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现代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货物运输物流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商学系 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物流业正在全球性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力与经济水平己经达到了世界前列,贸易水平在不断提髙,物流货物的总量及运输次数都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14年,在我国64.40万亿的GDP总额中,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10.6万亿,占到了16.6%[1]。当前,物流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集仓储、运输、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精细化、小订单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整体趋势,在整体边际利润趋低的现况下,控制风险,提高利润是现代物流企业需要应对的关键问题。由于物流活动自身的特殊性,加之物流活动与人的天然关联,在业务管理和运营中,导致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1.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的界定

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属于企业法律风险的范畴,从概念上说,凡是法律与合同约定内,因环境或者法律主体的因素,导致的法律责任与后果,则是企业法律风险。相比之下,所谓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则是在物流企业在开展日常的物流业务中,在业务操作与运营层面,出现的各种法律风险。与传统概念上的物流企业不同,现代物流企业是物流服务体系化的系统工作,涉及到仓储、包装、运输、装卸、配送、信息化、客户服务等众多环节,由此,需要应对的法律风险也必然不同。

从业务角度来说,现代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业务操作层面存在的法律风险,是物流企业管理中,因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业务操作不合法、不合规,从而出现的法律风险。其二,业务合作层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即与合同委托方在业务合作中,产生的法律纠纷和风险。

2.现代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的表现

现代物流企业服务运营中,具有业务涉及面广、服务时效性高、服务产品纵深大的特点,面对玲琅满目的各类物流产品,在到仓储、包装、运输、装卸、配送等完整的物流服务链中,物流企业必须做到及时、高效、安全,其本身就是一项挑战。由于物流工作的特殊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现代物流整体面临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物流服务需求与物流服务供给不到位的矛盾,使得近年来物流服务纠纷呈现上升态势。概括而言,现代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2.1 货物检查不清而导致的赔偿风险

物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其客户人数众多,囊括各个层次的人,再加上物流运输的环节非常的复杂和繁冗,这就使得物流企业对外业务从接单就开始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我国针对物流的相关法律还不是很健全,一些不法人员容易钻法律的漏洞,导致物流业务中经常会出现恶意违约或者对物流企业进行诈骗的事件,使得物流企业不得不面临法律风险。现代物流企业一些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要没有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办事,在客户交付物流物品的时候没有进行仔细的检查,导致一些货物的瑕疵不能及时的发现,在货物完成运输交付第三方手里的时候,货物的瑕疵究竟是客户交付时就存在还是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造成的,物流企业很难说清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再加之物流企业接收货物完成就等同于默认货物完好,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物流企业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另外,货物运输到有些地区之后,更下一层的地区没有该物流公司,所以就需要交由其他物流公司完成运输,这个过程中由于委托物流公司的问题而导致对客户的违约情况出现,增加了业务法律风险的机率。

2.2 因业务合同漏洞而导致的法律风险

物流企业开展对外业务活动要拟定合同,通过合同建立起和客户或者委托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多物流企业对拟定合同不重视,使得很多物流企业的合同不够严谨,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漏洞,或者是合同的责任划定不够明显等。此外,还有一部分的物流企业为了争取到大客户,会接受其提出的一些较为苛刻的条件,把自己置于被动的局面之中,因此如果出现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纠纷,物流企业会因合同本身的漏洞而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此,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制定合同的时候要反复的斟酌,避免法律漏洞的存在,还要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3],避免出现责任划分不明确的情况出现,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规律物流业务的法律风险。

2.3 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损失

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谁也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比如运输车辆在行驶中出现货物自燃,也可能由于派送员的疏忽而导致货物丢失,还有就是货物存储也潜藏着很多的风险,比如老鼠的啃咬、火灾,装卸人员的暴力操作导致的货物破损等。

2.4 物流保险条款的不够健全存在拒赔的风险

物流企业都会投保,这也是其防范各种风险的有效手段,不过物流保险并不是万无一失,其也潜藏着一定的风险。在保险合同的拟定中,物流公司没有认真对保险合同的内容进行审核,导致合同中出现了不合理的条款,一旦出现事故以后,保险公司就可以依靠保险合同的漏洞而拒绝赔偿,使得现代物流企业不能拿到赔偿。另外,保险公司赔偿需要相关的证据,所以在发生事故的时候物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要立即通知保险公司人员勘察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的情况拍照存证,而且要对货物的损失进行核查,一旦出现证据不足或者索赔说明材料不全等情况,都可能遭到保险公司的拒赔。

2.5 物流代理商的介入产生的风险

现代的物流企业最大的特点是由于业务范围的地区在不断的扩大,出现了很多物流代理,也就是第三方的主体,这就使得物流风险变大,当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损害客户利益的情况时,即使是代理商的责任,首先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是物流企业,在完成赔偿之后可以申诉对代理商的追赔,但是由于物流企业和代理商签订的合同不明确,导致物流企业常常不能全额追回赔偿。

3.现代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的防范

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是物流企业服务运营中的必然产物。在具体防范中,必须尊重物流工作的客观规律,结合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 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

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虽然还不健全,但是由于近几年物流法律纠纷的增加,还是有很多的法律条款可以依据,所以物流企业内部的领导和员工都要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在企业内部开展培训和学习,增强内部员工的物流法律意识,让他们能够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规范的工作,这样当出现法律纠纷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物流企业的损失,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内部员工的法律培训要深刻,不能是形式主义,除了要让员工学习和物流有关的法律条款,还要在培训中多列举一些物流纠纷的案例,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让他们能够真正的理解法律法规的内涵,从源头上减低物流企业业务风险。

3.2 增强合同的科学性

物流企业要规避业务风险,合同的拟定和管理是重中之重,不管是物流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是物流企业与第三方代理商之间合作,其关系的建立都是依照合同确立的,所以物流企业要加强合同的管理,在拟定合同的时候最好是请专业的律师参与合同的拟定和审核,这样制定出来的合同才足够的专业和严谨,保证合同条款中不会出现有损企业利益的漏洞,从根本上保障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另外,物流企业在拟定了合同条款以后,要反复的审核和琢磨合同的条款,而且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合理的修改,确保合同条款责任的明确性,切实的保障物流企业、客户、合作物流企业、代理商等各方的合法权益。物流合同足够严谨,就可以有效的防范业务法律风险。

3.3 强化内部规范化管理

物流企业的法律风险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内部,虽然这部分的风险相对于外部风险比较小,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物流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是刻不容缓的,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要加强对一线物流人员的物流法律法规的培训,让其在物流运输的整个环节能够规范的操作,保证操作无漏洞,还要让员工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要实现责任到人,赏罚分明的内部管理机制,这样可以提高物流企业员工的责任心,有效的降低物流企业业务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一旦出现了风险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手段补救,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3.4 健全物流保险机制

物流企业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承担着很大的风险,特别是运输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时,只有物流保险才可以有效的防范合同风险,相当于把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转嫁给商业保险。近几年,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已经建立了物流责任险,明确规定被保险人承担货物的损失,物流企业要对货物的储存、运输环节承担责任风险,进一步保障了物流企业的权益。

4.结语

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是物流企业服务运营中的客观产物,正确认识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是有效应对与防范的基础,也是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保障。实践中,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内部管理,完善风险规避的措施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货物运输物流
逛超市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决战“最后一公里”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