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诗教育现状及反思
——论罗振亚的新诗教育
2018-04-03杨亮
杨 亮
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谈到新诗教育问题时,曾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诗歌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①深刻认识到诗歌教育同民族语言与文化未来的发展紧密相连。新诗教育伴随着新诗的兴衰已走过了百年的历史,今天,我们站在了21世纪,透过新诗发展的现状来反思当代新诗教育问题,我们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如果说诗歌的语言活力代表着一个民族语言所能达到的高度,那么,当下大众对于诗歌的不屑,对于新诗的陌生,恰恰展现了今天的中国民族语言的乏力和文化的危机,而这一切不得不说与新诗教育的失范密切相关。中国自古就有 “诗教”传统,反思新诗的教育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文化教育制度体系,罗振亚教授的新诗教育理念与实践实际上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一、新诗教育的重点在于突出其“新”质
大众对于新诗的陌生,同新诗教育的失格有着很大的关联,而这其中,最大的认同危机来自于新诗 “新”在何处?今天中国的新诗教育,无论是作为通识教育还是学科教育,对于新诗标准的确立一直缺乏理论敏感度,以至于人们对新诗的解读、欣赏、评析还延续着传统的审美标准,即将古典主义诗学视作鉴赏与批评的重要理论标尺。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诗的优劣完全依赖于古典诗学的评判,而与其所建构倡导的现代诗学无关,新诗的 “新”只体现在语言之新,是用现代白话重新粉饰包裹的古典情景,新诗教育尚未建设成为一套成熟、系统的现代模式。那么,新诗究竟 “新”在何处?我们又如何修正新诗教育体系,使之对于新诗的发展和推广能发挥良性的促进作用呢?
罗振亚教授在他的新诗研究过程中,一直十分注重对新诗 “新”质的挖掘。在他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也有意侧重于将古典诗学与现代诗学相对照进行讲解,突出现代诗学的新质特征。比如,他认为 “与以清晰的画面造就意境的古典诗歌不同,新诗重视隐显适度的意象铸造与非常规组合。新诗中除了少数直抒胸臆外,大部分都避开了直抒胸臆的窠臼。采用 ‘思想知觉化’的方式进行隐约的抒情,即把思想还原为知觉,通过意象这一情绪的客观对应物或象征的营造加以寄托、暗示”。在解读、鉴赏新诗意象问题时注重提炼新诗意象与古典意象间的差别, “传统诗人讲究 ‘以类为类’,现代诗人则讲究 ‘以不类为类’”②,因此,他在讲授海子的诗歌时,以 “月亮”的传统内涵为参照,来鉴赏分析海子诗中的 “月亮”意象,并指出新诗擅于运用意象间的非常规组合方式传达出复杂的思想与内涵。而在新诗语言方面,罗振亚也注重在美学层面提炼新诗语言的审美质素, “注重发掘语言潜能,突破用词、语法和修辞规范,以对语言自觉性与修辞性的重视,扩大语言的张力,使熟悉的语言给人以陌生的感觉”③。
另一方面,大众对新诗鉴赏能力的不足也与教材中涉猎新诗内容过少、选篇过于类型化、 “经典化”有很大关联。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收录了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戴望舒的 《雨巷》、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 《乡愁》、舒婷的 《致橡树》等诗篇,这些经典之作已然构成人们对新诗的基本认识,稍加变化的诗作则被视为“异类”难以为大众所接受。新诗教育只围绕经典化的诗作展开,而对新诗近20年的发展变化视而不见,这也是新诗在朦胧诗后走向边缘、走向小众、走向孤独的另一层原由。罗振亚的诗歌研究,一直致力于追踪新诗变化发展的新动向,其著作《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已成为80年代后先锋诗歌研究的经典之作,近几年他持续关注 “90年代诗歌”、 “新世纪诗歌”的发展动态,并且十分注重将自己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讨论,将课堂与诗歌现场的发生动态紧密相连,使学生时刻关注最 “新”的诗歌形态与研究成果。新诗虽远未 “完美”,但不完美、欠完善恰恰是其可以不断标 “新”立异的助推力,新诗的 “新”正是其发展的动力源,而罗振亚教授的新诗教育正体现出了这一点。
二、新诗教育应兼具知识理性与情感诗性
现阶段的新诗教育愈发重视知识的理论性与系统性,这与中国教育总体以 “科学理性”为发展导向有很大的关系。知识的科学化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新诗的发展脉络,但研究者同时也应该对这种过于理性的教育方向持警觉的态度,因为它已完全将新诗教育外化为一种 “知识”的学习与接受,而与内在生命和精神体验缺少关联。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偏离了新诗教育的初衷与重心。新诗批评一直存有这样一种 “偏见”:诗歌不能翻译、不能解读,诗的 “诗味”、 “美感”恰恰在那不可言说的一刹那,所有的理性阐释与分析都会淡化与诗相遇的一刹那所带给我们的震颤。这种说法虽然过于 “玄妙”,但也道出了诗歌最曼妙的部分恰恰在于它关乎人类的生命力和精神体验。现在的新诗教育在重知识理论、重系统学科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实际上,中国自古便有 “诗教”传统, “诗教”一词可追溯至 《礼记经解》: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即肯定了 《诗》对人内在性情的教化作用。近现代教育也多有致力于 “诗教”精神传承与挖掘的有识之士,林语堂先生曾言:“诗歌教会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给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④在林语堂笔下,诗歌的教育作用已经超越了所谓 “道德教化”,提升为心灵与精神的净化层面,诗歌教育可以培养国民的诗性思维,进而追求一种 “诗意生活”的态度,丰富了情感的维度, “诗教”实际上是构筑人类精神家园最坚实的屏障。
