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挑战性研究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0.引言

我国幼儿园为全面提高幼儿体育教学质量,推进幼儿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具体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树立科学发展观、求实创新发展理念。从心理教育、个性教育、游戏教育等多方面提升幼儿体育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有效提升幼儿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身体素质健康发展。幼儿户外活动要具有挑战性,能吸引幼儿参与活动,使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发展。挑战性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运动机能,提高幼儿相互的合作能力、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水平,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幼儿园体育游戏增加挑战性的必要性

1.1 有效提高幼儿的运动机能

幼儿园科学开展体育游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层次难度的活动,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一次次挑战中突破自身的极限,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获得更高的水平的运动技能。不同幼儿的身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相对体弱的幼儿因适度提高他们的关注度,从低运动量至高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指导训练。通过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提高幼儿运动机能,教师可以快速在体育游戏中看到教学效果,并使幼儿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1.2 提升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6岁幼儿,心智正处于开发状态,好动、好玩、好奇、好问的特点不容避免。教师在面对幼儿以上特征时,应充分了解每个幼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性、行为习惯等,接受知识能力,接受那类知识更快等方面,对症下药,精细化教学管理,切实解决幼儿在现阶段存在的每一问题。根据幼儿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加强幼儿体育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如合作意识的培养,坚定地信念、果敢的心理。如在体育游戏中设置具备挑战性的障碍,必须要通过合作完成,让幼儿深知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才能战胜困难。

1.3 提高幼儿心理素质水平

在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好示范、引导工作,通过自身的合理、示范作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幼儿的心理状态。在不违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体育游戏的理解范围,营造出和谐、健康的环境氛围,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与活动,鼓励幼儿去尝试不同的“挑战点”迎难而上,解决困难,提高幼儿心理素质水平。

2.幼儿园体育游戏中挑战性缺失问题

2.1 游戏活动开展形式多以发展大肌肉动作为主

根据调查3-6岁的幼儿科学活动量应安排在50%左右,但实际大多幼儿园体育课活动量仅安排在20%,无法满足幼儿机体训练要求。部分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样式繁复,但存在种类单一的问题,无法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幼儿肢体健康繁育。常见的各类器械活动、角色扮演游戏、体育活动,如“老鹰捉小鸡”、“小兔找山洞”、“捉龙虾”等游戏多以锻炼大肌肉群为主,不能对幼儿其他关节肌肉、器官的起到锻炼和帮助作用。其次,单一的类型游戏,初期实施尚可看到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则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无法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兴趣、模仿特点、好动特征以及身体发育水平等,开展相应健康、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不能切实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心肺功能。

2.2 体育游戏开展频次少,缺乏创新性

教师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来自“家长”的压力、游戏安全性的因素,所开展安排的体育游戏频次数较少,部分活动的目标,计划未实现就草草结束,幼儿的心理、生理都得不到锻炼。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相关规定,正常幼儿每天户外时间应该不少于两小时,高寒地区可以适度减少,时间安排,频次安排的缺失导致体育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体育活动选择、游戏运用缺乏一定的创新性,部分老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理念较为陈旧。教学中,一方面为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降低幼儿活动开展中意外发生,减少了体育游戏的开展时间。另一方面,缺乏对体育游戏的理解与创新,赋有内涵的内与游戏少之又少,游戏创设与场地、周边自然环境、多元游戏材料联系缺乏,可玩性严重不足,不利于幼儿创造力与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则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幼儿面临来自家长的压力,则会改变既定的计划安排,户外游戏的实施效果则大打折扣,锻炼幼儿的目的则无法高质量完成。

案例:某幼儿园赵老师在秋季开展体育活动时,天气较冷,家长知道后和赵老师进行沟通,“我们家孩子身体弱,老师你们少带到户外活动,在别让孩子感冒了”。赵老师也很为难,在家长的一致劝说下,户外就出去一会不增加活动的时间。

2.3 体育课程设计与挑战性关联性不足

日常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过度保护,户外体育游戏难免有风险,多采用集中活动的模式以方便管理,往往导致幼儿课程设计缺乏挑战性,幼儿得不到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活动空间。实际干预与指导太多,缺乏必要的游戏规则,降低了原本游戏的价值。其次,体育课程设计挑战性的融入,不仅仅是增加游戏类型,老师在平时体育课程没有对幼儿进行逐步缺乏全方位的训练导致幼儿能力不足。同时忽视了游戏活动负荷量的增加,例如武术动作、舞蹈动作等融入,幼儿的综合素质未得不到提升。

案例:某幼儿园小班《蚂蚁回家》幼儿根据教师路线的设定,用“跪爬”,“俯身爬”等方式回到“蚂蚁家”中、教师在设定时没有考虑到幼儿实际情况,未设计一些增加挑战性的障碍,对于小班幼儿爬很简单,活动五分钟后,幼儿觉得简单开始注意力分散,不按教师规定的要求,自己爬着玩。通过以上案例可知,教师在设计安排游戏时,未充分考虑幼儿实际的能力,所涉及的游戏难度、挑战性都不足,也没有新鲜感。幼儿一旦在固定的体育游戏模式下,则感觉到体育游戏简单枯燥,参与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2.4 无法因人而异设置不同的挑战点

