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阈下原生态民歌的艺术架构与生存路径
——以马渡乡民歌为例

2018-04-03赵栅凌

关键词:宣汉原生态非遗

赵栅凌

(四川文理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一、引 言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形式的民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狩猎、祭祀、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已经开始有了歌唱——最古老而自然的原生态唱歌。民歌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今天已经不单像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有完整记录的歌曲《弹歌》那样描写狩猎劳动的歌曲了。从成书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经》,到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相和歌”再到元曲,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民间歌谣,他们既是历史,又是艺术,还是见证历史的文化传承,更是我们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新中国的诞生,人民当家作主,使民歌有了新的生命,许多原生态民歌,甚至濒临失传的民歌得到了发掘、传唱、发扬光大,不少民歌借助现代艺术的方式和传播手段,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

位于大巴山脉南麓的四川省达州市的宣汉县,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淳朴,是巴人文化的重要区域,具有巴人后裔特征的土家族,是宣汉县的少数民族,在习俗、信仰、音乐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汉县又是“民歌之乡”,民歌种类繁多,有山歌、小调、号子和风俗歌,如《巴山背二哥》《蒿草锣鼓》等;尤其是宣汉县的马渡乡更是民歌的故乡,除了唱遍中国,蜚声世界的《康定情歌》(原作者李依若先生就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马渡乡人),还有《苏二姐》《幺妹子站在对山岩》《掐菜苔》《韭菜歌》《耗儿歌》《欢迎你到马渡来》《十把扇子》《这边唱来那边和》《抬工号子》《船工号子》《情歌对唱》《石头歌》等,这些民歌是中国汉族地区唯一保存完整和至今演唱的民歌。当地的妇孺老幼看山唱山,看水唱水,就婚嫁唱婚嫁,就劳作唱劳作,信手拈来,即兴演唱,歌词生动,音调悠扬,旋律优美,是汉族地区原生态民歌的典型代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蕴含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宣汉县马渡乡的原生态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它的原生态性而不被现代音乐所“污染”,如何继承它的原生态性而不被时尚文化所“改写”,以及如何开发它的非物质性而不至于“变形”,对此本文拟从她的艺术构架和生存路径来进行探究。

二、原生态民歌诞生的环境与受到的挑战

(一)马渡乡地理位置及居民生活现状

1.宣汉县情概况

宣汉地处四川盆地东北地区,东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北接达州市万源市,西边为巴中市平昌县,南边为达州市通川区、达县、开江。宣汉位于大巴山南麓,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理坐标为东经 107°22'至 108°32'和北纬 31°06'至 31°49'之间,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8℃,年降雨量为1213毫米。

2.马渡乡情概况

马渡乡地处宣汉县境内西北,距宣汉县城49公里,约两个小时车程,面积46.8平方公里,人口1.6万,平均海拔636米。马渡乡东南有宣汉的隘口、庆云、花池、凤鸣四个乡,西北有平昌县的泥龙、岩口和马鞍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辖区内有石林、百丈、浪洋、鱼池、凉村、山顶、长滩六个村委会一个社区,现有马渡乡中心小学、马渡初中以及各个村小学。马渡乡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在家的多为老人和小孩,靠种植庄稼为主要经济来源,劳动力弱。

(二)马渡乡原生态民歌现状

在自然界中,生物和他所生活的环境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现象称为“生态”。“原生态”一词是在自然科学中借鉴而来的,主要指的是未经艺术加工或者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的东西。综合来说,“原生态民歌”就是一种在实际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作并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形式,它体现了各民族的智慧,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被誉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1]

马渡独特的山区地理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歌,这些歌曲产自民间,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歌曲结构精炼、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丰富,且歌词往往是口头创作,极具地域特征。这些民歌在不断的传唱中得以发展、壮大,涌现了诸多经典作品,这也体现出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念[2]。

