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碳会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8-04-03吴炜民张燕冰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会计信息核算

吴炜民,张燕冰

能源环境问题严重凸显,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已成为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平衡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向低能耗、低排放和高产出的低碳方式转型[1]。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传统会计体系无法核算碳交易相关业务,也就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要求,碳会计便应运而生。

碳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实物、技术等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核算和鉴证等方法,向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碳排放财务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碳会计发展相对落后。为发展低碳经济,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对碳排放与碳会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考察[2-3]。为此,本文在简述我国碳会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碳会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碳会计发展的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碳会计发展相对较早,而我国碳会计发展相对落后。美国在2003年建立了首个自愿减排市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欧洲主要国家在2005年共同建立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我国直到2011年才开始建立碳交易试点市场,而国内第一个试点碳市场——深圳碳交易市场到2013年才正式运行[4]。在碳会计准则制定方面,200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总量——交易机制下的排污权会计基准草案》,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公布《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三号——排放权》,2010年FASB和IASB就排放权确认为何种资产、何时确认负债、如何计量等问题达成一致,并联合发布《决议概括》。我国关于碳会计方面的规章制度在近两年才出现,2016年我国发布《碳排放权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新的资产项目,并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在具体实务中,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市场中只有广州、深圳与北京3个市场出台了会计处理办法的指导意见,而其他试点市场并未制定和发布相关文件。广州和深圳两个市场是根据持有目的的差别来划分碳配额的分配,其中投资配额计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而自用配额计入无形资产(历史成本计量)。北京市场采用“其他资产”科目核算全部配额(历史成本计量)。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国内各个碳交易所都建立了网站发布碳交易情况和披露碳会计信息,而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交易金额、交易量和价格变动等信息,且各市场信息披露的差异性比较大。北京市场信息披露的范围相对较广,可比性也较强,而其他6个市场的规范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天津市场的信息披露程度低[5]。

尽管近几年我国在积极推动碳会计发展,但碳会计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企业如何进行碳排放会计处理和碳信息披露,以及如何制定碳减排核算、碳权抵押或鉴证等制度已成为我国碳会计发展的焦点问题。此外,上市公司主动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只是少数部分,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机制也有待加强。

二、我国碳会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力而系统的法规或准则约束

碳会计是会计学的新领域,是环境会计的新发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规或者准则来为其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力支撑。欧美发达国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会计规范体系,这些国家针对高耗能产品制订了严格的消耗标准,对产品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实施较为严苛的经济处罚[6]。我国是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为法律依据,但是并没有把碳会计的相关规定修改纳入这两个法规或准则中去,也没有提供有效的相关政策支持,这会导致碳会计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依,碳会计或者碳交易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能公允和客观地反映出企业低碳活动的实际情况。

(二)缺乏系统的碳会计理论指导

我国碳会计的理论研究均处于基础阶段,主要是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碳会计的先进知识与经验,尚未形成相对统一规范的框架体系。当前对碳会计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碳会计的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原则、核算目标和信息披露等必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化,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由于缺乏与我国现实情景相符的碳会计理论和实证研究,碳会计基本要素的初始确认、计量、核计和信息披露等内容缺乏操作性,在企业实操中推广碳会计的工作也就无从开展。

(三)碳会计专业人才缺乏

碳会计属于会计学的新兴学科分支,覆盖了会计、经济、管理、环境、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学科,需要既懂财务知识又懂生态环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数量虽然庞大,但这些人员普遍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高校往往注重培养学生传统会计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传授;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财务团队中也只是重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审计等财会人员培养,忽略对碳会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四)公众低碳环保意识薄弱

“低碳环保”“碳足迹”等词语虽为大众所熟知,但人们对低碳经济和碳会计的重要性还是缺乏足够的认识。从个人来看,大部分人并不关心环境保护、空气污染等问题,也不关注低碳环保方面的宣传,更不会参与这些方面的公益活动,对低碳经济和碳会计方面的了解甚少。由于环境具有外部性特征,企业往往忽视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不重视履行低碳行为,因此企业缺乏对低碳知识进行宣传和学习的内部动力,致使碳会计在企业很难得到普遍性的推广和应用。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努力尝试将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但是由于相关考核机制并不健全,也相对缺乏操作性,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仍然偏重于追求GDP增长,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总之,由于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薄弱,我国碳会计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五)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碳会计信息进行准确客观的计量、审核、披露,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监督机构的支持。我国碳会计方面的法律约束力不强,碳会计的社会监督机构也不健全,因此对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利益体,如果缺少强制性要求就不可能完整准确地披露有关信息,从而导致相关利益者获得的企业信息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另外,政府对企业的低碳行为也缺乏适当的奖励政策,政策扶持度不足,企业也就缺少发展低碳经济和落实碳会计的动力。

三、加快我国碳会计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制定相关的法规和准则

碳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快,重要原因在于国家及时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法规或者准则来引导和规范其发展,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要推进碳会计发展,政府要加快制定与颁布碳会计有关的法规,健全国家生态保护制度,明确规范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应履行的低碳法律责任,同时要加大对企业环境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在会计准则方面,需要借鉴国外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碳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细则指南,实行统一的实施规范和标准。这样,会计人员在进行碳会计初始确认、计量、核算和信息披露时才有法可依,更具有可操作性。碳会计计量和碳信息披露上的加强,能真正客观真实地反映碳会计信息。

(二)加强碳会计理论研究

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为改变我国碳会计发展缓慢的现状,我们要重视碳会计理论研究,并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目的。我们要在吸收消化发达国家碳会计先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生态格局和能源结构,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碳会计理论体系,为开展碳会计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严谨的理论指导,促进碳会计理论研究与实操相结合,使我国碳会计的理论研究更严谨、更完善和更具有影响力。

(三)制定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构建碳会计体系,必须要培养既懂财务知识又懂生态环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碳会计专业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学科功底,还需要掌握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为此,高校应重视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开设碳会计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掌握全面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低碳意识,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其熟练应用碳会计的核算方法,提高其实践能力。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提供员工进修培训的机会,拓展其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提高碳会计业务的核算能力,推动碳会计的发展进程。

(四)普及低碳环保知识

虽然低碳经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我国对低碳经济和碳会计的普及率较低,导致公众普遍不重视低碳环保。因此,加强低碳环保知识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部门应采用多样的宣传方法,例如制订法律法规、拍摄公益广告、设计低碳宣传海报、征集环保宣传标语等,加强绿色环保知识的普及。政府向公众大力推广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不仅能约束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而且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氛围,提高全体社会成员对低碳经济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进而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五)完善碳会计监督机制

为追逐经济利益,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罔顾自身的生态保护职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政府应该设立碳会计相关的审计机构和税务机构,并引导建立环保方面的社会监督机构(中介机构),监察企业碳会计的实施进度,对企业披露的碳信息进行审查,确保企业碳信息的客观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切实引导企业开展碳会计活动。加强对企业碳会计方面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生产行为方式,从而改善碳会计的信息披露方式和促进碳会计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会计信息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