,人们对圣人的敬仰是源于对圣人德性的向往。在王阳明看来,人们内心本然的良知就是圣人,因此,良知就可以说是圣人之美好德性的源泉。致良知的程度的不同不仅影响了良知的本质内涵,而且还影响圣人德性的养成,只有不断尽心的致良知,才可能会实现“满街都是圣人”的理想。

(二)什么是“致良知”

首先,“致良知”是人们对自己内心“良知”的正确认识。通过“致良知”人们能够意识到是外在的物欲、私利导致了自己内在“良知”的丢失,进而培养人们一种在道德上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以便让人们时时保持“吾心之良心”的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天然属性。

其次,“致良知”是要注重“致”功夫的实施。因为只有正确使用“致”的功夫,才可能让“良知”的自觉能动作用得到真正的展现[2]。之前,理学思想家们喜欢强调“致知在于格物”的说法,但王阳明的思维和这种思维完全不同,他将“物”比作是人的某种道德行为或者是某种道德行为的意念,他将“格”定义为“正也”[3]。因此,“格物”就是要让人们在自己道德行为的反思过程中,去除邪欲和恶念,使蒙蔽的“良知”得以恢复,使自己的内心想法符合天理。“致良知”就是要让吾心能够恢复天然的“良知”状态,而“良知”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即为“天理”[4]。所以,“格物”和“致知”就是把“心”和“理”融合到一起了,这也是“致良知”的最终目的。

最后,“致良知”是要融合“省察克治”的功夫[4]。王阳明认为“省察克治”是自我认识的一种独特的形式,是提高道德修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在“省察克治”功夫中,他认为一个人与生具有的、能知善知恶的良知,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它的自觉能动作用。在王阳明的理论中,不论什么阶层的人,不论其受过多少教育,只要能克除私欲,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二、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教育的目标。学校不再是简单的设置一些基础科学文化课程,而是设置了种类比较丰富的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其中尤其是思想道德这门课程。但令人遗憾的是,思想道德的教育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学校只是设置了上课的形式,而没有真正的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5]。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如下。

(一)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相脱离

在道德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着道德的知和行相分离的现象。在学校里教师教育学生遵守某些道德规范时,多采用说教方法,强调了道德“知”的方面,而忽略了德育“行”的方面。固然道德理论的学习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如果所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没有付诸于实践,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只知不行的情况,如果持续在这种“知识中心主义”的指导下来进行道德教育,那么,道德教育永远不会有实效。

(二)道德教育方法单一

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与书本上所描述的道德规范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要真正理解书本上道德观点,如果只采用“我讲你听”的说教灌输方式,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作为被接受的对象,个性被泯灭,他们会因厌恶这样的教学方法而懈怠学习道德知识,这样整个德育事业只会事倍功半[5]。一味用乏味枯燥的方法去进行道德教育,去严格要求学生,那么学生是很难在具体实践活动中遵守规则的。

(三)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

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德育教育一刀切的倾向,教育者往往只是按统一的要求来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对学生的诉求而确立的德育价值规范体系与目标作为德育实施标准,而不是以学生的内在动机以及影响其动机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世界观念作为德育实施的要求。在这种惯性教育方式的指导下,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这样就导致受教育者不能够真正接受道德教育。

三、“致良知”学说对加强学校德育的启示

道德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古代的道德教育不但注重培养君王的道德修养,而且也十分看重平民百姓的道德养成。而我们当今道德教育却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学校里思想道德的培养,教师没有把道德教育重视起来,而是视为学生发展很不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导致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都背离了道德实质性发展规律。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具有深刻的道德底蕴,对今天的道德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贯穿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在王阳明的德育思想中,道德知识和道德意识的增长与道德境界的提升不是同步的。道德思想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才能是道德境界提升的标志,才能体现出道德教育真正的价值,才能是真正的“致良知”[5]。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必须把道德意识实践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把教育实践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道德教育过程应做到确实躬行,鼓励受教育主体把“学”与“行”有效结合起来,在道德实践中感悟,在道德实践中“致良知”。通过丰富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

王阳明主张“学不可躐等”,每个学生的资质、才力和才能等等都是有差异的。就人的气质来说,清澈浊杂不一,有平常人之上、平常人之下的区别,而对于道行,又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的区别。因此,德育应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德育的方式要具有多样性,德育除了要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之外,还要将道德理论知识付诸于社会实践,将德育与学生自身实际的体悟和感受结合起来[5]。只有将学生内在的良知激发出来,道德知识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只有在学生将自身内心领悟与道德实践相结合,道德规范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意义。虽然目前德育的形式表面看上去很繁杂,但实际取得效果的德育方式并不多,这就要求教育者一定要在德育原则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德育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德性的培养。

(三)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良知”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良知”,内心的“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就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重视个人的主体力量的发挥,有明显突出人格平等的意思。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把受教育者当成主体,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重视他们的独立人格,相信这样一定会将自觉能动性释放出来。在道德教育中必须以人为本,唤起受教育者的道德自信,让自我教育真正的发挥作用,用“致良知”的功夫,达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的目标,使刻板的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人内心的道德信念。所以道德教育必须遵循人的个体差异发展规律,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总之,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学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我们应当把这些优秀的思想和方法与现在的道德教育和实践相结合,让目前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甚微的局面有所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黄百成,赵晶.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及其实践论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0-24.

[3] 方国根.王阳明“致良知”道德哲学及其精神维度[J].学术界,2014(9):51-68.

[4] 杨维.“致良知”: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6):1-3.

[5] 任健.王阳明社会治理思想之内容、特质及其检视[J].学术研究,2017(4):30-35.

猜你喜欢

王阳明良知受教育者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良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