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电影《圆梦巨人》对英国幻想童话文学的还原与继承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苏菲母题圆梦

(皖西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00)

电影《圆梦巨人》(英文名《The Big Friendly Giant》)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迪士尼出品的奇幻冒险电影,于2016年10月1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圆梦巨人》改编自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 hl,1916-1990)的同名小说“好心眼儿巨人”(《The Big Friendly Giant》)。电影《圆梦巨人》向我们讲述了生活在孤儿院的无父无母的小女孩苏菲,机缘巧合下被巨人国的“好心眼儿巨人”带回奇幻之地——巨人国,两人先是经历奇幻之旅——捉梦,接着又联手将吃人的巨人们送走的冒险故事。自上映以来,电影以其精美的制作画面、让人忍俊不禁的英式小幽默、以及温馨且充满希望的主旋律,收获相当好的口碑。

童话作品是世界性的,但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不同,导致本国作家在创造童话故事时都带上了本民族或自己祖国的特色,达尔创作的《圆梦巨人》也不例外,实际上作为对英国童话幻想文学一脉相承的继承,《圆梦巨人》是对英国童话幻想文学的一场精致还原和继承。

1.《圆梦巨人》是对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加拿大幻想文学研究家伊果芙(Sheila A.Egoff)在其《论中世纪以来的儿童幻想作品》一书中所言,幻想文学与其他文体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幻想作家是以文学技巧而非文化信仰来塑造故事;他们所说的故事大多包含象征意义,且强调个人色彩,而非文化或民族大梦。因此,幻想文学的读者该相信的是作者所用的技巧,而非作者笔下所描写的事件。”幻想文学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其中尤以在儿童文学中的辉煌发展为代表。正如美国作家威廉·朗(1857—1952)在其《英国文学》一书中,开篇即说:“人类的梦想总比人类的成就伟大得多。”(彭懿:4)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为世界各族人民所喜爱,儿童幻想文学屹立于格林兄弟、安徒生这些童话大师的肩膀上,通过第二世界为儿童带来了欢乐,颠覆了传统的说教主义文学。而在这其中,而尤以英国的儿童幻想文学为代表。

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发展到了维多利亚后期,就从传统童话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其中尤以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爱丽丝奇境漫游记》(1865)和《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1871)为代表,这是对整个欧洲经典童话的突破和超越。到了动荡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托尔金的《魔戒传奇》则进一步继承了西方幻想文学传统,对西方幻想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到了1970年代以后,幻想文学获得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英国童话小说创作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人们能够看到各种儿童与青少年幻想文学的变体,如童话奇幻、英雄奇幻、科学奇幻,当然,也包括罗尔德·达尔的“狂欢化”童话小说创作。而《圆梦巨人》即是对由来已久的英国儿童幻想小说的继承与创新。

在电影中,生活在孤儿院、处于成人世界的苏菲孤单而寂寞。后来,她无意中被好心眼巨人带走,由此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巨人国。这是一个和成人世界截然不同的地方,巨人们的居住地、长相以及食物都和“人豆子”不同,当然,巨人国里除了好心眼儿巨人,还有吃人的恶巨人。

在巨人国的时候,好心眼儿带着苏菲去捉梦的情景,又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秘、梦幻的地方。那是一个好心眼儿称之为 “梦之国度”(dream country)的地方,和现实世界的夜空不同,在那里,你可以听到星星上传来的音乐,还有小蚂蚁、毛毛虫甚至花草树木叽叽喳喳或聊天的声音。在捉梦小池塘里,苏菲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梦,特别是那个可爱又调皮的金色的梦。最后,苏菲甚至自己体验了一下亲自去捉梦,在这样一个和尘世截然不同的地方,苏菲实现了自己的冒险之旅,因为捉到了恶梦,又让这场旅程带上了刺激而又紧张的感觉。

这一幕场景恰好呈现了少年儿童心向往之的理想生活状态,这是对他们内心渴望的惊险刺激之远游、历险愿望的满足;在《圆梦巨人》中,达尔以其无限的想象彻底颠覆了僵化、保守的现实世界,极大程度地展现了人类不为现实所累而自由穿梭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美好梦想。

