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老年人投资理财中存在问题与建议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老龄理财产品人口老龄化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一、老年人理财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人口老龄化是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的难题。老龄化的国际标准为 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10%,而我国已严重超标。据统计,目前我国总人口中,60 岁以上老年人约占 15%,并且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 2050 年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需要反思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不足以追赶上人口老龄化速度,老年人的福利不能有效保障,呈现“未富先老”的状况。其次,近年来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存款利率水平较低,居民积蓄面临负利率的压力,对以存款为主的老年人的财务状况影响较大。

(二)老龄金融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老龄化问题同样严重的发达国家,老龄金融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我国,老龄金融发展相对缓慢。老年人金融理财意识弱,面向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产品少,老龄金融市场亟待开拓、发展,需要引入创新理念,构建适应老龄化的金融体系。

二、当前老年人理财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理财现状及存在问题,我们在J银行各个网点向前来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发放了 500 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 480 份。从年龄看,最大 78 岁,最小 55 岁,其中 60 岁以上占 80%。从性别看,女性 286 人,男性 194 人。从收入看,老年人退休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养老金,另有部分收入来自子女赡养费、政府补助金和理财投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 2000—3000 元,占 60%;3000 元以上的占 28%;2000 元以下的占 12%。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几点问题。首先,老年人理财意识普遍不够强。有 69%的老年人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产品表示只有“一般”了解,甚至有 11%左右的老年人表示完全不了解。72%的老年人选择 50%~75%左右存放银行,其他资金主要购买理财产品、股票等,存放银行活期利率较低,需要寻求合适的生利方式。再者,老年人购买理财的操作方式也较为落后。只有 2%的老年人表示会自己在网上购买理财,21%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开通网银并让大堂经理协助购买,其余 77%的老年人表示不愿意开通网银并一直在柜面购买。

三、当前老年人理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老年人对理财的认识存有误区。由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出生于解放前及建国初期,他们的认知容易打上特定的时代烙印。调查显示,少量老年人能接受大额亏损的风险,近一半的老年人完全无法接受资本亏损,属于风险高度厌恶型,三分之一的老人能接受小亏损。大概一半的老年人觉得养老金足够养老,理财没有必要,10%的老年人会选择将 50%以上的资产用来理财,7%的老年人会将 30%~50%的资产用来理财,15%的老年人会将 20%~30%的资产用来理财,9%的老年人会将 10%~20%的资产用来理财,3%的老年人将 0~10%的资产用来理财。只有 56%的老年人愿意理财并认为理财可以提高养老品质,并且理财的资金比例相对较少,对理财持怀疑态度。

(二)老年人对理财易产生“跟风”心理。调查显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52%的老年人会有从众心理,购买他人推荐的理财产品,30%的老年人会对比多家银行选择利率高的理财产品,18%的老年人会购买居所附近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由此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缺乏主见,而他人推荐的理财产品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三)老年人操作技术落后。由于老年人对于电子产品不够熟悉,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方式购买理财产品较少,主要还是通过柜面办理,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对理财产品的选择,也享受不到网购带来的优惠。

(四)金融机构对老龄金融的市场认知不足。J银行一直以来主要关注大客户,而对退休后收入下降、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老年人显然关注不够。J银行大堂内没有醒目的宣传栏目、宣传手册、宣传广告,使得进入网点的老年顾客无法直观地了解 J 银行的最新活动、特色和业务。目前,J银行少有针对性的老年人理财投资产品。

(五)保障老年人理财的相关政策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风险偏好都是保守型的。因此,为老年人制定的理财产品应控制在低风险级别,而有的金融机构为了以高利率高收益吸引老年人投资,会选择高风险的项目投资,致使理财产品蕴藏着较大风险。因此,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引导促进金融机构设计、发行面对老年人的理财产品。

四、 对策与建议

(一)金融机构

1、加强宣传,进一步转变老年人的理财观念。J银行可以在每月 10 日养老金发放日,邀请理财师给老年人免费开办理财课程。通过案例,告诉老年人理财不仅能获得可观的收益提高生活品质。结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经济状况、投资需求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老年人规划理财,并且给老年人灌输专业的理财知识,如各种储蓄的分类,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如何判断理财产品的浮动收益固定收益和相应风险,介绍金融产品的种类以及操作购买方法。同时,帮助老年人认识理财诈骗,提高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

2、简明操作,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理财能力。J银行可以为老年人创建专门的简化版理财 APP,界面更简单、操作更简便,方便老年人理解运用。在每个网点的电视屏幕播放如何购买理财的操作指导视频,对理财产品进行详细的讲解。

3、优化营销,进一步拓展老年人的理财市场。首先,可以进行更系统详细的老年人问卷调查活动,成立专业调研小组,充分了解顾客的想法与需求;其次,在大堂两侧放置醒目的易拉宝,介绍特色优质产品;此外,老年人领取工资时,客户经理可以引导老年人有针对性地购买。

4、创新产品,进一步强化老年人的理财设计。比如设计靠档计息产品,比如老年人购买期限 5 年的理财产品,实际 3 年就要使用取出时就按照 3 年的利率付利息,1 年需要使用时就按照 1 年的利息支付。设立专门负责老年人理财的客户经理团队,聘请优秀的专业理财师指导老年人,并进行深入的营销工作,引导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二)政府。政府需要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保证老年人的理财权益。目前,金融市场上关于老年人在理财时被欺骗的纠纷屡见不鲜。对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保障老年人理财的法规,限制金融机构滥用职权,规范业务员的行为操作。此外,可以给予金融机构关于老年人理财的税收减免,通过政府的扶持,让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更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保护维护老年人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减轻政府在老龄化严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养老层面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张兴夏.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理财问题研究[J]. 科技视界,2013.

[2]张艳英.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理财方式探讨[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3]谢九. 以房养老能走多远[J]. 三联生活周刊,2014(27):120-121.

[4]吴玉韶, 党俊武, 刘芳, 奥彤, 王莉莉. 老龄蓝皮书: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 2014)[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

[5]汪建初. 以积极养老观发展养老事业[N]. 中国社会科学报(京)),2014 -10- 17.

猜你喜欢

老龄理财产品人口老龄化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