选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劳动的马渡原生态民歌,歌词较为通俗化、口语化,方言使用较多,这样的歌词不仅具备了通俗化与大众化,便于人们相互传唱,而且也凸显了地域特色。此外,在马渡原生态民歌中,歌曲所用衬词比较多,常见的有“喂”“噻”“那个”“嘛”“哟”等,这些口语词的出现,正是民歌的一大特征[3]。

2007年1月,马渡乡被四川省文化厅命为“川东民歌之乡”,每年都举行“民歌会”。宣汉县修建了民歌广场,不少中老年歌唱爱好者聚集在此尽情高歌,但他们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很少演唱原生态马渡民歌。尽管宣汉电视台、达州电视台对马渡民歌也曾多次作新闻报导,但真正了解马渡民歌的人还是很少,一离开宣汉境内,就难以找到马渡民歌的踪迹了。

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马渡民歌也很难走出大山,马渡乡处于四川的偏远山区,离县城有两个小时车程,且路况极为不好,需翻过一座大山才能到达,窄窄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路面全是碎石,当地居民想去县城是件很劳心费力的事情。正是由于地理环境较偏僻,马渡民歌也鲜为人知。再者,现如今,当地常住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外出求学打工,留在当地的年轻人对流传下来的民歌也不太感兴趣,爱好民歌的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而擅长者更是寥寥无几,且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若这样下去,再过十年、二十年,马渡民歌必将面临失传的危机。当地有几位民歌爱好者在进行马渡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几位乡民都是五六十岁了,精力体力有限,而且没有专业的人员对民歌进行记谱,所以整理工作非常艰难。

正是因为相对封闭的地域位置和比较落后的交通条件,人们大多土生土长,也很少外出,形成了比较相似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依赖,从而让这里的民歌得以保留下来;而今这里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于是人们走出大山,外地人也纷纷涌入这里一睹奇观,又让这里的民歌的原生态受到了挑战。

三、原生态民歌的内容与体裁分析

(一)原生态民歌的主要内容

古人说:“劳者歌其事”,是说劳动者所唱的歌曲都是以他们的劳动生活为内容,马渡民歌也是如此,但除了劳动生活,还有一部分是歌唱历史上的民间英雄、传说、爱情故事以及生活的哲理。马渡人民勤劳纯朴、善良敦厚,在劳动中创造出大量优美的民歌,又在劳动中发展和更新,他们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胸怀,向后人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课题组成员把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将马渡民歌的题材大致分类如下:

1.表现人们生活劳作的

比如《掐菜苔》“姐在呀,后园呐,掐呀么掐菜苔呀啊,耳听嘛后园嘛溜溜子莲花,溜溜子梅花四季花儿开嗨,打一个石头儿来呀啊……”这首歌就是典型的表现日常生活的歌曲,歌词通俗易懂,衬词较多,给歌曲增加了口语化和趣味性。由于马渡地处山区,所以人们在修房子或者修路的时候会抬石头或者一些重物,号子类歌曲一般都形成于这样的劳作中,所以歌词比较简单,语气助词的运用使所有的抬工汉能保持同一频率的用力,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默契。

2.男女之间表达感情的

爱情是民歌的魂,自然在马渡也有大量的关于男女情爱的歌曲,如男女对唱的《幺妹儿站在对山岩》,先是男声“幺妹站在对山岩,听哥把心思唱出来。妹妹呀,哥爱你,我俩走到一起来,开花结果幸福路。叫声我的妹,何时嫁到我家来?”然后女声回:“哥哥站在对门山,妹也对你把喜事宣。哥哥你记清,大红花轿准备起,拜过花堂入洞房。叫声我的情哥,何时接我到你家来”,“马上!马上就来!”以前因为通信不发达,有时候看见对面山上的人很近,但是要走过去却要很久,所以很多都选择对唱山歌来交流,这首歌是一对男女在商量结婚的事情。

