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点与临床治疗进展

2018-04-03农梅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几率宫腔镜息肉

农梅艳

广西崇左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崇左 532200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一种良性结节,是子宫内膜腺体与含有后壁血管纤维化子宫内膜间质所形成且在子宫内膜表面突出的疾病。而且,子宫内膜息肉也是子宫内膜病变的常见形式,很容易引发子宫的异常出血或者是不孕等情况,而且大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为此,深入研究并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点与临床治疗进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点

黄丽华等人[1]在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点中,针对700例年龄在20~74岁的志愿者展开了宫腔镜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几率是7.8%,同时得出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几率会伴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但是82.0%的妇女并不存在子宫内膜息肉症状。而针对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妇女,绝经之前与之后的发生几率是7.6%与13.0%。但是,大部分子宫异常出血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没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妇女中,这与该文的研究方向一致。

除此之外,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对于不孕女性来讲,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几率在7.2%~15.6%之间,而对于拟行试管婴儿不孕患者当中,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人数达到了32%[2]。在对不孕患者行试管婴儿之前,首先检查其宫腔镜,发现体重指数不低于30的患者,其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几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小于30的患者。而且,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和肥胖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因为不孕患者年龄偏小,所以通过数据显示子宫内膜息肉在不孕患者中占据较大比重,而拟行试管婴儿患者发病几率要更高[3]。在拟行试管婴儿患者中,超重不孕患者的发病几率是最高的。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息肉很容易对精子运行与胚胎着床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生殖功能的发挥十分不利。为此,如果是不孕患者,即便月经是正常的,也同样要进行宫腔镜的检查,特别是肥胖者,便于及早发现病治疗[4]。

在此基础上,仍有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女性或者是高血压、激素替代治疗女性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几率也会不断提高,但是和口服避孕药并没有关联[5]。

2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方法

2.1 期待治疗方法

如果是功能性的子宫内膜息肉会伴随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改变而出现周期性改变,甚至在多次月经周期以后伴随月经血而脱落[6]。有专家学者对3例经过宫腔镜诊断的子宫内膜息肉病例进行报道,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在5~8 mm之间,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情况下,经过数月再次检查宫腔镜的时候,子宫内膜息肉消失[7]。所以,如果是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延迟切除手术,很可能会自然消失。除此之外,也有专家对横断面进行了研究,对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了阴道超声与阴道超声对比造影的检查,得到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几率是12.1%。经过1年以后同样检查以上两项内容,实际的检查结果是子宫内膜息肉自然消失了27%[8]。另外,还有专家针对无症状且多普勒超声图像正常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随访的方式发现只有0.2%的患者在出血的情况下将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其余没有症状的患者都未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9]。即便难以确定子宫内膜息肉消失的患者数量,但仍然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是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若能够满足随访的条件,无需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

由此可见,如果是无症状,年龄偏小且息肉直径小于1 cm,具备随访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定期检查阴道超声的随访方式[10]。然而,考虑当前国内情况,只要是进行宫腔镜检查并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不管年龄的大小与息肉尺寸,都选择使用的治疗方式,同时进行了病理检查。如果患者围绝经或者是存在出血异常的情况,子宫内膜息肉直径大于1 cm,都不应当选择随访的方式,而是要选用来治疗[11]。

2.2 刮宫与子宫切除手术

选择刮宫的方式,由于操作处于盲视状态,所以定位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误诊与漏诊的情况[12]。如果子宫内膜息肉体积过大或者是过小,也存在漏刮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刮宫治疗方法的漏诊几率在50%~80%之间。此外,很多患者会因为子宫出血异常而反复进行刮宫,但是因长期治疗而不痊愈亦或是严重贫血的情况,会采取切除子宫的手术方式。而近年来,大部分医院开始选择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13]。

2.3 治疗方法

通过治疗可以确保定位的准确性,由于手术范围有局限性,所以无需开腹,手术的时间也不长,出血量较少,患者的痛苦少,对卵巢功能不会产生影响,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具有微创特征。正是因为治疗方法的优势诸多,所以在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最常使用[14]。除此之外,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基底部与周边内膜全部切除,其复发的几率相对较低。有部分专家对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子宫异常出血与不孕问题进行了报道,最终发现,虽然电切手术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手术以后的复发率是零,而抓钳的子宫内膜吸息肉复发几率只有15%[15]。另外,有专家在开展手术的过程中,同时也进行了刮宫手术,使得手术以后患者子宫异常出血复发的几率明显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子宫内膜息肉不断增长且出血次数较多的患者,应当尽快进行手术,以免出现恶变的情况[16]。如果是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患者,不管是处于围绝经期亦或是绝经以后,都应当在进行手术的同时开展宫腔镜的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将所有的内膜亦或是部分内膜切除。宫腔镜的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选用即可规避子宫切除术进行的必要。如果能够使患者的生育功能保留,应当只对息肉切除[17]。

2.4 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

有专家报道称,年龄不超过35岁的不孕且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经过手术以后进行3~18个月的随访,将近92%的患者的月经都已经恢复,而且手术以后,其自然妊娠几率超过了60%[18]。与此同时,子宫内膜息肉大小不超过1 cm与超过1 cm患者在接受手术以后,差异显著性并不突出。而在手术以后,患者的复发几率是4.9%[19]。总的来讲,选择使用手术的方式,可以使不孕患者的自然妊娠几率提高,但是和子宫内膜息肉的大小和数量并不存在关联。在随机研究中发现,手术以后患者的妊娠几率超过了63%,但是只进行诊断性的宫腔镜与息肉活检患者,没有将息肉切除的妊娠几率不到30%。所以,应当在人工授精之前进行手术,效果更为理想。

3 子宫内膜息肉的预防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和性激素受体、基因的变化以及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在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即便预防了高危因素,但实际的效果仍然有限[20]。在接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以后,其复发几率和手术的方式存在紧密的联系。但仍需承认,手术是其中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而且复发几率不高。

4 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与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且会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肥胖、高血压与子宫异常出血等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几率。但是,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有部分子宫内膜息肉能够自然消失。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过程中,手术的治疗效果最理想,而且复发几率不高。如果患者对于生育没有要求,则应当在切除子宫内膜息肉的基础上进行手术。而不孕患者在切除子宫内膜息肉以后,其自然妊娠的几率会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几率宫腔镜息肉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Can you answer?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晒后修复SOS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