不同的幼儿家庭背景、体制、生理、心理特征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设计体育游戏,单一的“挑战点”不能满足各层次水平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实际能力未能良好的掌握,无法良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幼儿编排相应的游戏动作。教师将教学陷入到一定的标准,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勇于尝试,另一方面,限定的挑战点,则未能充分考虑因人而异教学,无法考虑每个学生的需求,幼儿也无法自主进行选择。

3.幼儿园体育游戏协调好挑战性与安全性的对策

3.1 增加游戏器械种类,保证器械的卫生与安全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安全性”始终是体育游戏开展的重要保障,保护好幼儿健康后,寻求安全与挑战的平衡点、降低伤害几率。首先,针对难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游戏活动,教师应事先准备科学、全面、必要的保护器械,例如软垫、护肘、护膝等相应的护具,并且可以组织多名教师在周边对幼儿活动开展过程进行巡视与保护,一旦发生意外,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其次,教师应事先对幼儿可能触及的设备器材、游戏玩具材料进行消毒,避免锋利、生锈、有毒有害的材料与幼儿直接接触,定期对幼儿经常玩的沙坑、水池进行消毒、换水处理,将潜在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案例:某幼儿园在保证体育器械安全性方面做的非常的好。将游戏器械的安全性与卫生性,汇编进入了幼儿园日常规章制度。每3天,都会安排专门的教师对幼儿经常使用的大型运动器械、球、圈、垫子进行清洗、消毒、日晒,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由院长与分管体育的教师进行监督检查。一次新进了20个空竹,教师在实验中,发现部分空竹的小棒上有很多毛刺,很容易扎伤幼儿的皮肤。教师利用砂纸对毛刺进行了处理,反复试验多次,才投入适应,大大提高了体育器械的安全性,避免了体育器械对幼儿不必要的伤害。

3.2 加强安全性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应定期向幼儿开展安全保护教育,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视音频动画材料,一方面讲安全教育转变为幼儿可接受的动画故事,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教师作为幼儿的“行为榜样”,日常的一举一动,每个行为动作都会在幼儿眼中,久而久之,幼儿心领神会就会模仿。因此在课堂内外,幼儿面前要留心并约束自身的行为。其次,加大安全意识的培养,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体育游戏进行“安全讲话”,将游戏中的重点、难点、安全注意事项充分对幼儿进行讲解,特别是远离大型的器材,肢体动作等,明确哪些动作可以做,那些动作不能做,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案例:某幼儿园开放了安全教育平台.在平台上教师对安全教育常识进行讲述。如球、圈、垫子等材料投放的数量与清洗、消毒方法制作成了微视频,让老师定期进行观看,提高教师对体育游戏开设的认知。其次通过网络平台,长传《夹包跑》、《编花篮》等实际活动开展中,小朋友参与的情况制作成了小视频。回家后教师为家长布置安全教育平台作业,让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视频讨论安全的重要。经过安全平台,将安全知识传递给家长和幼儿,促进幼儿提高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一起成长。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的方式,定期向幼儿进行保护教育,将重难点防护办法进行传达,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3.3 科学安排体育游戏展开频率,提高创新性

幼儿园应适度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负荷量与课程开设频率。体育游戏不应限制在体育课,日常的早操、课间操都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强化器材运用舞蹈编排,利用队列的变化,提高幼儿参与的主动性。 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环境、睡眠、饮食的影响,身体抵抗力差,易生病。幼儿园增加幼儿活动的负荷量,例如编排太极拳、校园华尔兹等方式,一方面提高幼儿的平衡感、反应速度、柔韧性、力量,保证身体各个部位全面能锻炼。其次,正确安排体育游戏的课时与上课学生的比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幼儿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过多忽略个别学生。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开设的频率,灵活安排上课时间。

3.4 树立科学的游戏观念、鼓励老师积极拓展游戏

幼儿教师应充分玩具各类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体育游戏设计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家庭背景、接受能力、制定科学的目标,开拓多元的游戏。首先,体育游戏内容的要选择,要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营造共同的经验区,例如开展跳绳、跳皮筋、丢沙包等游戏,提高幼儿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其次,游戏组织要规范,确立相应的规则,例如从小班至大班,循序渐进进行训练,小班学生年龄偏小,接受能力不高,自控能力的也较弱,体育活动可以从站立、行走、排队进行联系。经过初期的过度,中班幼儿的骨骼、肌肉发育都更好一些,动作更为灵活,例如开展“跳房子”、“踩高跷”等游戏活动由浅入难,逐渐引入游戏规则与指令性要求。最后,应秉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幼儿性别差异与个体差异,男孩子好动,女孩子文静,但灵活性协调能力女孩子相对好一些。在体育游戏中,各类动作可以要求男孩子掌握基本的动作,女孩子则可以花样繁多一些。

4.结论

幼儿体育教学应掌握幼儿生理负荷量测量方法,采取科学方法提高锻炼强度,实际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科学的目标,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身体素质、性格特征等综合因素,有针对性的设计体育游戏。教师应理论结合实际,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运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家园合作,避免家长的过度保护,实现3-6岁幼儿各个阶段身心平稳、向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佳丽.幼儿园户外游戏构建中的支撑点[J].江苏幼儿教育,2015(04):10-12.

[2]韩培珍.对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方式的相关思考[J].新课程(上),2015(04):7-8s.

[3]其木格.新时期传统户外游戏的传承与发展[J].新课程(下),2014(02):3-4.

[4]刘建霞.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20.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