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而不发 训练思维
——以《再别康桥》为例

2018-04-03黄蔚蓝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意象情感

黄蔚蓝

(福州高级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7)

传统教学向来讲求教师的“教”。分析文章,讲求深入透彻;讲解习题,思路方法都归纳无遗,然后毫无保留传授给学生。看起来教师为传授知识殚精竭虑,但这样上课造成的结果却是给学生直接呈现教师思考结果,以教代思,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学生成为知识被动吸收者,缺失语文学习应有的思维训练。这种教学方式有悖于新课改的精神。

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就应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热情;学生在课内得到应有的思维训练,课外愿意花时间去钻研问题并有所收获,达到“意无穷”的效果。要促成这一效果,精准的“启发”就成为关键。

如何组织起精准的“启发”?关于“启发”,形式多样,对象、内容也都不尽相同。大教育家孔子倡导“举一反三”,是“先启后发”的良好呈现。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喜欢用各种问题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 。[1]他喜欢“诘问”,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类似于“引而不发”。“引而不发”是说拉开弓而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别人。教师在课堂上的巧妙引导就是帮助学生拉满思维的弓,让学生来享受发出箭的欣喜。语文课堂需要“引而不发”。

教师是教学文本的解读者、传道者,课堂是教师呈现文本解读过程、教授解读方法的场所。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思考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两极。以下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引而不发”教学策略的实践运用。

一、情境生疑,对话导疑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内容,单元教学重点是“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真情”。教参对这课的解说是“它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逝去的美好往事,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2]教参设定这课的教学重点为“诗歌的形式美”,属于品味语言类。但这样的目标定位往往不能解决学生的很多疑问,如选择的意象有“金柳”“青荇”“云彩”等,而不像一般学生写母校所采用的“图书馆”“操场”等,“轻轻悄悄”的情感抒发也让人费解。

由于此课诗歌情感的独特性,本课教学从训练学生思维出发,发疑导疑,层层深入推动学生思考,进而解决教学中思维平面化、单一化的问题。

课堂伊始,不是直奔主题或开始枯燥的背景介绍,而是先营造一种对话氛围,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话1:“大家都经历过离别,有写过离别的诗么?如果写怀念母校的诗文,你会寻找哪些景物来寄托你的情感?”

学生回答的是学校常见之景,如“办公室、操场、图书馆、教室”等。

对话2:“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寄托这样的情感?”

学生找出来的是“金柳、潭、梦、浮藻、青草、夏虫、长篙……”

对话3:“作者抓取的意象与你所选取的意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要回答“不同”的原因有困难,因为这是这堂课的难点。这里教师开始追问,推动学生思考。

当学生很快找出“金柳、潭、长篙、梦、青草、浮藻”等意象时,学生的困惑点已然浮出水面——为什么在意象的选择上自己同诗人如此不同?当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千万别急着解答。因为,学生着急找答案的心情是非常强烈的,这恰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佳机,有经验的教师会把发现的乐趣留给学生,“引而不发”是思维训练的良好途径。

二、设计活动,引导参与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灌输,这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因此,学生“学”的活动设计极为重要。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生、发展,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与能力。在本节课的处理上,采用对比写与读中思两种活动。

(一)对比写

在黑板上让学生理出班上大部分同学为抒离别之情所选择的意象,再让另一组学生写出徐志摩所选择的意象,两行截然不同的意象选择就直观地体现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注意到巨大的反差,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了,学生的兴趣如火焰般迅速被点燃。这也为语文爱好者的后续诗歌写作埋下伏笔。

(二)读中思

在学生通过意象解读明白了徐志摩的情感后,可以组织学生重读课文,询问学生每节写什么。若学生领悟了,不必让他们尽情所言,因为这课的情感本来就是私密的,不能大声嚷嚷,只是说“你们理解了就好了”。这是引导学生理解内容。

当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嚷嚷说这首诗是写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而压根不是在写什么“别康桥”时,只要引导说,“这都让你发现了,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啊? ”学生在回答理由时,已经建立了对诗歌的新的理解。这是引导学生深化情感。

最后告诉学生,一个人对于诗歌的情感的解读,跟个人的生命体验是有很大关系的,以另一视角理解,应该还包含那段青春岁月在内的回忆,建议再读上三遍,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这是引导学生再读再品,拓展深化思维。

从品味内容到情感到再读再品,学生思维层次得以深化,“引而不发”是助推剂。

三、重视生成,群文迁移

有较多教师在课前喜欢直接展示课堂教学重点,但灵性课堂应该是“生成性”的,不是“既定式”的。不是“学习老师说的学习重点”,而是“我发现这课的重点,我要学”。通常教师常常视“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为“启发式教学”,这样理解“启发”难免形式化,启发也是低层次的。教师“引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把“发”的结果留给学生享受,有力推进学生思维训练,才是更见功力的“启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才更有力和持久。

要帮助学生解决“作者抓取的意象与你所选取的意象为什么不同”这一问题,有必要引入背景介绍,因为诗歌中的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的选择隐藏着作者情感的秘密,而要解读秘密,就要了解作者当时的经历,即所谓的知人论世。这时抛出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背景资料及相关作品,从此诗此文迁移到彼诗彼文,学生一头扎进资料的阅读中,开始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从而探寻作者隐秘的情感,解读出此诗独特的情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的学习。这里教学重点就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自己找到的重点才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景介绍的适时介入,引学生发现诗人情感的小秘密,原来作者名为“别康桥”“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偷偷的来重温旧梦” ,[3]然后告别自己内心的隐秘情感。因为无法道与别人听,只能将情感深埋心底,所以他所选择的意象都与平常抒写与母校别离的意象都不一样。在教师精心引导下,学生找到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继续追问“为什么是轻轻的来呢?”适时引导学生课外再去阅读一些民国文人之间的雅事,作为诗歌内容的深化理解,趁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再次推进学生思维训练,让学生把课内所学拓展到课外。

常见教师上课为介绍背景而介绍背景,为拓展阅读而拓展阅读,让两者沦为一种上课的程序环节,一套课文讲解的公式。其实拓展资料不是万金油、万应膏,哪里都能抹一点,学生阅读拓展资料前对文本是一种理解,在详读资料后对文本产生全新的理解,让它们适时出现,而且彻底地发挥作用,这才是群文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

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必须指向课外,即在课内播探究学习之种,把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向课后,思维训练讲求方式方法,由教师“引”始至学生“发”终。

《论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很清楚地指出“启”要讲条件,“引”要观效果,现代的教师更要讲求启发的方式方法。当然要想让“引而不发”有多种效果,还是要注意前提的。前提是教师要能“把控全局”,要有全局观,课堂目标明确,指向思维训练;如果目标不明,可能就会造成“未引滥发”“引尽乱发”等结果,那就不是教师的意愿了。

苏格拉底自称是“思想的催产婆”,他认为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教师不要用力过猛,总想代替学生学知识、技能等。点燃学生心底求知的火种,让思维训练落到实处,从而帮助学生将思想诞生下来,这才是教师要穷其一辈子精力要做的正事。“引而不发”的启发方式恰是这句名言施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照。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教化哲学[M]. 长春:吉林出版社,2013:191.

[2]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0.

[3]孙绍振. 名作细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14.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意象情感
抚远意象等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情感
意象、形神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