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意·悟理·求信
——谈初中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4-03朱鹏
朱 鹏
(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0)
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不仅是初中历史课程目标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更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若不具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能力,历史素养的培育则无从谈起。《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因此,史料阅读能力应是学生在感知史料的基础上,包括识别和阅读历史课本、历史文献、历史地图、数据图表、历史相关图片、出土文物照片等文字、数据、图表资料,对史料进行基本的判断,进而调动细节分析、比较和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进一步理解史料。最终,实现运用史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在不断训练中培养历史素养;即所谓的论从史出,实现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达到“言而有据,推论得当”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阅读经验构成了史料阅读能力的基础。但事实上,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使得七到九年级(12至15岁)的学生课外时间被游戏、电视等占据;再加上中考升学中初中历史学科的分数所占的比例较小,学生仅将历史学习具体化为升学的分数,课外时间又语数外学科占据。因此,对初中学生来说,阅读时间极为有限,更呈遑论史料阅读了。具体到初中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达到什么样的状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哪入手?笔者以本地开展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的“特色示范课堂”活动即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一课进行尝试,与同行探讨。
一、知其意——培养史料阅读能力的前提
所谓“知其意”,就是学生首先要有理解史料的能力,即学生需要从史料的字面意义中挖掘隐含的历史信息,这其中包括对文字段落、语言结构、地图或图片等浅层次认知与识读。而只有在“知其意”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进一步对历史信息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史料分析和论点运用。部编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课文正文的基础上增设了“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相关栏目,当然还包括了诸多的图片资料。所以“知其意”,首先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正文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文辅助系统提供的相关史料(包括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历史材料)获得历史信息,知道这些历史信息所表达的历史意义或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继而进行历史知识的迁移,培养其归纳、分析能力,然后才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结论。
1.以教材为史料阅读来源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受自身专业能力、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史料阅读不足,“史料的收集与甄别、运用”[1]在课堂教学中最好用的史料是课标、教材和教参,所谓“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本身当作史料,设置与课标要求相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能力。《对外开放》一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行为动词来看,对深圳特区的发展,课标要求是“了解”,教材处处是“史料”而课本提供的史料学生应该能达到这一标准。而“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课标要求是“认识”,如何认识?从哪方面认识?用什么材料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基于课标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从形象到抽象的特点,确立“开放不止步,改革再出发”的主题立意。追根溯源,“开放不止步”要从经济特区的建立谈起。如何“知其意”?就地取材,教材处处是“史料”[2]。为此,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经济特区的建立”子目,结合课本“知识拓展”栏目和课本第42页“改革开放前的深圳”“现在的深圳”图,第44页“沿海经济开放图”设计问题:
问题1:了解“特区”一词的由来,探究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问题2:1980年我国兴办了哪些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3:从“改革开放前的深圳”“现在的深圳”两幅图片中,概括你对深圳的印象。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能够从阅读教材史料中“知其意”,得出自己的结论,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2.尽可能提供直观的阅读材料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偏向于形象思维,对一些直观材料如图片、地图、视频更有阅读兴趣,也容易从这些直观材料中感知历史。如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通过地图观察阅读,很快能得出结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地处沿海,交通便利;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等。特别是第三个问题,学生在阅读两幅图后,很多同学争相抢答,他们大都能答到:变化速度化、高楼林立、现代化都市等。当然,“课程内容必须使学生经历历史思维训练的过程”[3],从教材编排上来说,已提供足够的信息帮助学生“知其意”,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已有了学习兴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在分析归纳历史信息中让学生感悟历史。
二、悟其理——培养史料阅读能力的方法
所谓“悟其理”,就是在理解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得出自己对历史判断。如何“悟”?即方法问题,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经这样表述:“强调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方法不重要;反之,没有正确的方法,不但不能进行历史之科学研究,即从事于史料之搜集与整理,已不可能。”[4]学生对史料“知其意”而后“悟其理”,其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精选史料,创设情境,精心设问,学生通过研读史料,进而分析、理解历史信息,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思考、讨论、感悟。
1.创设情境,精心设问
历史是过去的事,历史情境是在还原当时的历史,史料在还原历史中让历史情境更加真实,更加有说服力。如前文所述的问题3,通过图片呈现深圳经济特区创办前后的变化,那么,深圳的变化仅仅停留在图片所呈现的表象上吗?为此,创设情境,运用两段史料:
史料1:视频材料“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片《世界只有一个深圳》”的片断之创新城。
史料2: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来自于课本)
设问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怎样的作用呢?
