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行内镜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护理
2018-04-03舒利华
舒利华
四川省阆中市中医医院,四川阆中 637400
随着鼻窦内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得到了稳固的提升,能够在直视的状况下彻底的清除病灶部位,对患者的鼻腔、鼻窦功能改善具有良好效用。与此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鼻窦、鼻腔的解剖结构,对患者而言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且恢复快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手术后3~6个月的康复期也是保证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具有绝对意义。该次实验选取2016年1—12月于该院就诊的140例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术后康复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选取2016年1—12月于该院就诊的140例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65例,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1.2±6.5)岁,患者病程 1~12 年之间,平均病程(6.1±2.6)年;此外,属于1期的患者有10例、2期的患者有66例、3期的患者有64例。
1.2 治疗护理方法
该次实验采用鼻窦内镜及显像系统对患者进行相关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其手术形式为:钩突切除+前组筛窦开放+额窦、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1],与此同时,将根据患者病变情况,范围进行手术后续选择,对严重的患者实施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综合康复护理方面则涉及到多项内容,包括用药指导、身体锻炼、复诊要求等。
1.3 评价指标
该次实验将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通过基础资料、诊断情况、手术情况等,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全面的急乱,并针对复诊时间表,对前来复查的患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与讲解,帮助患者在后期实现最佳的恢复。与此同时,将对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具体可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方面。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总人数×100.00%。
2 结果
在后续的随访中,出现术腔粘连的患者有2例。且经过鼻窦内镜下能够进行分离松解,小息肉生长4例,在切除息肉后得到全面的治疗,患者已恢复正常的生活,治疗满意度高。与此同时,在140例患者中,仍有18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尚未遵循复诊建议,继而导致了术腔粘连和窦口封闭问题。在患者满意度方面,140例患者中,满意人数116例,占比为82.85%;比较满意人数16例,占比为11.43%;不满意人数8例,占比为5.71%。总满意率为94.28%。
3 讨论
鼻窦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恢复期平均在2~3个月左右,在康复期间需要采取综合护理的方式。针对该类疾病的患者,不能仅仅关注手术本身的成功率,而是要对术后康复进行全面的分析,将手术治疗和护理治疗紧密结合,从而降低复发率,提高根治的成功率。
在出院前的康复护理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关注用药指导部分。即使用类固醇激素喷鼻剂,如:辅舒良等,能够有效的预防黏膜炎性水肿问题,以及防止出现小息肉、囊泡生长,对鼻腔黏膜的修复具有良好的帮助[2]。而该药剂需服用10 d左右,15~30 mg/d。与此同时,必须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胃痛、胃溃疡等,因此,可辅助使用胃粘膜保护的相关药物。在所有的不良反应中,鼻出血的出现频率最为突出,针对该情况的发生需要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其紧张的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用双指对鼻翼部位进行按压或者对鼻根部位进行冷敷处理。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则需要慎用口服类激素药物[3],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吉诺通具有较好的抗炎功效,能够针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由于其具有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可以更好的对分泌物进行分解,在连续服用的过程中,提高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在生活方面护理人员也可给予相应的建议,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具体而言,在术后的一个月内,患者的伤口尚未完全愈合,不当运动则会导致其伤口出血。与此同时,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擤鼻,防止剧烈咳嗽、打喷嚏,以及重力体力劳动,以便患者更好地休息。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等,能够增强体质,促进术腔血管的自我修复。此外,需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防止温差过大导致的感冒等,从而刺激鼻腔。患者在外出的过程中,可佩带防尘口罩,防止冷空气对鼻部的刺激。在恢复后的一段时间里,可增加必要的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在复诊指导方面,需要在术后1年内格外关注。据相关资料显示,有超过70%以上的患者仅关注手术治疗效果,对后续的综合康复治疗及复诊要求无明确要求。因此,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反复强调复诊的重要性,并加强健康知识宣讲,帮助患者认识病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走出误区。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腔内渗血粘液、分泌物排除等情况,并且会在创面结痂,需要及时的清理,保持洁净。而术后的2~8周是出现术腔粘连的主要阶段,因此,需要患者坚持复诊治疗,直到术腔上皮化[4]。
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医院建立相关的随访制度。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患者档案,将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录入,了解患者行为和治疗依从度。从患者心理来看,部分患者在经历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手术痛苦较大、换药过程引起的头痛而拒绝复诊,因此,延误了康复治疗过程。护理人员在康复过程中,作为专业人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建议,提供其治疗依从性。据专家学者指出,在鼻窦内镜术的治疗方面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术后的1~2周,主要为术腔的清洗,即使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进行冲洗,并告诉患者出现少量的鼻腔渗血属于正常情况,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第二阶段则是术后的3~10周,此时则可鞥出现水肿,在进行黏膜再生、上皮化的过程中会与病变存在竞争性生长[5],是护理的重要阶段,需要医护人员相互配合,针对鼻腔内的小息肉、囊泡进行相关处理,并提醒患者切勿自行清理鼻腔,以防出血。在复诊阶段加强宣传,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基础支持,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认识到康复期的重要性。第三阶段则为术后10周,即上皮化完成的过程。此时,患者术腔将进行良性转归。在综合护理后快速的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在鼻窦内镜术后,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综合护理,与此同时,术后3~6个月的换药过程十分重要,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程度进行多种形式的术后护理,帮助患者防止其他问题引发不良情况,优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