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引导与推进
2018-04-03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0.引言
大学生志愿活动主要是热心从事公益活动的大学生,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呈现出主动性、公益性、参加性、践行性。但大学生志愿活动在社会不断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想不断转变中,又出现了全新的特点,即义务性与有偿性共存、多元化与专业化共存、知识性与社会性共存。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将为社会提供服务与个人素养有效进行整合,从而能够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1.新形势下引导与推动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必要性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是推动其思想政治的有效手段是以,志愿活动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始终坚持奉献爱心、互帮互助的服务精神,以此通过自身的的实际行为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凝聚社会积极能量,构建团结友爱的社会环境。从近几年大学生志愿活动实施情况中能够明显看出,单纯依赖说教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创新性的、极具爱心的、积极向上的志愿活动,则能够有效调动大学生的热情与主观能动性,并促使他们自愿加入、自觉展开行动。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就会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到其中,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实践中。这样的亲身经历、真实体验对大学生的性格、心理、品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广泛欢迎。许多大学生认为,在为他人提供服务、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时,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积攒更多经验,同时也能让自我意识与精神得到全面的满足与升华。因此,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践行需要
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高尚情操,促使他们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民族信仰及内心理想,懂得尊重他人、乐于奉献,对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奉献团结进步的志愿活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高度吻合,是实现社会践行培养作用的重要实践平台。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能够弘扬正向风气,运用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精神力量去感染身边的人,将正能量持续传递下去,进而形成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友好氛围,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文明发展等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活动进行有序组织及管理,能够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实现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在潜移默化明确自身的责任,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我,为将来社会发展做贡献。
2.新形势下高校引导与推行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有效路径
2.1 健全活动内部机制
首先,制定培训机制,确保服务质量的统一性。高校是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同时作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的大学生来说,在校内开展并组织志愿活动的时间比较有段,因而需要提供的志愿服务的时间会超过学生在校时间,这就要求多为大学生志愿者针对相同的服务主体提供响应的服务,为了确保使这些大学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保持较高的统一性,高校就应对其进行具体的培训工作。不仅要对有关服务项目进行讲解,同时还要让大学生懂得在参与志愿活动中,怎样有效的维护自身权益等内容。
其次,建立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基地,保证所进行的一系列志愿活动能够有着更强的针对性。构建校外活动阵地,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高校构建校外大学生志愿活动基地,可使高校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志愿者参加开展活动时,真正所需要的志愿服务内容,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使其满足学生需求,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整体质量。此外,高校组织大学生志愿活动时的经费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将原来分散式的活动形式,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汇集到一起实施工作,建立校外志愿活动基地,可充分使大学生志愿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让活动形成一定的规模,高效稳定的向前发展。
2.2 强化思政教育引导
高校应将志愿活动中的宝贵精神当成充分强化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将其纳入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案中,在思想道德及法律意识的课程中,适当留出时间讲述有关知识,同时这也是我国对高校大学生推广志愿精神的具体实践提出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程与大学生志愿参与或是开展活动有着一定的相似处,他们都是想借助于这种活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所参加的具体活动来感受相关精神的效率整体较为缓慢,并且也会影响其他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将志愿者活动中的重要精神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出理论知识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积极提倡志愿者精神,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将其重点与道德修养与基础法律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是极其合理的。首先,在该课程中讲解志愿者精神,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与热情,同时还能极大程度的促使他们想要进一步融入到志愿活动中深刻感受相关精神。其次,教学中的具体单元内容与志愿者精神的某些理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比如教学中提到,追逐远方梦想坚定至高无上的信念,这其中就是充分体现了两者相互融合,让大学生对“精神”二次的理解程度更深。最后,对于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来说,由于课程安排较为宽松,学习任务少,他们的课余时间更为充足,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加入到志愿者活动中,体验其中的精神,高校通常会对大一新生安排较少的课程,新生们可以在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学习结束后,用充足的课余时间真正践行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提高自我素养。
2.3 构建评价奖励体系
对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们进行的相关评价,应在进行评价的同时,也要对其给予一定的鼓励,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奖励体系至关重要。较为有效的评价体系应本着公平、公正及公开的原则上进行制定,由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引导者、参加者及社会主体共同制定,运用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组织情况、方案设计、实施效果、服务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与分析。在评价之前要根据大学生们在志愿活动中的整体表现情况以及实际行动进行具体评价,对其中综合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要提出表扬,对于态度消极、充满负能量的大学生们要对其进行严肃批评,让他们深刻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问题,在反思及总结的基础上,对以后所参与的志愿活动作出详细的规划,以便能够提供出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基础上,要完善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奖励机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与表彰,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推动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奖励的不同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奖励,由于我国高校在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活动中费用的有限性,因而对具体的奖励机制先暂且不以物质奖励为主。而剩下的精神方面的奖励,主要指的是对组织开展或是积极参加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志愿者们提出高度的精神层面赞扬,高校大学生加入志愿者活动是义务性的劳动,不存在收取费用的现象,在活动中通过对他人提供无偿服务,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表扬,从而使大学生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来说,应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其中所包括的形式有给予奖状、奖章,非官方性的口头鼓励与赞扬。
3.结语
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们高尚情操,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明确自身责任,并加强对爱国主义情怀,并能通过为别人提供服务得到高度赞扬与认可,让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对于高校而言,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志愿活动进行相互融合,强化学生道德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热情与积极性,使更多的大学生踊跃的加入到志愿活动中,从而不仅能够从中体现出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