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技能职业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00)

0.前言

公共体育是高职院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其教学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关系着日常的教学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发展目标,优化课程的设置,适应社会各界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克服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弊端,从根本上完善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1.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公共体育教学缺乏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视

在高职院校中,公共体育教学并没有凸显出课程的实用性与职业性。具体来说,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没有深入的掌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以与内涵,采用传统类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展高职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得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存在脱离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1.2 缺乏综合能力培养

在高职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以学生的职业规划、身体素质、爱好兴趣为教学的依据,而是根据自身常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使得学生不能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得到系统得到锻炼,影响学生的发展。另外,由于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方存在漏洞,通常公共体育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能同步进行,使学生无法将理论课程的内容落实在实践课程中,不仅影响了学生认知,还降低了公共体育教学的质量。例如:理论课程结束以后一周,才会进行相关的实践课程,或者理论课程还没有开始便进行了实践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3 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实际上,为了能够适应广大岗位的需求,高职公共体育教学应该展现出就业与职业的重要特征,但就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说,高职院校在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问题,包括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不同的内容。在教学手段中,大部分的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运动技巧、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是采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兴趣与创新思维,限制了学生在职业运动中的发展;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公共体育课程并为将理论内容、实践课程与教学方式紧密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在课程中规划自己职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教师未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引导。另外,在公共体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中,其课程内容与职业训练不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目标方面,高职公共体育课程过度重视学生的身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能力,使得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课程内容,降低公共体育的教学质量。

2.基于职业导向视角构建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2.1 基于职业导向视角确立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需要凸显课程的职业性,而要想基于职业导向视角确立教学目标,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中心,为了能够实现公共体育的职业导向,需要将教学的中心转变为学生,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在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规划导向,引导学生制定完善、细致的职业规划方案,并依据该方案开展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另外,“团结”是任何工作所必须的特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来开展公共体育课程,加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2)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提高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计划。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以前,要全面调查学生专业的特点、岗位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素质等内容,以此为依据制定的完善的教学计划,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2.2 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从跟上激法学生对公共体育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丰富公共体育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的方式应用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依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能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并为其分配恰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公共体育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缩小学生在公共体育方面的差距,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 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体育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发挥公共体育教学的作用,首要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应改变以往体育教学内容单调的状况,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对公共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从职业导向视角出发,立足于体育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在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调整课堂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高职公共体育教学内容以大众化锻炼方法为基础,包含健美操、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众多内容。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设置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在以后职业生涯中能够应用的体育技能。此外,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选择还应从职业健康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比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端坐在电脑前,容易出现颈椎劳损和腰椎劳损,可以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健美操或羽毛球等综合性课程内容,通过有氧运动帮助学生放松身体,缓解疲劳,保持身体健康。

2.4 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需要,选择合理的体育锻炼方向。高职院校在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的同时,应建立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各项教学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在优化公共体育课程的教育评价体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明确高职公共体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克服传统体育教学以成绩作为评定核心的弊病,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情况、体育锻炼表现以及体育考核结果相结合,确保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2)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由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公共体育课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共同组成新的评价主体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3)评价内容体系应涵盖学生体育成绩、意志力、职业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合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起到鼓励作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开设公共体育课程的目的。

3.基于职业导向视角的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以两种基于职业导向视角的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基于职业导向视角的高职体育教学的具体开展方式,以及教学实践效果。

3.1 小群体篮球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小群体篮球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篮球教学特点和学生心理期望,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模式。选取某高职学校不同专业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每组个30名学生,实验教学周期为16周,每周两课时,共计32课时。实验组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篮球技能教学,其中传球、带球突破等技能训练采取一对一练习方式,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由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使篮球技能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教师集中组织全组同学开展教学。

经过为时16周的教学实践后,设置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和原地跳高等基本测试项目,以及半场运动上篮、跑动传球、定点投篮等篮球技能测试项目,对两组学员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基本测试和篮球技能测试结果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篮球技能测试,优势明显。高职体育教学强调教学的实用性,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重要帮助。

3.2 团体排球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排球作为一项传统的团体对抗型体育项目,是高职公共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每年选修排球课程的学生占有较大比例。根据排球教学的特点,开展团体性教学和训练,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其走入社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适应岗位。团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固定的团队,开展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团体归属感,并逐渐形成团队默契,通过共同努力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与此对应的是以团体为单位的考核评价方式的应用,在平时的训练和阶段性考核中,都以团体为考核对象,在团体内部,则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个人表现及学习成果。在团体性教学和评价模式的实施下,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及团体合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排球技术水平和排球战术应用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应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基于职业导向视角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通过对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作出改进,可以提高高职公共体育的课程合理性,促进学生参与,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小群体篮球校核和团体排球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切实掌握实用的体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技能职业
高级技能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秣马厉兵强技能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