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推拿手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影响研究

2018-04-03侯建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肩关节手法局部

侯建强

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陕西体育医院),陕西西安 710065

慢性软组织损伤被WHO归为三大疑难杂症之一,是由各类损伤或劳损导致的关节囊、肌腱等运动系统软组织受损,主要表现在肩、颈、腰等部位,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众多,其中推拿为传统医学防治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术报道中对其手法的研究甚少。该研究就中医推拿手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3.16±3.12)岁;肩关节周围炎 9 例、L3 横突综合征6例,网球肘4例,腱鞘炎2例,梨状肌综合征4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4.09±3.08)岁;肩关节周围炎 10 例、L3 横突综合征5例,网球肘5例,腱鞘炎2例,梨状肌综合征3例。统计学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无皮损、血管损伤、骨折及脱位者;②有劳损病史、外伤史者;③局部有明显压痛感,出现瘀血斑者。(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存在软组织肿瘤、囊肿者;③骨、肌肉撕裂者;④重度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滚法推拿,患者肩关节持放松下垂状态,肘关节需离开躯干约15 cm,屈曲掌指关节,将掌背近小指侧部位置贴于患者患处,将腕关节以最大限度的屈伸,并旋转前臂,于患处来回运动,15 min/次。观察组采用滚法+揉法+擦法推拿,采取先揉后滚再擦的步骤,滚法同对照组,揉法:依靠腕关节的运动,将拇指外侧面附着于患者患处,先轻柔抚摸8~10次,再从中心向周围以循环的方式轻揉,15 min/次;擦法:用两手手掌将患者患肢夹住,轻触受伤部位后,轻快地作来回搓揉动作,15 min/次。两组患者均于每天上午与下午各进行1次推拿,连续治疗7 d。

1.4 评价指标

①两组均于治疗7 d后,两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及IL-1含量;采用生物学活性检测法检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共计10分,分值高低与其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③记录两组疼痛缓解时间。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炎症指标

观察组 IL-8、TNF-α、IL-1 水平分别为 (135.92±1.04)pg/mL、(74.32±0.82)pg/mL、(211.35±1.88)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41.81±5.25)pg/mL、(75.27±0.85)pg/mL、(216.12±4.4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3、4.022、4.975,P<0.05)。

2.2 疼痛程度

治疗前,观察组疼痛评分为(5.42±1.53)分,对照组为(5.36±1.42)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4,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疼痛评分为 (1.81±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9,P<0.05)。

2.3 疼痛缓解时间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3.18±1.42)d,短于对照组的(4.57±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9,P<0.05)。

3 讨论

慢性软组织损伤多表现为顽固性疼痛、肿胀、麻木、血淤等症状,易引发局部机体活动功能障碍[4]。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多,物理疗法尚无确切疗效,手术治疗风险系数较高,而传统中医学中特有的推拿、针灸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等特点,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L-8、TNF-α、IL-1水平、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揉、滚、擦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具有缓解炎症,减轻疼痛,缩短疼痛时间的作用。传统中医将慢性软组织损伤归于“筋痹”“肌痹”的范畴,多由脉络筋肉损伤、血溢脉外所致。有研究表明,该疾病多伴有韧带、微血管、肌肉轻度撕裂或出血等,后期极易受炎症影响,引起局部粘连等现象[6]。而推拿治疗是通过手法操作为主的特殊疗法,可直接作用于患者机体,以解除局部病变,可促使患者局部毛细血管舒张,利于局部血液循环,可清除微循环障碍,进而促使局部病理产物尽快吸收,且不同手法的治疗效果均存在差异[7]。揉法通过轻柔缓和的揉动,可有效缓解患者软组织浅表疼痛感,利于消除局部肿胀;滚法通过掌背抵压体表,促使患者经络疏通,具有松解粘连、活血化瘀、理顺筋脉之功效;擦法可通过摩擦体表,促使患者血气运动畅通,具有疏通经络之功效。揉、滚、擦等推拿方法均可改善患者局部症状,其中联合手法作用最强,可刚柔共济、活血化瘀,可有效缓解患者缺血缺氧症状,利于清除患者体内致痛物质的酸性代谢产物,进而促使疼痛、痉挛等症状得以缓解[8]。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揉、滚、擦联合推拿手法,可有效改善局部症状,缓解炎性反应,进而缩短疼痛时间。

猜你喜欢

肩关节手法局部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层递手法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