3.反对剥削和压迫的

如 《长工歌》“四月里来四月总,老板的秧子嫩蓬蓬,白天栽了三大磅,晚上扯秧不算工……”这首歌是反映富人家里长工的生活,白天晚上都帮富人家干活,累死累活,生活很差;还有一些妇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歌曲,如“半夜跳到柳树旁,背着公婆找情郎,丈夫只有九岁半,你说咋个不着慌。”这首歌表现了妇女渴望挣脱封建思想的束缚,逃离不合理的婚姻关系的思想,

4.亲人之间表达感情的

比如一些哭嫁歌、丧歌,还有表现母亲教育子女艰辛的歌曲,如《十月怀胎歌》:“怀胎正月勒,我儿上了身,水上那个浮萍噻未定罗根……”

(二)马渡乡原生态民歌的体裁

马渡原生态民歌体裁很丰富,根据字数来分有五言、七言、九言,歌词大多也比较短小,如《犀牛望月姐望朗》:“太阳出来四山黄,犀牛望月姐望郎,犀牛望月归大海,姐儿望郎转绣房”,整首歌只有四句,总共只有28个字,但是感情全在这28个字里了;还有一些随口哼来的歌也比较短,往往是触景生情,随口而来,但是其中的感情却不因为歌词少而打折,如:“情妹和我同过沟,摘把李子口头丢,酸溜溜涩溜溜,你难舍来我难丢”,也只有27个字,但青年男女之间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是显露无遗。也有一些字数较长的,如《十把扇子》《手扶栏杆》长达几百个字,其中《十把扇子》有十段,每段歌词都不一样,手扶栏杆大约六七百字,这些歌词就比较复杂。

(三)马渡乡原生态民歌统计

马渡乡已经于2016年12月更名为马渡关镇,虽然名字变了,但是很多人依然喜欢马渡乡这个名字,它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承载着很多人的思想与情感。这里是《康定情歌》的作者李依若(1911—1959)的故乡。李依若又名李天禄,是马渡乡百丈村人。《康定情歌》曲中一个颇具特色的衬词就是“溜溜”,这个词在川东北民歌中十分常见,如宣汉邻县开江的民歌《月儿弯弯月》:“月儿弯弯月,活路忙不歇,又薅溜溜豌豆嘛,又薅溜溜麦。……”(伍蔚冰采录)宣汉是土家族聚居之地,还有土家族民歌“溜溜调”流传于世。宣汉还是著名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跟着太阳一路来》《打双麻窝子送给你》《扯片树叶吹响响》等的发源地。这些作品的旋律、风格、调式、曲式等都是如此接近《康定情歌》,而我们在川西地区如成都郊县、雅安各区县都没有看到这样的词语,川西高原的甘孜州泸定、康定一带,更没有类似的词语和实例。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和统计,马渡民歌数量众多,大概有一千多首,比较有名的如《苏二姐》《幺妹子站在对山岩》《掐菜苔》《韭菜歌》《耗儿歌》《背二歌》《欢迎你到马渡来》《十把扇子》《这边唱来那边和》《唱只山歌给党听》《抬工号子》等。

(四)马渡乡原生态民歌示例

马渡名歌,一般说来歌词优美,情歌占了很大的比例,下面这首《幺妹儿站在对山岩》就是比较优秀的民间情歌:

1.《幺妹儿站在对山岩》

幺妹站在对山岩,听哥把心思唱出来。

妹妹呀,哥爱你,我俩走到一起来,开花结果幸福路。

叫声我的妹,何时嫁到我家来?(男)

哥哥站在对门山,妹也对你把喜事宣。

哥哥你记清,大红花轿准备起,拜过花堂入洞房。

叫声我的情哥,何时接我到你家来……

2.《船工号子》

一声里(也)号子(勒嘿),(哟合着勒),惊四(哟)方(哟嗬),(哟嗬喂也着勒)。

沙溪里(也)河畔(勒嘿),(哟嗬着勒),马渡(哟)乡(哟嗬),(哟嗬喂也着勒)。

马渡里(也)乡来(勒嘿),(哟嗬着勒),好地(哟)方(哟嗬),(哟嗬喂也着勒)。

山清里(也)水秀(勒嘿),(哟嗬着勒),幽幽(哟)长(哟嗬),(哟嗬喂也着勒)。

解放前的马渡人生活非常艰辛,为了在枯燥的劳作中找点乐子,也为了能让大家的劲儿往一处使,在劳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吆喝,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劳动号子。当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马渡不少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唱这种号子的人也少多了。

