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迁移理论分析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目标大学生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0.引言

学习迁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学习现象,学习迁移理论更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学习理论,有着强大的实践性。对于高校英语教师来说,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分析怎样依据学习迁移理论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并要积极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有针对性的、自觉主动的产生学习的迁移行为,掌握其中的具体方式及途径,将其运用到各种及情景中,让学生更快的解决的问题,从而真正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习迁移理论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及时找到更为高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与学习的实效性,进而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1.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1.1 学习迁移的内涵

学习迁移主要存在广义与侠义两个层面上的区别,所谓广义上的学习迁移通常指的是某种学习对于另外一种学习而产生的影响,而侠义上的学习迁移一般是将学习到的知识、技巧及方法等学习的相关经验,转化后应用到全新的情景中能够,进而实现了迁移的过程。此外,学习迁移是按照学习的效果来划分成为正负迁移两类,其中,正迁移的体现是已学习到的知识对于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推动影响,有助于更快的理解与掌握新学的知识。而负迁移的体现是以往所学到的知识对新学习的知识产生的阻碍影响,让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通常来说,负迁移也称之为学习中的阻力与干扰,但这种情况的时间相对较为短暂,经过系统化的训练可以有效排除。

从教学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看,学习迁移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高校大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巧、生活思想、行为准则能否应用到未来现实的工作及生活场景汇中,是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而决定的。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曾表示:学习中的效率,大部分都依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或是他们成功迁移的知识数量及质量而决定的。因此,学习迁移是教学最后的精神支柱。教师帮助学生打下坚持的基础,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至关重要,深刻的认知、熟练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技巧等也同样重要。

1.2 学习迁移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英语课程中的总结能力就是依据大量的英语资料,从中能够筛选出精华部分的能力,也就是能够从各类英语资料中寻找到共同之处的能力,主要包括英语的语法、单词、发音、语言运用规律等总结能力,将所要聚集到一起的知识点,通过清晰的逻辑思维进行重新梳理,继而形成英语学习的系统化的技能。

2.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原因

2.1 教师教学模式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具有以下素养的教师能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自身职业忠诚、甘于奉献、有着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发展观,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突出,拥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及道德品质,教学随机应变能力强。

根据语言学基础理论与英语课程理论选择合适且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方式是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门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终效果。只有让学生喜欢英语课程,主动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不仅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还要实现艺术教学,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要按照实际情况,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及手段,辅助学生早日实现学习目标。

2.2 英语学习氛围

高校英语的学习环境主要指的是教室中的硬件教学设施,比如多媒体软件、投影屏幕、网络课件等,其次也包括上课过程中的整体氛围,班级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浓厚、具有带动性的气氛,只有学生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意识、相互合作、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和睦相处,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此外,班级氛围属于内部环境,同时还有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同样会对高校学生学习英语产生影响。在社会环境中,语言存在于各个角落,与社会各领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中的英语环境对高校英语教学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同样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的地区,尤其是对外交流频繁的区域,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会更为强烈,因此,该地区运用英语交流的人则会相对较多,社会语言氛围自然浓厚,就形成了良好的环境。这样的情形,对学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欲望,点燃他们内心的热情。

3.学习迁移理论下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3.1 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通常与具体的学习目标联系在一起,确定目标的主要方向是学习动机感知变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动机产生的主导因素,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一般来说,学习目标包括两类,一种是短期目标,一种是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最终追求,且这种追求是坚定的,不轻易改变的,是引领学生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但这种长期的目标是要通过不断实现各个短期目标来完成的,实现短期目标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长期目标不再遥远,而是越来越近,因而这样的心态会持续激烈着学生内在动能越来越强,促使他们积极努力,勇往直前的向最终目标迈进。

3.2 培养学生内在学习动能

在事物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内在因素的改变是基础,外在因素的改变是条件。内在因素往往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属性与发展的大方向,外在因素则在事物发展中起到推动的或是阻碍的作用,只有当内在因素充分具备的情形下,外在因素才能保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让学生感受到需要,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对于高校英语学习的内外动机关系也是同样。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时,重点应先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尤其是当前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先进的教学手段引用的日益广泛,教师更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及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既然注重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更要突出语言的作用,不仅要加强语言的规律,同时也要优化其应用。真正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成主动学习,进而让他们内心生成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促使着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英语成绩,增强语言综合素养。

3.3 指导学生准确做出归因

所谓归因主要指的是依据行为本身或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通过主观感受进行判断将信息进行再加工而确定导致相应行为的根本原因的认知性活动。学生对于学习成绩的归因,将会对他们的学习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不同的归因对于学生学习动机与主观能动性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若是将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总结成学习难度低及能力强,就会有效提高学习动机,调动学习能动性,若是将失败的因素总结成难度高、能力差,则会极大程度的降低积极性。由此能够充分看出,正确引导学生做出准确的归因对于他们的学习动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习,通常会将考试失败的原因统一认定为自身能力弱、倒霉、题型较偏等外部因素,却未从自身寻找原因,总是为自己找出各种安慰、辩解的理由,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与学生一同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让学生懂得自我反思与总结,同时也要适当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要对他们充满信心,从而让学生真正从苦恼中脱离出来,重新调整状态,努力学习,强化自身内在动机,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以便在考试中努力显著的进步,实现质的飞跃。

4.结语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作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能够通过教师的正向引导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观学习意愿,有效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动力。英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并且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行个性化教学,制定详细的教学指导方案,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将来的良好的职业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目标大学生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我们的目标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