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精神搭建古代文学贯古通今之桥
——“国学热”下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反思
2018-04-03窦春蕾
窦春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目前,国家正在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分量与比重,教育部也早在2014年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1],各地中小学普遍增开了“国学”课,而与这门课程关系密切的中国古代文学更是要有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和积极姿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相关的内容与意识,以期获得与中小学“国学课”的有效对接。中国古代文学对于当代人来说已是历时久远的的“过去式”,且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因而在许多人眼里早已成为了“故纸堆”,同当代人在思想情感和文化心理上都有着巨大的隔阂。的确,无论是它的语言表达、形式技巧,还是它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礼仪习俗,乃至它所蕴含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与当代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之它时间跨度大,题材内容丰富,又依附于极其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且根系发达,牵联广泛。因而学习古代文学,既要正视古代文论、古代汉语等的相关知识,又绕不开对古代历史、哲学等相应内容的了解。所以,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学习的勇气和兴趣。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秉持开放办学的宗旨,学校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也早已侵入大学,浮躁的风气也在大学弥漫,这些都加剧了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畏学厌学情绪。这样的境况对古代文学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难度和考验。因此,如何用“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精神”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成鲜活的生活,让古代文学同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相“对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所谓“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精神”就是要将古代文学的学习同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意识“推近”“拉远”,并在其间建立起一种“沟通”机制,既可以“推近”融入,又可以“拉远”审视。“推近”融入可以让学生尽可能无障碍地真切感受古代文学产生的社会时代氛围和思想文化土壤,以古人的眼光和立场去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内涵。“拉远”审视则可以使学生在解除现场关切后冷静理性地认识古代文学的种种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向,分析其作品深层次的思想艺术内涵,并在沟通古今、联系物(古代文学)我(学生)的近看远观中不仅“识得庐山真面目”,而且还在古今思想文化的对比中找寻彼此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而认识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和价值。简言之,“历史的眼光”就是尽量站在古人的立场、以古代的思想观念去看问题,而“现实的精神”就是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以当代的思想意识去看问题。
“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精神”要求我们首先要在精神思想上进入古代,和古人打成一片,并尽可能放弃自己的当代意识。当我们化身为“古人”,在古代文学中“穿越”到了古代,我们便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学中的特定情感与思想了。之后,我们再回归现实,恢复我们的当代意识,跳出古人精神思想的圈子,重新审视古代文学,在古今对比中深化认识和感受。如古代的送别诗,除了一些生性乐观豪迈的诗人和处在人生巅峰状态的诗人之外,他们的送别为何总是充满了一种挥抹不去的痛苦与惆怅,甚或“黯然销魂”生离死别的绝望?生活在当代的学生对此感到非常困惑。离别虽然也使他们伤感,但绝不会难过到黯然销魂、泣血锥心的地步。这是因为就普遍情况而言,首先古代的交通和通讯不发达,日常生活不便利,人们外出求职、求学或谋生都要面临很大的风险,时间漫长,意外频发,路途艰辛,一旦遭遇伤病或不测,不仅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救助,而且也不能尽快告知亲人朋友,往往呼天不应,叫地无门,异常绝望。其次,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宗法家族的社会观念不重个体,加之集权统治的思想意识,个体的权利意识和尊严价值被剥夺践踏,即使位极人臣,命运也不由自己掌握,一旦离别家人朋友和故土,往往就像断线风筝般处在漂泊流浪的人生状态,看不清前途,找不到归宿,故而苦痛不已。再次,古代的行政管理粗放低效,离别外出之人就像“沧海一粟”,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安全感、存在感也降到了最低,更何况时时还会有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感。
反观当代,交通和通讯的便利、经济的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不仅极大地缩小了时空的距离,把地球变成了村落,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相互联系沟通,甚至通过视频面对面聊天,可谓“天涯咫尺”。现代社会平等、法制、民主的思想意识使人人平等,个体生命获得了极大尊重和保护,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对于民众的服务意识和手段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同古代有着天壤之别。只要是在政府有效掌控下的地方,各种灾害和意外的风险已被降到最低……凡此种种,当代人面对离别自然就会淡然处之,不会有巨大的情感心理波动等过激反应,更不会将之与生死划上等号。这一切并不是现代人情感冷漠,关系疏远,实在是社会的发展进步使然。