四、原生态民歌艺术构架的特色

所谓“艺术构架”,是指一个艺术作品或现象在题材的来源与地域的特色、语音的不同与歌词的构成和音调、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特色,以及与其他同类民歌比较后形成的独具魅力的艺术构架之特色。

(一)马渡乡原生态民歌的地域特色

马渡乡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很少,信息传递基本靠吼,休闲娱乐基本靠唱,但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民风淳朴。正是由于交通闭塞,缺乏娱乐方式,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内容直白曲调简洁的民歌。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唱歌,不需要理论的支撑,完全是跟着感觉走。马渡人都会唱名歌,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都会哼几句。如果你想听原汁原味的还是要到马渡乡去。

马渡民歌一般都是由方言演唱,很有地域特色,若是不懂得马渡方言的人,就不能领会到其中的韵儿味和乐趣。马渡属于宣汉境内,地处四川东部,语音属于川东方言,而川东方言则以重庆话为代表,初到宣汉来的外地人,对宣汉本地人的语音也很习惯,只是一些方言土语听不大懂。比如“牛”这个字,在马渡的方言中与“油”同音,失去了n声母,读为you,所以在唱“犀牛望月”的时候发音是“犀油望月”。宣汉方言在语音和语汇上都比较有特点,明显区别于成都、重庆口音。

1.语音方面的特点

声母方面。第一是比普通话少了zh、ch、sh三个声母,因宣汉方言还存在古音,没能将翘舌音从平舌音里分离出来,如“老师”在宣汉话中则与“老思”的音一样,“闪烁”拼音为“san suo”;第二是宣汉方言比普通话多了 n 和 ng 两个声母。 如“宜”读“ni”,“义”读“ni”,还有“a、o、e、ai、ei、ao、ou、an、en、ang”在普通话中可以自成音节,而在宣汉话中则不能,都要在这些自成音节前加一个舌根鼻音的声母“ng”,如“安、熬、昂”读为“ngan、ngao、ngang”;第三是“h”“f”和“n”“l”不分,宣汉方言中声母为“f”的字,普通话要分成“f”和“h”,如“户、胡、呼、画、花”等字,在宣汉话中声母全是“f”,边音鼻音不分,都读为鼻音n。第四是普通话里有些读不送气声母的字宣汉方言读成了送气声母,有些送气声母在宣汉方言中又读成了不送气声母,如d-t、j-q、ch-z、c-z。“遍”读成“pian”,“翅”读成“zhi”等。

韵母方面:宣汉话中in和ing、en和eng不分,把ing和eng全读成in和en,如“英雄”的“英”与“因”同音,“耕田”的“耕”与“跟”同音,这是典型的前后鼻音不分。宣汉话中i、o可做韵母,如“约、觉、确”读成“yo、jio、qio”。宣汉话中的 g、k、h 可与 ue 这个韵相拼,如“国、括、或”读成“gue、kue、hue”。 唐宋时代,佳、皆两韵就读 ai,到了 18 世纪以后,佳、皆两韵的开口喉音字,如“阶、街、鞋、谐”在北京话里韵母为“ie”,不少方言还是读“ai”,宣汉话也是,如“阶”读“jai”、“鞋”读“hai”,也就是说,北京话中部分 j、q、x声母的字在宣汉方言中还是读为 g、k、h声母。

