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浅析

2018-04-03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中心小学马冬梅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外书课外阅读图书

文/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中心小学 马冬梅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很少,这就严重地制约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促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科学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我们借助问卷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人均拥有课外书13.6本,可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课外书很大程度上都是练习类别的,严格来说不算课外书。而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竟然不超过6分钟。这是一个可悲而又可怕的现象,甚至部分孩子阅读习惯不到12%。

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成因分析

1.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网络等媒体以精彩、刺激的视觉感官效果,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可以说这一代孩子的童年是在电视节目、网络游戏陪伴下度过的。课外书与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相比缺乏形象性、趣味性,它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培养起兴趣的,使得学生即使有时间也是沉迷于电视、游戏当中。

2.学生无“书”可读。学生人均拥有的书不少,怎会无书可读呢?学生怎样看待自己手头上的书呢?练习书在学生存书中占绝大多数,不但加重学生负担,而且是加速学生厌学的催化剂;文学科普类的书在学生存书中极少;漫画类的书籍,在学生存书中有一定分量,但很多都是有一些暴力倾向的“垃圾”书籍。孩子买了一大堆书回来,但却不愿意去看,真正想读的书没有几本,我们的孩子可以说是“无书可读”。

3.学生无时间读书。虽然倡导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上家长过分注重孩子分数的思想束缚着他们对孩子学业的评价。学生即使有空闲的时间也被家长用各类培训、补习班所填满,根本没有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解决学生阅读现状的对策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对阅读感兴趣,才会自觉去读。当今社会,电视、手机、网络等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我们应正视并利用它们,借媒体的传播作用来激发孩子看书的兴趣。如在观看电视剧 《西游记》时,借与学生讨论剧情的机会向学生介绍原著与电视剧改编的区别,并展开相关讨论,激发学生看原著的兴趣。

2.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第一,构建家校联盟,让学生有阅读的时间。学校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1到2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另一方面开展亲子阅读、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第二,盘活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借助网络技术系统化管理,给学生在图书的借阅方面提供便利,设立班级图书角,以集体借阅的形式把图书馆的图书按年级特点下放到班级中去,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机会阅读。利用图书管理系统,定期按需对各班的图画进行调配,这就等于把图书馆设立了很多的借阅点,使学生不用跑图书馆就能借阅到图书。第三,营建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喜欢读书。通过互联网构建学生阅读交流平台,设立阅读排行榜,对学生借阅图书的情况进行统计;好书推荐,定期推荐好书;班级共读讨论区,为班级共读交流提供便利;研读分享,对精彩的阅读笔记、阅读心得、阅读点评等进行推荐;阅读之星评比,通过平台的各个项目参与情况进行积分,开展阅读之星评比等,给学生更多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3.引导探索阅读之路。第一,引导选取真正合适的读物。课外读物首先要思想内容健康,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目光;体裁、内容均要多样化,使孩子们爱看,乐看,把看书作为一种享受,真正体味读书的乐趣。第二,引导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根据书的内容画画、讲故事等代替乏味的读书笔记,用“你想对作者说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还会怎么写”等代替写感想,换一个说法或做法,同样可达到做读书笔记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乐意去做,何乐而不为呢?第三,引导体味享受读书的乐趣。小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渴望得到认可与赞同的阶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讲故事”“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课外知识竞赛”“阅读擂台赛”多姿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舞台,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激发起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课外阅读图书
爱看课外书的我
图书推荐
课外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