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特征与当代价值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理念发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6)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科学,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最终成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发展理念的突破是最根本、最深层次的突破,发展理念的创新是最具价值的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路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反映和全面概括,牢固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当代我国发展格局的一场意义深远的巨大革新,其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一)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十三五”期间,找到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比所有问题都重要,如若不然,我国面临的很多挑战将没法应对,改革就是找动力。

当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常态,速度、结构、动力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任务、新挑战,需要积极适应和有效应对。速度、结构、动力三者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它决定着速度与结构能否朝着预期的方向和目标迈进。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投资增速下降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下,有必要更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各方面的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从传统要素驱动、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使经济增长获得新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建议》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二)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各种不平衡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相应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快速的发展使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没有相应的减少,各方面“两腿不协调”问题却在不断呈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城乡关系、区域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物质与精神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问题。对此,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某些方面一段时期内的非均衡发展有时是很难避免的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就要注意各种关系的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一段时间里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发展,但在相对发展起来后,就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注意协调关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持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小康”追求是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注重的是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问题,这就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也要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在“全面”。要“全面”,就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如果到十三五结束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达到目标,但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平衡与不协调问题更加凸显,就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没有真正达成。为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不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与整体性。实现协调发展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绿色发展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近四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作为支撑,以资源环境的透支作为代价,从而引发了国内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了全社会的忧虑。针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针对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建议》强调,未来发展要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全面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是新时期满足百姓诉求的迫切需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四)开放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三十多年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中国的高速发展相向而行。毫无疑问,开放是中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当前,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对外开放需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国际上,全球经济一体化转向区域高水平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中国的贸易环境从比较自由宽松的转向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贸易结构已经很难贡献更多增长动能,我国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加快优化升级。为此,《建议》提出,未来要必须顺应当代中国经济深度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坚持互利共赢的发展思路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五)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率方面关注较多,在社会公平方面重视不够,从而使全体国民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遇到许多问题。当前,我国在社会公平发展方面存有诸多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较大,人民反响强烈。在国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当前的制度与政策设计存有许多不足,其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永恒的追求目标。

有时高度抽象的GDP数据,经过一平均,城乡居民收入看似合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我们不仅要看财富增加的总量,还要更加明确地表明财富分配的实际情况,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如不能有效化解,其将必然影响改革共识形成,难以有效积聚整个社会发展力量,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为此,建议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真正使全体国民在共享发展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特征

五大发展理念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鲜明的问题导向。历史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等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与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推进发展的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以新的内涵和形式摆到人们面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一种强烈的问题敏感性。2015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征求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意见时提到:“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和未来发展得的五大发展理念,就是以问题为牵引,直指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五大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国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搞好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具体又体现在建议中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高遵循,“共享发展”成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理念。《建议》提出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并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任务。

(三)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既各有侧重、各有所指,又相互支撑,主旨相通的严密有机整体。从理念包含的内容看,创新是重中之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搞好一切发展的基点,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协调、绿色、开放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三个条件与重要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不可或缺的发展理念;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从理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看,五个发展理念既各有所指,各有侧重,但又相互支撑,相互贯通。从贯彻落实与执行操作看,五大发展理念需要整体思考,全面推进,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代替。可见,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它们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一于实现 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历史进程中。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

五大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重点和着力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发展理念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关键是要看该理念其是否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直接道出了治国理政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的真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迈入了新常态阶段,我们所面对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时代内涵与以前相比已有很大变化。最近几年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的情况不断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也就是说传统的发展方式,旧常态下的发展路径已经走不下去了,而这需要实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在理念上进一步破题,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适时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新常态下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原则和价值诉求,强调了发展的综合性、多维度,它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厘清了,把要解决的战略重点和致命发展弱点展现出来了,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和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与教训、深刻研判当前世界发展大势的思想结晶,是当代中国顺应和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把握重要发展机遇、厚植潜在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理论认识的一次重大升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我们党始终是依据环境和任务目标的变化,顺应发展大势,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指引我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实践。正是有了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才行稳致远、越走越光明。每次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

在这方面,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漫长探索过程:第一阶段是主题转化,重心转移,主要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第二阶段是体制变革,促进发展,主要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三阶段是发展再认识,主要指我们党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增长不等于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资源环境问题,其以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为标志;现在处在第四阶段,其时代特点就是处在新常态发展阶段,具体就是指立足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围绕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当前首先要如期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破解经济新常态下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难题。因此,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期我们党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顺应新形势,对有关发展理论的完善提升与丰富发展。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是首先有一个最高的价值指引“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与期盼,它汇聚了国家、民族、人民和个人的共同理想,是再一次向未来吹响冲锋号角,是实现更高层次目标的方向指引和政治总动员。

中国梦作为更高目标的价值指引,但其需要细化为更具体的发展战略或现实目标,为此我们党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那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也即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现实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即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使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

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和“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立足不断变化的中国国情,而这个国情就是“三个没有变”和“三个前所未有”。 “三个没有变”是指“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前所未有”是指“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三个没有变”和“三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形势和快速变化的国内环境的深刻研判,它有助于我们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

在准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推进“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加以抽象概括,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有针对性的回应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提出之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最为重要的发展就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它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就与最高的价值追求-中国梦的关系而言,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具体化了中国梦的发展路径,细化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相对较为具体的价值理念;其次,就与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关系而言,五大发展理念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战略思路、判断标准和检验全部实践的根本标尺;再次,就与对现实国情的科学判断“三个没有变”和“三个前所未有”的关系而言,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不断变化的国情的准确反映、积极适应和全面引领;最后,就与 “四个全面”的关系而言,“五大发展理念”是“四个全面”的路径展开和具体延伸。 它聚焦“四个全面”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基本原则、内在要求和价值遵循,强调了发展的综合性、多维度。

可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内涵上进一步丰富,在逻辑上更加严密,建构了一个从价值指引、现实目标到国情判断、战略布局再到聚焦短板、重点发力的完整体系,从高到低、从抽象到具象、系统完整的规划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在此意义上,我们说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四)五大发展理念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践指南

当前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在进入一个重大的调整阶段,也就是经济新常态的阶段。新常态下,我们的发展环境、任务与路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以前注重追求发展速度的任务转变为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以前走规模扩张的路径转变为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径。经济新常态,表面上是速度问题,实际上是结构调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12个字来描述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的作为,新的作为要求我们必须在思想和理念上有大的突破。五大发展理念正是顺势而为,它牢牢把握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个关键点,紧紧围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任务、新要求,明确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实践中,理念的作用重大,它是统领理论、规划、政策的思想和灵魂,居于核心地位。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中关于发展的新思路,是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风向标,它也是统领十三五规划的总线索。这具体体现在《建议》的第二大板块,即从第三到第七部分。这一板块用五个发展理念来谋篇布局,打破了过去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板块进行布局的思维。显然,这不只是《建议》的写法问题,也体现出今后的做法。由此可见,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1]任理轩.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N].《人民日报》,2015-11-04.

[2]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N].《人民日报》,2016-04-29.

[3]黄中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纲领性文件[J].新湘评论,2015(23).

[4]孙建娥.如何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论中国道路的总依据[J].理论观察,2017.

[5]陈金龙.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历史进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1-12.

[6]郝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6).

[7]任理轩.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 “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J].理论导报,2015(11).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理念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