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金意愿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1)

一、引言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以及第一次人口红利的衰减过程。劳动力供给减少,养老负担加重都催生了理论与实践上对调整“多年未变的退休年龄政策”呼声。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表示将在2020年前推出具体的延迟退休方案,中国延迟退休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据统计,2012年我国首次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的下降,比2011年减少345万,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趋于式微,至此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2017年,中国年龄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数量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5亿,占总人口的10.8%。按此速度推算,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按照联合国的标准20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的峰值,届时每三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在应对老龄化的诸多手段当中,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并被许多国家采用。同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这一政策对青年就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劳动力福利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综合而言,从业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显现且日趋加重,退休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大,更多的劳动力退出劳动市场,加重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难度。因此,研究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从业年龄的关系,研究职业生命的年龄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研究我国即将出台的延迟退休政策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特别是研究影响从业人口延迟退休年龄的意愿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对老年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临近退休的老年劳动力对于延迟退休的意愿也直对该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如果临近退休的老年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不强,那么该政策的施行势必会造成老年劳动力的消极怠工,从而降低其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得为提高劳动供给而施行的延迟退休政策而大打折扣。二是延迟退休政策与老年人的福利水平紧密相关,如果延迟退休所造成了老年劳动力福利水平的下降大于延迟退休所带来的好处,那么延迟退休的政策是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是无效率的。

对老年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学术意义。一是由于西方国家先于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所以对于延迟退休方面的研究也早于我国,目前其理论体系相对完善;又由于我国相对西方国家特殊的国情(“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外生性的退休制度、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多元体制并立且相互牵制等)决定了我国对于延迟退休方面的研究应当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结论和建议不能简单复制,所以对于老年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的理论体系。二是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对于年轻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分析尚属判断和预估,所以学术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为目前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真正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之后,可在这一领域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分析,因此这一研究在未来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二、正文

目前我国对于延迟退休方面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要不要延迟退休(2005年以前);第二,以什么方式延迟退休(2005年——2013年);第三,延迟退休所产生的政策影响(2014年至今)。而目前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延迟退休对就业和养老金体系的影响。对就业方面,学者运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大体上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延迟退休总体上会促进劳动力的就业,但也有不同的声音。首先,苏春红,张钰和李松(2015)通过考察工作搜寻理论的适用性得出延迟退休年龄会使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同时老年抚养比下降,最终导致失业率下降。其次,张熠,汪伟和刘玉飞(2017)运用世代交叠模型,分地区考察了延迟退休对于就业的影响,发现延迟退休在东部地区促进就业在西部地区会使得失业率上升。然后,阳义南和谢予昭(2014)分性别考察得出,推迟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会降低青年失业率;女职工退休年龄与青年失业率之间仙湖正相关,说明推迟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会增加青年失业率。最后,张川川和赵耀辉(2014)认为与此同时还会提高年轻劳动力的工资。对养老金体系的影响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短期来看延迟退休会增加养老金,长期来看效果并不显著。王天宇,邱牧远和杨澄宇(2016)运用75期世代交叠模型分析延迟退休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发现75期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延迟退休对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发现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财政压力的边际效果会逐渐减小。邹铁钉和叶航(2015)则从更为动态的养老金体系和劳动力市场联动的视角进行分析得出,延迟退休的时间长短和类型决定了对养老金亏空降解的效果。

以上研究都是单纯从劳动力市场出发,宏观上测度延迟退休对于就业和养老金体系的影响,忽略了微观层面上老年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基于上述学者观点,延迟退休并不能有效弥补养老金空账问题,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那么对于延迟退休造成老年劳动力福利变化方面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如果老年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不强,则延迟退休对于老年劳动力造成的福利损失可能过高。在不能弥补养老金空账的前提下,如果对于就业的促进不能弥补老年劳动力福利的损失,就很有可能造成非帕累托改进。

目前,对于退休意愿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Bernheim(1990)理论模型的扩展,该理论把一个人所能掌握的各类信息的期望值作为预期退休年龄。国际上主要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主观健康评价和个人收入五个方面对延迟退休意愿进行研究;国内除了以上五个方面,还对是否在体制内工作进行了研究。第一,在性别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方面,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女性延迟退休意愿更强的观点(李琴等,2015;岳经纶,2017;田立法等,2014;于翠婷等,2013;李东方等,2017)。这与我国女性寿命更长,相对男性退休过早的现实情况基本相符。第二,在年龄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力资本的不断贬损,老年劳动力的就业意愿下降(Bernheim,1989;李琴等,2015;田立法等,2014;李东方等,2017)。第三,在受教育程度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方面,高学历人群相对容易赞成推迟退休年龄(李琴等,2015;岳经纶,2017;陈鹏军;2015),尤其是以高校教师为代表的高学历人才更容易赞成延迟退休,所以该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可以选择在这一部分人群中首先实行(于翠婷等,2013)。因为高学历人才往往具有更高的收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大的满足感,相对低学历者人力资本贬损程度更慢,所以更容易有意愿延迟退休。第四,在体制内外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比企业单位的员工更愿意延迟退休(张乐川,2013;廖楚晖等2015;李东方等,2017;翟绍果等,2017)。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单位面临较强的市场竞争,老员工比较容易出现人力资本过期的现象;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单位在工作期间有较好的福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的“工龄制”使得员工工作时间越长,退休后津贴越高。

学者基于以上四个方面对延迟退休意愿影响的研究非常全面,得出结论也大同小异,而在收入和健康对于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争议。在收入方面,首先,Chan和Stevens(2004)通过自然实验得出养老金的变动对退休意愿存在影响。Bottazzi,Jappelli和Padula(2006)私人财富和感知的养老金财富之间存在实质性的抵消,特别是那些更了解其养老金财富的工人。其次,于翠婷等(2013)发现高学历人才之所以延迟退休意愿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拥有更高的收入。最后,由于退休所引起的收入的下降进而引起的消费能力的下降也对老年劳动力的退休意愿存在影响。李宏彬等(2014)和邹红等(2015)发现发现,退休使家庭非耐用品消费减少,其中与工作相关的支出和在家的食品支出都会减少,但闲暇娱乐支出变化不显著。在健康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健康与延迟退休意愿正相关。Parker,Carvalho和Rohwedder(2013)通过行为决策研究得出健康的老年劳动力拥有更好的认知能力,更好的认知能力能更好的胜任未来的工作,所以延迟退休意愿越强。Kalwij和Vermeulen(2010)利将自评健康和客观健康同时纳入模型进行考察,得出健康与延迟退休意愿正相关的结论。王军和王广州(2016)利用我国2014年劳动力调查数据进行研究,也支持了以上的结论。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健康对于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李琴和彭浩然(2015)利用2011年28个省的追踪调出数据,得出健康对延迟退休意愿无影响。田立法等(2014)年通过对天津市的调查得出了相似结论。

三、结论

在收入方面,现有研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延迟退休会延长工作期,进而增加终生的收入,根据经典的“劳动—闲暇”理论,退休的机会成本会上升,使得老年劳动力“购买”退休的能力和退休的“价格”同时上升,所以使得收入对于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不明确,而大多数研究认为收入与延迟退休意愿呈线性相关。第二,现有对于收入方面的研究主要为个人收入方面的研究,与收入相关的人力资本也是在个人层面上。而收入具有溢出效应,在婚姻中,退休预期是由个人,配偶和家庭特征决定的,所以用家庭收入来替代个人收入会更有意义。同时,收入会在家庭内部进行转移。发现正常退休对男性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退休预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健康变化的驱动,而非收入或财富的变化这一观点。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养老金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