2.语汇方面的特点

形同义别与义同形别。普通话词汇与宣汉方言词汇同一词形,所表示的意义却不同,比如“歪”在宣汉话中还可表示“凶”,“这个人好歪”表示这个人很凶,而在普通话中,“歪”表示“不正”。也有词形不同,但表示同一种意思的:“剪老壳”表示“理发”,“贼娃子”表示“小偷”。

构词法。较之于普通话,宣汉方言的构词法有一个较为显著的区别是在名词和动词的重叠式方面。一般来说,名词可以重叠,而动词则不能。宣汉方言中单音节名词和名词性语素大都能重叠,且多数重叠式第二字儿化,重叠式表示小称,非重叠式有单字单用、加“子”、加“儿”尾或儿化音等几种方式,如:草-草草、虫-虫虫儿。某些动词性语素和形容词语素也能重叠,重叠后构成名词,如:沉沉(沉淀物)、皱皱(皱纹)等。

3.句法方面的特点

在句法上,宣汉方言和普通话在补语的构成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第一,能直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作程度补语(后带“了”)的词相当丰富,且富于表现力。例如:“累很了”表示非常累,“看书看很了”表示看书看多了,“喜欢惨了”表示非常喜欢,“体面完了”表示太体面了,这个一般有讽刺的意思。

第二,动词后用“到”“起”“到起”作补语,相当于用普通话的助词“着”或“到”“了”“起来”等作补语。例如:看到看到就睡着了。(着)管不到那么多了。(了)你坐到起说嘛。(起)。

第三,某些动词后加“得”表示可以、可能、应该做某事,如:“这菌子吃得。”表示可以吃,“睡得了。”表示应该睡了。

另外一个显著的不同是语气词。

“得嘛”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客观情况已经发生,有强调意味。如“她走了得嘛!”

“哒”用在祈使句末或有些陈述句末,表祈使语气或委婉语气,如“我再看一眼哒。”

“哈”用在陈述句末,有强调和提醒对方的意味;用在祈使句末,有较强的请求意味。如“莫忘了哈!”这个“哈”有时候也单独使用,表示“可不可以?”。

“嘛”有多种用法。用在陈述句末,表示事情显而易见或本应如此;用在祈使句末,加强祈请语气;用在特指疑问句句末,表示询问。如“快点吃嘛!”“你要好多钱嘛?”

“嗦”用在非问句或反问句句末,表示询问或增强质问、不满的语气。例如:“这是给我的嗦?”“我说你几句你就烦了嗦?”

“哟”用在疑问句或感叹句句末,表示责问或不满等。例如:“好恼火哟!”

对于方言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马渡民歌的歌词,明白其中的意思。现在很多年轻人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已经出现小孩子听不懂老年人说话这样一种现象了,马渡原生态民歌是前人流传下来的,所以很多古语和方言,在歌里就是要有这些原滋原味的方言才能体现出一些独特的韵味,而现在语言的发展,尤其是城市语言的影响,导致这些语言快要消失了,在传唱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脱节,所以了解马渡的方言,对于马渡民歌的流传尤为重要。

4.歌词里衬词的应用

马渡民歌中有很多的衬词,创造者借民歌展现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曲调的完整性受到衬词的影响,若衬词缺失,民歌就会缺乏完整、连贯、通俗的基本特性。衬词的加入让歌曲更加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也更具趣味性。同时,衬词还是口语的标志,有些衬词完全是凑够音节,没有实际的意义。在《诗经》和《楚辞》中,也有大量的衬词,表现其民间歌谣特色,如兮、之、嗟、吁、猗等。

5.歌词中的人称代词

值得一提的是马渡民歌中的人称代词很有意思,比如把男子叫“郎”,女子称为“姐”“幺妹儿”“妹”,把“我”称作“奴”,比如上文所说的《情郎到姐家》:“清早起来情郎到姐家,把门开哟情妹儿来倒茶”,这两句中,就把男子称为“情郎”,女子称为“姐”和“情妹儿”,后面的“几时又来耍哟,奴的冤家”中,把“我”称为“奴”。当然,这种不直接说“你”“我”,而用其它词语来代替的现象,存在于很多地方的民歌之中。