明代著名的传奇戏《牡丹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于杜丽娘因情感梦,又因梦而死,最终由死复生的的奇幻情节感到不可思议,也无法想象《牡丹亭》在当时和后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和引起的无数青年男女的共鸣。据载当时有娄江女子俞二娘,“酷嗜《牡丹事》传奇,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幽思苦韵,有痛于本词者,十七惋愤而终”[2](汤显祖《哭娄江女子二首·序》);杭州女伶商小伶,因演《寻梦》出,唱至“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泪随声落,气绝而殒[3];广陵女子冯小青读《牡丹亭》后,作绝句一首:“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未两年,幽愤而卒[4]。更难以理解封建卫道士们所说“此词一出,使天下多少闺女失节……其间点染风流,惟恐一女子不消魂,一方人不失节”[5]之类的评论。
对《牡丹亭》的种种理解障碍,主要就在于时代和思想艺术的巨大反差和隔膜。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牡丹亭》所产生的文化土壤。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时代,程朱理学打着“存天理,灭人欲”的旗号,将人类一切正常的情与欲都打入另册,牢牢地禁锢起来。“以理杀人”的刀子不止夺走了一些人的生命,看看当时的节妇榜就可知道,更可怕的是还将更多的人从精神、思想到情感、肉体都深深地拘押在理学的囚牢之中。杜丽娘就是其中受压迫最深的典型代表。她被父母和家庭打着负责和关爱的名义拘束在小小的宅院中,行动、思想、生活均没有自由自主的权利,甚至被剥夺了亲近大自然和表达正常欲望的机会,游园需瞒着父母,中午打瞌睡会遭受母亲呵斥,衣裙上绣一点花鸟图案也会招来大惊小怪的指责,从小到大接触的人没有超过四个,她简直就是在长期“圈养”中孤独地长大,她的精神和情感对于温情和关爱渴望到了极点。就像一个长期在极度干渴中跋涉于沙漠的人,一丁点的雨露都会使她格外珍惜,甚至不惜用生命去争取。故梦中的情人和情爱自然会让她以一种誓死捍卫的惨烈方式来寻找,而这种方式却在当时和后世众多青年男女的心中激起了巨大反响,乃至于上演了一幕幕现实版的因情而死和感梦而亡的悲剧。这也恰恰说明了《牡丹亭》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正是它激荡人心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封疆卫道士会如此言辞急切地抨击这部“诛心”之剧了。
其次,应引导学生认识时易世变后的今天对这部戏的重新认识。将《牡丹亭》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标本”,来反思它对于当代文化思想的意义。如今,杜丽娘悲剧的社会土壤已彻底废除,人们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解放,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人生理想去作出种种选择。当我们享受着着前所未有的权利和幸福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记得在几百年之前人们曾无缘这一切并为此艰难奋斗,而且更要好好珍惜今天这些得之不易的人类文明进化的成果。
先秦诸子百家的说理文,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起源,虽说距今已三千余年,但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的光辉依旧灿烂夺目,如儒家的民本思想,道家的自然观念,法家的法制意识、墨家的兼爱精神等等,不仅在当时为人们拨云见日,开启了智慧,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思想,是我们永远的精神文化财富。就拿孟子所阐述的民本思想来说,那种以民为邦国根本,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战争害民,赋予民众一定的申诉权,重视民众实际利益,强调民众的生活权和教育权的观念,即使放在今天都不过时。尤其是孟子关于“王道政治”中不仅要“制民之产”(物质文明建设)还要“谨庠序之教”(精神文明建设)的观念,以及农业生产、家禽家畜饲养、树木砍伐、江湖捕捞等等若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均需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思想,都与我们今天的施政理念和政策措施如出一辙。当然,其中也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孟子是站在具有森严等级的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的立场去表态的,尽管明智,但摆脱不了自上而下“俯视”民众的视觉误差。而我们今天虽有类似的表述,但社会形态和人民地位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民主和平等的意识形态已从根本上改写了民本思想,从而也使孟子当年关于王道政治的理想蓝图在今天得以真正实现。
法家的法制意识,在树立国家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提高行政管理的能力和功效,让人们的日常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我们还要认识到,先秦的法制思想所标榜的以法治国,完全是站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中统治阶层的立场阐释的,是为了捍卫最高统治者的权益。为此,他们甚至强调要将法、术、势相结合,以确保统治者的最高权利和长久统治,并且也在实际中为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我们今天所所倡导的法律概念、弘扬的法律精神则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立场上,是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制定的,因此同先秦法律在本质上有着重大差别。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教学所体现的“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精神”,不止是要在学习时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中,更重要的是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起古代文学和当代生活以及学生之间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沟通机制”,使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解析出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精华,还能够溯源探本,找到其与当代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的契合点,并贯通古今,最终以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认知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现实中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印发[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086.htm.
[2] 汤显祖. 汤显祖集(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焦循.剧说[M]//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第二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 蒋瑞藻.小说考证[M].上海:广文书局出版,1981.
[5] 黄正元.欲海慈航[M].上海:广文书局出版,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