罗振亚先生一直对将新诗教育发展成 “学科知识”秉持理性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当下的新诗教育存在着科学至上的弊端,在唯 “物质论”的不断裹挟与冲击下,新历史境遇下的 “诗教”愈发缺少对人类内在原生理想的哺育培养,更侧重于将其发展成为系统化、理性化的学科知识。这种教育往往通过不断地对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知识进行强化训练,锻造了一批训练有素的职业诗歌研究者,但是却忽视了诗歌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对诗性思维、诗性情感以及诗意人生的追寻。
事实上,罗振亚也一直致力于探索找寻学术规范、学科理性与文学感性、艺术诗教之间的平衡。从他的研究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他的学术研究框架是非常系统与严谨的,既有纵向的历史脉络爬梳,又注重横向上的比对与细节上的提炼,在行文中,充满智性化的精辟论述力透纸背;另一方面,他一步步填充在缜密理性的逻辑枝干内的,是丰富腾跃的诗性思维和激情澎湃的诗性话语,而且这两者并重的理念不仅体现在他的新诗研究中,更直观化、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新诗教育实践中。正是因为他兼具学者、诗人的双重身份,他的语言和文字永远充满着诗意,用 “理性的闪光、情感的激荡”⑤来评述罗振亚的话语风格是再恰切不过的了。无论是在书桌旁还是在讲台上,我们都能透过文字理性的锋芒感受他那一颗永远跳动着的 “诗心”。这既体现在先生对知识的讲解精准到位、脉络清晰,更体现在那行云流水般的诗一样的语言,将课堂绘制为一幅唯美飘逸的画卷,令学生如沐春风。他从不把授课当作一门技术,专注于索然无味的归纳总结,而是视课堂为另一次全新的创作,是师生之间精神的交汇,以及一次次生命与精神力的点燃。
三、新诗教育应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
多年来,我国教育一直围绕 “应试”模式展开,新诗教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授课内容主要通过知识性介绍来呈现,围绕一次次 “事件”勾勒新诗发展的脉络,而对新诗所包蕴的现代精神、个体意识、审美内涵则较为忽略。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是所谓 “一言堂”式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思路实际上严重违背了新诗教学的初衷,新诗贵在对自由与平等的现代精神的追寻,新诗教育的整体模式也应该由传统的 “一元”向现代的 “多元”发展,寻找更为开明、开放的教学方法。罗振亚先生热衷于新诗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方面,针对诗歌发展的热点问题让学生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平等交流,在课堂上实现交锋与对话,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导的过渡;另一方面,努力打破传统教学的客观条件限制,经常邀请名师名家进行学术座谈,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互通有无。此外,还定期组织读书会、博士论坛等活动,将对话式教学的总体思路延伸至课堂内外,收获了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罗振亚先生新诗教学思路的不断创新还体现于不因循守旧、与时俱进的胸怀与姿态。在科技爆炸的时代背景之下,创新应注重新诗教育与现代技术媒介的有机结合。依托南开大学优质学术平台与教学环境,罗振亚组织参与了Mook(慕课)筹备与录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打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形成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彻底贯彻自主学习的教育思路。另外,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刷新着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微博、QQ、微信等网络平台由 “非主流”走向了日益核心的地位,成为创作与传播新诗的有效途径,网络诗歌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兴的诗歌力量,但也因此成为了滋生 “非诗伪诗垃圾诗”的温床,冲击着新诗创作的写作伦理。罗振亚较早发现了互联网这一优势,也乐于在网络上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写作热情,如他的 《妻子的头发》、 《孩子我们已没有资格谈论故乡》、 《和老爸聊天》等诗作均在网络上获得了广泛热议;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弟子也开始利用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传统授课平台的延伸,其中如陈爱中的 “陈斋新韵诗”至今已获得万余次的点击率,其所推出的 “学院批评家”、“名诗名点”等版块广受好评;卢桢的 “地球溜溜哒哒”将域外行旅同新诗研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拓了新诗研究的文化视野。
新诗教育伴随着新诗发展已走过百余年历史,回溯过去不难发现,新诗教育的核心精髓与内在生命力恰好印证了新诗精神, “平民化”、 “通俗化”、 “大众化”的总体倾向体现了新诗教育应惠及大众,从整体上提升民族语言文化软实力;新诗求新求变的反思意识,彰显的是现代新诗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进行自我突破、与时俱进;新诗所追求的自由与平等之精神,正是新诗教育终极理想的体现,也是对人性解放、独立人格的追寻。在未来,新诗教育必将继续沿着百年新诗所指引的方向前行。
注释:
① 参见霍俊明、岳志华:《展开的起点:新诗教育问题与反思》, 《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②③ 罗振亚:《新诗解读方法说略》, 《求是学刊》2007年第1期。
④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7年,第165页。
⑤张清华:《“理性的闪光,情感的激荡”——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