2.人物塑造:主人公不再是经典童话中公主或王子,而是与读者有着相似年龄或性格的普通小女孩

传统童话故事,如《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居住在皇宫内的公主或王子。他们生来就拥有比普通儿童更多的权利和资源,所以他们的冒险也更为顺理成章。然而,对孩子们来说,与其去看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的冒险故事,远不如去看作为自己同龄伙伴之一的人的冒险故事来得更有趣。因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着相似经历和体验的同龄人的探险更能让他们产生共鸣和兴趣。

所以,到了维多利亚时期,查尔斯·金斯莱、路易斯·卡洛尔、乔治·麦克唐纳分别以《水孩子》(1863)、《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北风的背后》(1871)等作品为开始,将现实中的孩子们带入他们建构的奇妙的幻想世界里。作为一脉相承的达尔的《圆梦巨人》也是如此。

《圆梦巨人》中的苏菲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生活在沉闷的孤儿院里。当好心眼儿巨人问她,在孤儿院里是否快乐的时候,苏菲的回答是她恨那里,因为园长很无能,有各种各样的规矩,还会惩罚人,将她关进小黑屋里。和那些生来就拥有权力和一切的王子和公主们不同,苏菲就是我们普通人身边的一个小女孩,因为无父无母,她的境遇甚至比一般的孩子还要差。生活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会被管制,会受惩罚,这一切,都和现实世界里的儿童们所面临的境遇相同。所以,和苏菲一样,现实世界里的孩子也会产生逃离的念头,哪怕是短暂的离开,来一场刺激的探险或冒险。而苏菲经历的一切,正好迎合了现实世界中很多孩子的想法,所以苏菲的遭遇特别能引起现实世界同龄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另外,在达尔的幻想世界,苏菲和巨人成了冒险的主角,完成了冒险之旅,在这里,成人退到一边,儿童成了幻想世界的主宰者。

3.对英国童话文学母题的继承:英雄与受害;善与恶的对立

母题(Motif)也许是文学研究领域最复杂的一个概念。所谓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边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乐黛云:189)

英雄与受害的母题和善与恶对立的母题一向是欧洲经典童话的母题之一,它继承自欧洲文学的源头——希腊罗马神话。在《格林童话》或《安徒生童话》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英雄受害的母题,同时,善与恶的对立也贯穿始终。一般来说,故事发展阶段都会经历英雄受难、英雄命运转折、英雄学艺以及英雄征战这几个历程。作为一脉相承的幻想童话小说,《圆梦巨人》也继承了这两个母题。

在《圆梦巨人》中,生活在孤儿院的苏菲,没有自由,没有朋友,她犯错会被惩罚,没有人在乎她内心的真正想法,也没有人真正的关心她。苏菲渴望自由,不被束缚,而园长却会为此惩罚她。在苏菲看来,她和园长就是善与恶的对立。

而生活在巨人国的最矮的好心眼儿巨人,因为和其它巨人不同,一直吃素,所以一直被其它巨人所排挤,他是孤独的。在面对其它巨人的嘲弄和欺辱的时候,他是软弱的,他也不敢反抗。在这里,好心眼儿巨人和食人巨人们也是善与恶的对立。

而两个人的生活在他们产生交集之后却有了改变。在巨人国,好心眼儿巨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了苏菲十足的关爱和保护。而小苏菲,用她的坚强和乐观,也给予了好心眼儿巨人快乐和勇气。最后,两个人用他们捉到的梦,制成了一个巨人吃小孩的噩梦,并将之吹进了英女王的梦里。最后,在女王军队的帮助下,终于将恶巨人们送到了一个无人的荒岛,再也不能吃人。而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也过上了各自的幸福生活。

4.结语

作为70年代最具代表的儿童幻想文学作家,达尔在其作品《圆梦巨人》中吸收和继承了英国童话文学的精华,将儿童小说,幻想小说和童话小说融合在一起。而在电影《圆梦巨人》中,无论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幻想之地——巨人国,还是小主人公苏菲,以及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在一起经历的冒险之旅,都是对英国童话幻想文学的继承,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带上了自己的特色,这也正是小说和电影大受欢迎的原因。

猜你喜欢

苏菲母题圆梦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开悟
开悟
追梦 筑梦 圆梦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
圆梦路上 你我同行
苏菲寻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