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研究

2018-04-03敬雅兰

发明与创新 2018年41期
关键词:网络服务微时代资源库

敬雅兰

中江县图书馆 四川 德阳 618100

引言

“微时代”是指Web3.0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凭借信息数字化技术,通过数字通信,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依靠新型便捷的移动终端显示,以实时、高效、互动为最主要特点进行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受到“微时代”的影响,公共图书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职能、职责等都在不断改变[1]。

一、“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面临的问题

1.读者到馆率逐渐下降

“微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在网络上就可以完成各种社交活动与工作,但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对公共图书馆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计算机设备以及各种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拿出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文章、学习知识。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到馆率逐渐下降。

2.读者服务模式陈旧

公共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主要是集中在文献资源的查找、借阅等方面,在“微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更多地倾向于为读者提供专业学科知识、个性化知识服务,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部分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学科知识储备不够,服务技能不熟练,无法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服务,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建议

1.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库及移动阅读平台建设

数字资源库是“微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信息化服务的重要基础。公共图书馆必须要加强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将传统纸质资源转变为电子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务。目前,各大公共图书馆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建设,搭建了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数据库系统等,下一步需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信息化资源,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例如,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建立馆间合作机制,按照统一的格式、规范等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库,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各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查询,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馆间资源共享[2]。

在资源库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移动阅读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便捷、高效的阅读平台可以方便读者快速登录资源库,获取海量信息资源。依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共同建设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目前,加入平台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已有近400家。移动阅读平台连接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各地方馆,其持卡用户可使用各自读者卡号或身份证号进行登录阅读,其他用户可通过第三方快速登录方式进行登录阅读。

2.加强微平台的应用

微平台可以实现双向交流,改变传统单向读者服务模式,从而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微信为例,微信目前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此,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结合“微时代”的特点因势利导,利用广大读者喜欢使用微信的优势,创设高品质的微信公众号,开展读者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应设置读者意见反馈版块,并设运营专员对这些反馈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及时解决读者遇到的问题。

3.开展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学科微服务

社会性网络服务是一种通过用户搭建社交网络的在线应用服务,利用这种服务模式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传播。目前,该服务还停留在建立社区小组和公告的阶段,没有发挥出更实质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未来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学科微服务,通过社交网络的关系划分成不同的社区,将大网络化小,精确锁定特殊服务人群,分析其内在兴趣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微服务,通过线上的交流能获得良好的管理员形象,获得信任和期待,积累人脉,从而提高微服务的读者满意度[3]。

4.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

“微时代”下读者到馆人数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主动走出图书馆,利用流动图书车和24小时借阅机等现代设备,走进学校、乡村、军队、医院等地,为读者提供全天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三、结语

“微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读者服务带来了挑战和动力。当下,图书馆需要引入微服务的理念,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库及移动阅读平台的建设,加强微平台的应用,开展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学科微服务,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网络服务微时代资源库
网络服务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网络服务行为的可罚性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网络服务安全效率两相宜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