(二)马渡原生态民歌曲调的艺术特点

马渡民歌的曲调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山歌、号子、小调、风俗歌。

1.旋律、调式和节奏

蒲亨强在《长江音乐文化》一书中讲到:“西南音乐的旋律风格体系与平地、丘陵、高山民族三大分布区域同步,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体系。”宣汉地处丘陵地带,音调结构律法复合了平地民族与高山民族的音乐风格,羽调式民歌居多,马渡民歌符合蒲亨强总结的蜀羽旋律体系,即围绕羽核音作级进运动。

2.曲调与语言特色相结合

宣汉民歌一般以虚词作衬词,也有用实词作为衬词,歌词大多数为七言格律诗,也有五言格律诗,写作手法多用赋、比、兴。号子的歌词往往由歌唱者即兴创编,山歌的歌词大多比较短,而小调歌词大多比较长,有较强的叙事性,但也有较短的,主要是看表达什么样的内容。

3.曲式结构

在曲调进行、节拍节奏、旋律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但在曲式结构上的确显得较为统一,基本上为单乐段,也有用分节歌和套曲来表现篇幅较长的叙事歌曲。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民风民俗、爱情与婚姻以及日常生活,它在人们生活、劳动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情感交流、知识传播、娱乐休闲的工具,也是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情况的宝贵资料[4]。千百年来,宣汉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变迁、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思想感情,体现出宣汉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瑰宝。发掘和保护宣汉民歌,不仅对研究我国民间音乐有重大价值,而且对社会、地理、历史、语言、文学以及风俗习惯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4.马渡民歌《苏二姐》简析

《苏二姐》是四川民歌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在全国有极大影响,成为川东北地区一笔重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地方文献记载,《苏二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由宣汉籍音乐家李依若改编。后来,红四方面君来到巴中、达州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后,曾被川陕苏区群众改编为《我随红军闹革命》,在红军中广为传唱。1950年,“音乐戏曲工作者代表座谈会”在南充召开,由当时的川北行署文联组织,会上李依若作为宣汉代表,安排几个同志在会上演唱了这首民歌。从此,一歌不胫而走,为诸多报刊发表,作曲家时乐蒙更直接借用该曲,写成《英雄们战胜大渡河》,传遍全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县文工团将其作为保留节目在各地演唱,受到广泛欢迎。

《苏二姐》这首民歌在体裁上是短小的放牧山歌形式,一呼一应,此起彼伏,曲调活泼明快,风格清新爽朗,生动有趣地反映了大巴山乡民淳朴爽朗的精神品质和性格面貌。歌中衬词“苏二姐”反复出现,新颖、鲜活,独具特色,是对传统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关系的生动勾画,散发出村落群体生活的浓厚气息,所刻意渲染的环境氛围,亲和而温馨。

我们来看一下《苏二姐》歌词片段:“清早起来去(哟)放牛(喔),一根田坎(苏二姐,你呀我呀妹娃子)放出头(喔,二嫂哟)……”在这首民歌中“苏二姐”一词作为歌曲的衬词反复出现,使之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苏二姐”完全有可能打造成川东北民间的一个文化象征,所传达的内涵便是美丽、纯洁、质朴、亲善。陕西“兰花花”、广西“刘三姐”、湖北土家“黄四姐”等等都已是著名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分别打上了特定地域标记。只要稍加宣传和引导,“苏二姐”也完全可以打上川东北大巴山标记,成为一个著名品牌,走向全川全国。

(三)马渡原生态民歌与当地其他民歌的对比

宣汉人杰地灵,在这块民族民间艺术的沃土上,除了县域西北的马渡民歌外,县域东北方的土家族“薅草锣鼓”也是非常独特的民间歌谣。

“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宣汉境内东北方的龙泉、三墩、漆树、渡口、樊哙等乡镇,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今天的土家族就是巴人的后代,那时候的人们为驱赶野兽、祭祀山神而敲锣打鼓,后演变成一种劳动山歌。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

