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流动性储备监管的影响

2018-04-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巴塞尔流动性资产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引进巴塞尔Ⅲ

巴塞尔Ⅲ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次贷危机暴露了巴塞尔Ⅱ的诸多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巴塞尔委员会不断推出新的监管指标和风险计量方法来促进银行业的文件经营和公平竞争,并最终于2010年12月正式公布了巴塞尔Ⅲ。

巴塞尔Ⅲ是对巴塞尔Ⅱ的完善。巴塞尔Ⅲ继续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检查程序和市场约束三大支柱为支撑,主要强化了第一支柱的改革;继续以资本监管为主,并引入流动性监管指标;继续以微观监管为主,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

在加强资本监管方面,巴塞尔Ⅲ构建了多层次的资本监管框架,目的是为了增强银行系统损失吸收能力。除此之外,在巴塞尔Ⅲ中,流动性监管的框架和要求得以确立。金融危机后出现了强化流动性监管的趋势,监管者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并最大限度地保证银行在各种可能的压力情境下有足够的幼稚资金维持其流动性,引入两个流动性定量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过这两个独立而又互补的监管指标,银行可优化资金结构,减少短期融资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二、巴塞尔Ⅲ的实施

2016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监管一致性评估(RCAP)第十一次评估结果,对截至2016年9月末,27个成员国/地区的监管体系架构进行了一致性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所有成员国均建立起了风险资本监管规则、流动性覆盖率(LCR)监管标准和风险资本充足率约束。

2013年7月,美国货币监理署、美联储以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公布了美国版巴塞尔协议III,在参照国际版巴塞尔协议III的基础上,对部分条款提出了结合自身特点的监管要求。

中国最近也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将巴塞尔协议III的流动性监管框架纳入自身的监管体系中,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中,需要监管的指标有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7]。

三、巴塞尔协议III新指标的特点

在计算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指标时,优质流动性资产指的是在正常或压力情景下,无变现障碍的优质资产。该资产的特点是信用和市场风险较低,易于估值且价值稳定,在广泛认可的发达交易所市场挂牌。流动性覆盖率(LCR)通过严格地定义流动性资产、细分现金流量情况并赋以相应的折扣系数,旨在保证银行在未来30天内有足够数量、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来满足压力情景下可能由于潜在的资金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净稳定资金比率是利用资产与负债的管理方法对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净稳定资金比率的目的是从长期的角度来促进银行业资产负债和业务融资结构更趋合理,鼓励银行通过结构调整减少短期融资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净稳定资金比率指标也有助于抑制银行使用刚好大于流动性覆盖率规定的30天时间区间的短期资金建立起流动性资产储备。因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很多潜在的表外流动性敞口虽然只需要少量直接或及时的资金来覆盖,但在极端的市场压力调价下也能导致严重的流动性枯竭。

四、巴塞尔协议III的影响

尽管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已经提出了很多年,而且也逐渐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进行了落实。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肯定地说出这些新的监管方法究竟对银行的状况和经济活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Gastón A Giordana和Ingmar Schumacher的研究发现关注期限错配的流动性监管(例如NSFR)使得银行违约的可能性降低了。但是新的监管要求对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就不是十分明显,巴塞尔协议III中的监管要求会更多地影响银行的资金结构,而非资产组合的性质。他们使用了一个银行行为的模型去模拟当银行面临巴塞尔协议III中的监管要求时,银行对资产负债表所做的最优化调整。结果表明在危机期间,通过满足巴塞尔协议III的流动性指标要求,银行违约的可能性降低了[8]。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在2011年发布的一篇工作报告里使用了一个向量误差调整模型(VECM)来估计美国的一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银行的ROE指标、利息率、贷款、银行资本和流动性。这一模型有助于解决贷款共计和需求之间的均衡。但是不能进行反向模拟,而且没有考虑到这些政策上的调整对人们预期的影响。

他们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①资本比率每提高1%就会使得产出水平下降大约0.09%;而巴塞尔协议III中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对产出的影响与此类似,会使得产出水平下降大约0.08%。②巴塞尔协议III的流动性监管要求可以抑制经济波动,但是不同模型所计算出来的数值不同,平均来看,这种抑制作用比较轻微。③新的资本缓冲调整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抑制作用要更大一些[9]。

Boyao Li使用ACE模型比较了银行在应用巴塞尔协议III中的流动性覆盖率和仅仅维持固定的流动性缓冲两种情况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模拟一个由信用驱动的现代经济系统,作者发现了一个的正反馈过程。当面临压力情景时,银行会提高LCR目标水平,这会使银行减少对贷款的发放。信用供给的减少会导致投资和消费水平的下降。总的需求水平下降会使得一些公司无法清偿债务。一旦违约发生,公司很可能就会破产。这样的情形会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资产负债表的情况发生恶化,迫使银行进一步的缩减信贷。所以,LCR指标的应用会减少银行系统的信用供给,抑制经济活动。[10]他认为流动性覆盖率作为监管银行系统健康的框架,在一些压力情形下会对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给整个经济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Jau Men Liang认为巴塞尔协议III的监管要求能够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到经济增长,分别是贸易路径和资金路径。新的流动性资产的监管要求会使得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最终导致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减少,影响经济活动。

为了考察巴塞尔协议III的条款对资产负债表中回报率、风险偏好和稳定性的影响,Jau Men Liang建立了一个资产负债表最优化模型,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模拟研究了在满足巴塞尔协议III的约束时,巴塞尔协议III是否会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模拟不同的压力情景,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在短期内,LCR不会对银行的经营产生显著影响。但是NSFR会导致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发放,不仅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影响资产负债表,而且还会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从长期来看,新的监管要求较高的资本水平能够使银行更加安全稳定,会降低资金成本。所以巴塞尔协议III的监管要求不一定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11]。

五、结论

金融危机的发生暴露出了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缺少管理,监管中的微观审慎并不能有效防止系统性风险的放生。表外业务、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使得整个银行系统承担了较多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风险。资产泡沫的破裂使得流动性迅速枯竭,危机迅速蔓延[12]。

在这种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修订了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III引入了新的资本要求和流动性监管指标。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就是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

然后在本论文中对巴塞尔协议III带来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了文献综述。总的来说,巴塞尔协议III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又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巴塞尔协议III的监管要求可以有效地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减少银行违约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新版的巴塞尔协议还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抑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但与此同时,巴塞尔协议III的监管要求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增加了银行的资本成本,使得贷款利率上升,贷款减少,从而经济的总产出减少。但是巴塞尔协议III对银行的盈利性的影响尚不明确,没有找到有关文章对这一问题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

猜你喜欢

巴塞尔流动性资产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多元市场下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巴塞尔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闲空间
多元文化辐射的当代艺术景观与“观念设计”
——2017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作品管窥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