设问2: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特区的创办起到了什么作用?
两段史料,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帮助学生还原历史,化解本课的难点,同时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由易到难,深入剖析
根据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主动发现和学习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大有裨益。在史料阅读中,如果一段史料太难或者太枯燥,学生阅读兴趣不大,深层次地解析史料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史料应由易到难。如将本课的第一子目“经济特区的建立”过渡到第二子目“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提供给学生的一段史料:
邓小平视察回京之后……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是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开放的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湛江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扩大这些地方经济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决定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随后开放环渤海地区和海南岛,全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卢获:《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珠海》
问题1: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我国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如何不断深入?
这段材料的故事性、趣味性可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泛读,初步了解这段史料的意思;通过对材料出处的分析了解史料的来源并定位相关的历史事件,尤其关注人物、时间等相关历史信息;此外,教学中教师对材料的标点符号、段落等非文字性信息也要指导学生关注,从而进行学生阅读史料的层次培养;在标注关键词方面,如在本段材料中的“进一步开放”等内容需要学生重点标识;接着从材料中逐层分析开放的地区,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概括总结对外开放的特点,即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深入剖析,设置问题2:“如何理解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结合课本地图材料,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需要积极思考探究,从而实现在课堂引发一个小的教学高潮。从图中分析对外开放的格局,在分布上呈现从点、线、面的特点,即“点”——经济特区,“线”——沿海开放城市,“面”——沿海开放区和内地;在开放趋势上呈现逐步开放,逐步深入的特点。这样,学生就不是死记硬背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而是从材料中自己得出的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但是,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史料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短短的四十余分钟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阅读经验积淀和支撑。因此,作为课堂主阵地延伸和拓展的课外阅读,也需要历史学科教师进行相应的关注。阅读内容可以精选与本课相关的书籍(或其他史料),也可选取其中的段落内容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以此作为课堂教学拓展。如本课教学内容是结合十九大精神进行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就布置学生观看纪录片《世界只有一个深圳》,观看十九大的新闻报道。课后,还推荐学生阅读《袖珍百科——中国风景名胜纵览》、观看《厉害了,我的国》以及时政新闻等书目。当学生阅读经历有量的积累,史料阅读能力自然就相应的有质的飞跃。
三、求其信——培养史料阅读能力的价值
“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历史是逝去的往事,往事不可复制。史识是治史的眼晴,这眼睛告诉我们,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怀疑乃是肯定的浮力。”[6]所谓“求其信”,就是强调培养史料阅读能力的最终价值,作为发展中的人,发展中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批判、质疑的眼光,以史为鉴的态度,以史为证的理念,即新课标强调的“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与历史素养”。
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说,人格素养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人生态度,要让他们从史料阅读中知道,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务或所学的知识,要有证据证明它们是可信的。因为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自己的思维意识,从史料中学会反思,从史料中懂得面对生活。本课是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示范课,在课堂小结部分,则出示了习近平在十九大上关于对外开放的报告(部分),结合材料进行探究:对外开放后,家乡三明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显然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些问题都是鼓励学生反思、求真。至于历史素养的培养,那更是不言而喻的,实证意识,史论结合是历史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培养学生能力已成为当下历史教师的共识,但是史料的运用、选择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唯其如此,教师才能思考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最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