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工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管理研究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工科办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工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为了更加广泛的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项目生对未来工作的选择,我们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的现状开展了调查,从中选取了吉林省三所工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发现了许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对于未来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职业目标没有准确的方向。

(一)中外合作专业学生对出国留学的方式不了解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打算出国留学深造,但是他们对于合作办学出国留学和自费出国留学的区别并不是非常了解,因此,让同学们正确了解出国留学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第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重要的内容是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通过签署合办协议,中外双方都有招收对方学校学生的义务;但是自费留学生则要通过中介机构,不能对学生权益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第二,国内学生在国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绩可以换算成国内课程的学分,这样可以做到双方互换学分。同时学生们可以一起获得国内和国外两所大学的两张毕业证;但是自费出国留学的同学只能获得国外大学的毕业证。由此可见,为了能够拓展眼光、开发新思路,出国深造的更优选择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这种途径。

(二)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理解不深

当今社会,多数学生对于中外合办学的模式理解不深,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高等院校同中国高等院校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且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学生对它教学模式和实质了解较少。实际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一般专业存在着许多差异,有的是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的是通过引进国外某些大学认可的课程进行课程设置,有的则是直接通过与国外大学合作,直接把国外课程按照原样搬到中国课堂,从而使学生获得国内高校的毕业证的同时也能获得由国外大学颁发的毕业文凭;还有“2+2”或“1+3”模式,采取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国内,另一部分时间在国外学习,这些学生由毕业所在学校颁发的毕业文凭或者是由中外双方共同颁发的毕业文凭;对于未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教材设置课程,使这种课程设置达到整个课程体系的三分之一左右,并聘请该专业的国外专家,实现课程的专业化,从而促进教育发展的国际步伐。项目生只有正确理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才能明确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方向,这对于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的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通过对项目生的调查了解,我们从中发现这些学生的职业目标还不够明确。新生刚刚进入大学,他们从高中生转变成大学生,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他们还没有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作打算。学生职业目标不够明确是现代大学生普遍有的一个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极为迫切,并且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这样的现状对于大学生是不利的。我们在项目生交流时发现,他们多数都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明确的目标。只有当毕业生人数增多而就业岗位较少的情况下,或者是发生金融危机后,这些项目生才会对就业有危机意识,因此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感到堪忧,如此现状应该让学校就业部门引起重视。

二、工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运行机构职能不完善

经走访调研,以吉林省内为例,当前绝大多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理念疏导。有的高校在教育方面大多数以就业技巧指导、就业政策讲解为主,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发展相对落后。反应出学校对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把职业规划看作就业指导,在专门的职业规划就业机构,师资队伍、场地和经费投入都十分有限。高校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常常只关注科研和学科建设,在就业方面追求更多的是就业率,却忽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虽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责任学生的就业工作,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专门的指导和咨询机构并未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被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在课程教学、专业测评、咨询辅导并不充分,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生涯规划的需求。尤其是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并不健全,且项目生自身职业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对就业估计过于乐观,当遇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时,不能有效的调节。

(二)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经调查走访,绝大多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所开设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大多以选修课为主,且课程种类有限,不能更深入的了解到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在授课方式上侧重于理论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实际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结果并不理想。授课的内容上,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如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政策讲解等方面内容,相反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体验活动、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适应与心理辅导、针对项目生的特色职业生涯教育等内容严重缺乏。多数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不够系统,功能窄化对新生的入学思想和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职业生业规划教育与学涯教育,大学生适应发展教育没有进行全程化的规划,没有对项目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也没有与整个大学教育体系相互联系。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能认识不到位,缺乏全员化和全程化意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双师双能”型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匮乏

目前,在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由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辅导员组成,缺少专业化的专职教师,而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事务性的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辅导,另一方面辅导员一般没有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系统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大部分是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兼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多为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和辅导员,辅导员们的专业背景复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同时,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各院系的辅导员在日常多数都忙于分内的事情,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且辅导员的工作量非常大,因此整个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无法有效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很难专心对项目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

三、创新工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途径

(一)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以实现生涯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引导性。首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系统分析学生的自身特征和学生想要从事职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生涯规划任务。如在大一、大二期间,要求学生制定简单的职业生涯计划,对职业选择做出计划,对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计划;大三、大四期间,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等。对于志愿出国学习的学生而言,要引导其不断加强外语学习,掌握出国学习的必需语言交流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国外的文化和学习方式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申请出国留学;对于不愿意出国留学的学生,要加强其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其到企业去中实习锻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二)建立“双师双能”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开展工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职业生涯教育离不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根据本校的学科特点及专业特色,遴选出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具有管理学、人力资源教育、职业指导等专业背景教师组建一支具有专业化、技能化,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同时高效要鼓励并组织生涯规划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多学习了解项目合作院校的情况,提高生涯规划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让生涯规划教学更有实效。还要充分引进校外资源,聘请理论修养高、社会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留学归国人士,来为学生进行讲座,为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三)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服务系统

根据学校的生源层次、学生素质、就业意向和专业特点,结合工科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构建学校就业信息的服务系统。收集周边政府、高校和企业招聘会、专场宣讲会、海外学校和企业信息等信息,提升学校就业信息优质性和实效性,并这些信息按学生专业的实际需求、职业分类等方式进行归类,建立就业信息档案;根据学生专业、兴趣、职业选择意愿等建立学生职业生源规划信息库,提高学生制定科学生涯规划的科学性,提升学生找工作的成功率,帮助学生确立职业方向。同时引进可学生职业测评软件,运用分类卡、自我探测量表、深入访谈等方法,通过职业测评更客观评价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员化。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工程,创新工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高度重视,加强合作、密切配合,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工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工科办学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