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探究
2018-04-03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对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大。与此同时,会计诚信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对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美国安然事件的审计漏洞,中国银广夏事件的会计造假等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应当关注和重视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道德”二字最早出现在荀子的《劝学》一文,文中提及:“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它表示:将学习和价值归结为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上去。这代表了早期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现阶段道我们所说的德通常是指人们应该遵循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原则。道德可以概括为: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
二、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会计行业中,一些会计人员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及准则并不熟悉,对于应该遵守的会计职业道德的观念淡薄。因此,当职业操守与会计职业道德出现冲突的时候,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不能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有些人甚至为了某些利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到造假这种违法活动中来,容易导致大量会计虚假信息的出现。
(二)工作态度松懈
一些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会计业务不够熟悉,专业水平不高,导致不能准确理解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披露错误或不充分的会计信息,工作态度不端正,业务技能不精,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种错误造成会计账务的混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给会计造假有了可乘之机。
(三)法规监管力度不强
目前,我国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成熟,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惩罚力度和惩罚方式不成熟。一方面,会计人员在出现违法的会计行为候,惩罚力度较弱,另一方面,当会计工作者需要依靠法律法规时,无法给会计人员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由于职业道德主要是靠会计人员的自觉性和社会的舆论监督来执行,其性质是非强制性的,因此其执行力度并没有法律那么强,约束力也没有那么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举报人与被举报人实力悬殊,而且即使举报成功,触犯法律者也不能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而被举报者反而可能因为举报,自身受到不好的影响,致使其工作或者生活受到影响。因此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由于会计人员的举报成本过高,且举报过程不易,以及受到会计行业本身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很多想遵守职业道德的人最终也放弃了遵守准则。
三、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
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灌输,使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能够内化成会计人员自己的思想和心得,与他们自身的道德和素质融为一体,指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遵守会计操守,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应该主动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强化自身的会计职业建设。同时,会计人员应当不断接受后续教育,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紧跟会计制度以及税收制度改革的步伐。只有熟练掌握相关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才能更好的开展会计工作。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会计人员教育的始终,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提升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
(二)提高会计人员自身修养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指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一种结构和活动原理,也是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和具体的标准融入在实际的工作中,转化为指导会计工作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会计职业道德的执行与否主要是靠会计人员自身来约束。自律机制要求会计人员要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宏观上考虑问题,在坚持国家利益和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来兼顾个人利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财会人员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要想在自己的领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会计人员还应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会计人员的素质修养是会计人经过长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行为活动,将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变成自己内在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自我修养是一种自尊自律的基本方法,但并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的学习,而是把道德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人生哲学,通过主动学习把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不断内化,上升为道德信念。可以采取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典型示范与正面组织相结合、自律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等方式,从提高会计人员的认识,明确自身责任入手。
(三)增强法律治理和制度规范
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手段,进一步细化法律中有关职业道德的规定,使其具体化,提高其实施的可能性。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一套成熟的会计制度体系是保证会计行业诚实守信的有效方式。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也是对当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一种补救。在法制的建设方面,不但要健全和完善各种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还要对违法案件有明确的惩罚机制,对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进行弄虚作假和屡次违反规定的不法行为,要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确定具体的责任主体和相应的民事或者刑事责任。此外,我国对会计诚信缺失问题惩罚力度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知法犯法,屡教不改。完善相关会计诚信法案,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并要制定相应的刑事责任,警醒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肃清经济市场,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造成较大损失,带来不良社会影响的会计从业人员要坚决将其清理出市场。对造假并产生不良影响的企业也要实行强硬手段,将其驱逐出市场,保持经济市场的安宁和稳定。
【参考文献】
[1]石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
[2]熊剑春.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J].财会通讯,2011(5):15-18.
[3]杨琼.社会转型期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伦理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