“薅草锣鼓”的打唱者称为“歌牌子”或“歌头”。他们脑子灵活,边打边唱,现编现唱,堪称能人。“歌牌子”有二人的、有三人的,也有多至四人、五人的。其打击乐有鼓、钲、钹、马锣等。“歌牌子”或“歌头”领唱,众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奏。鼓声时轻时重,抑扬有致。锣鼓声热烈响亮,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群众的和声波澜起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原生态韵味悠长。当年,就是他们的祖先,即上古的巴人,合着节拍,敲锣打鼓,发出巨大的响声,帮助周武王打败了殷纣王的军队。

“薅草锣鼓”的唱词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也有其它句型。一般是单句虚词拖腔,复句押韵,且一韵到底。十字句如:“他二老做事情真是短见,无儿子还尅财为的哪般?从今后再不能回家接班,我宁愿打柴卖度日过年。”“薅草锣鼓”的唱词均属口头创作,见好夸好,以物及人。对不合正理的、偷奸耍滑的、出工不出力的或调侃,或规劝,或打趣,或逗乐。必要时点几个人的绰号或男女绯闻,让大家捧腹大笑一番。除即兴之外,也有唱秦香莲的,骂陈世美的,说岳飞的,斥秦桧的。《山伯访友》《安安送米》等段子广为流传。也还有唱生产生活场景的,唱婚姻爱情故事的……内容广泛,生动活泼。地域特色浓郁,乡土气息扑鼻。能愉悦心情,消除疲劳,激发劳动热情,提高生产效率。

总结起来,马渡民歌与薅草锣鼓对比有以下一些特点:

1.马渡民歌和薅草锣鼓都属于宣汉,但方言语音还是有一些差别。

2.薅草锣鼓是土家族的艺术产物,而马渡民歌是汉族祖先流传下来的艺术。

3.薅草锣鼓有伴奏乐器,而马渡民歌没有。

4.薅草锣鼓的表演场地在田间地里,是在大家聚集在一起薅草的时候所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而马渡民歌产生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不管什么地方不管什么场合都能唱上一两句。

5.薅草锣鼓一般为山歌,而马渡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小调、风俗歌四类。

五、原生态民歌传承保护与开发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化艺术加工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表演方式,原生态民歌在夹缝中生存,面临严重危机。从“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到“云南印象”,到“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奖赛”,再到作为独立的比赛项目出现在“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上[7],原生态民歌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

保护好原生态民歌,保护好马渡民歌是我们的责任。要对马渡原生态民歌进行抢救、保护,对宣汉民歌的挖掘和保存应建立具体而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使马渡民歌后继有人[8]。

(一)马渡乡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民歌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保护好民歌,避免外来文化的冲击,是维持我们中华民族纯洁性的最好措施,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网络发达的社会。

1.政府部门要形成有利于保护原生态民歌和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由政府部门划拨出专项基金投入当地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开发,建立领导、保护、挖掘、资金保障等机制。比如通过政府行为对当地的民歌传承人进行保护,以带徒授业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民间艺术。还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原生态民歌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宣传、开发等系列工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9]。

2.在马渡民歌的保护方面,我们主要搞好以下几点:一是制定地方法规,进行常态化建设;二是尽力抢救音乐资料,建立相关档案;三是保护传承人才,鼓励带徒授业。

(二)马渡乡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文化的传承延续着民族的希望,马渡民歌是我们值得骄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不断地传承下去,不能够让它们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更不能让它们在我们的时代消失。

1.地方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既要宣传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要宣传原生态民歌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要在“去粗取精,兼收并蓄,研用并重,官民并举”的原则下,以旅游观光、学术研讨、联谊、传统祭祀、广场文化、节庆文化、文艺会演等方式,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努力把马渡民歌打造成文化品牌。近年来,宣汉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悠久的人文历史,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全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乡镇”“风情景观区”“特色养殖观赏区”“《康定情歌》传唱区”等。当然,这还不够,还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民歌进行记谱、录词、整理等各种,还要教青年人唱民歌,学习民歌,使其能够不断延续下去[10]。

2.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观点,提高认识,大力督促当地各学校的音乐课程开设情况,将民歌艺术纳入校本课程。当然,要搞好开发,就要进行基础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基本建设,要让这个民族之花尽情绽放,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

3.在传承方面,我们重点抓这三个方面:一是要组织民歌协会,带领群众演唱,开展相关活动;二是纳入校本课程,搞好教育工作;三是大力引进音乐人才,开展专业知识训练。

(三)马渡乡原生态民歌的开发

严格说来,民间歌谣经过开发以后就不是原生态了,但是,我们也不可能让美丽动人的马渡民歌“养在深闺人未识”。

1.将马渡民歌融入到当地旅游活动。在目前提倡生态旅游的年代,很多地方都在向广大游客展示自己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以吸引更多的外来客人参观,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如云南的傣族舞蹈、独龙族的剽牛等[11]。作为原生态民歌,我们不需要去改变其独特的形式,但是可以向世人展示,也就是进行展演。

2.保护原生态民歌需要进行开发,开发与保护可以相辅相成。我们要从教育入手,要建立民歌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必须把马渡民歌的根植入到当地音乐教学中去。加大音乐教育者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音乐老师进行民歌培训,并聘用一些当地会唱民歌的人进行课堂教学。

3.文化的传承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们要加大音乐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人才引进。除了做好当地原生态民歌传承人的接力棒工作,还需要引进其他地方的音乐人才对当地民间歌手进行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提高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促进民间歌手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12]。

总之,在开发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把开发融入到旅游活动之中,相互促进;二是做好对外推介和宣传工作;三是注重人才的引进。

六、结 语

马渡乡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民间艺术之乡、川东民歌之乡等称号,是民歌《苏二姐》发源地,也是著名音乐家、《康定情歌》作者李依若的故乡,是古代荔枝古道的重要驿站。具有原生态文化性质的马渡民歌是川东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曲调特色。以马渡民歌为对象,探究其词曲的艺术特点,挖掘其艺术价值,改善其鲜为人知的现状,让马渡乡原生态民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这里,人人会唱民歌,人人是艺术家。马渡民歌严格来讲,属于山歌一类,是经常在户外进行歌唱的曲调,比较嘹亮和高亢,节奏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具有情歌纯朴自然、想象奇特大胆、比喻巧妙等特点;在唱腔上,山歌有时候由于音域太高而使用假嗓子,表达强烈而丰富的情歌。在内容上,马渡民歌一般表达的是爱情和苦难,生动活拨,新鲜有力,感情真挚。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大量应用,马渡民歌的传承保护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地旅游,发现更好的传承方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包括云南的阿诗玛、甘肃的花儿和陕北的信天游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音乐的起源和风格看,它们是原生态的音乐艺术,从艺术的地域和特征上看,它们是有着鲜明特色和丰厚内容的文化样态,从文化的种类和作用上看,它们是亟待保护、传承和开发的文化。宣汉县的马渡民歌给我们呈现出鲜活的原生态音乐艺术文化的魅力,从“非遗”的视角看,原生态的文化如何在保护中发掘,在传承中弘扬,使之既不自生自灭,也不横遭毁灭,既是一个地方“地标性”的文化景观,又是全社会“共享性”的文化遗产。这不能不是我们今天应该深思而且行动的一个话题。好在,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对民歌的保护,已出台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政策,如当地市政府已经于2016年把马渡民歌纳入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以保护,这仅仅是原生态文化走出封闭的一个开始。

猜你喜欢

宣汉原生态非遗
1959~2019 年宣汉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水土保持助力宣汉乡村振兴
宣汉之夜
原生态静宁苹果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宣汉黄牛品种保护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