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2018-04-03蕉岭县三圳镇中心小学刘文艳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目标情感

文/蕉岭县三圳镇中心小学 刘文艳

语文阅读教育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教育方式,情感是其核心和灵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积极感受和体验蕴涵于字里行间的美以及丰富的情感,在文字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中,陶冶、净化、启迪、培育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情操,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以塑造出完美人格。那么,如何借助生动活泼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量,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改善,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做了以下探究:

一、积极创设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情感教育有效的融入其中,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越的情感情境,借助特定的情境设置,引起学生深入的、广泛的情感共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构成单一模式的课堂空间,教师更多的是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便一直在座位上听和进行笔记记录。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对情感教学的有效实施构成不利影响,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限制。

要想对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师就一定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个主动发展的良好机制,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形成情感认识和情感体验的能力与目标。小学语文课堂的设计核心工作是要激发与唤醒学生头脑当中的情感认知的系统,让学生与新知识产生密切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 《一块特别的石头》这篇文章的时候,通过教学能够激励学生要向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学习,学习他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钻研精神,学习他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再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与现实生活当中的许多学生不努力学习、好动、得过且过等态度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学习当中的不足,教育学生要将老一辈的科学家作为榜样,刻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二、循序渐进,加强情感阅读目标的引导

显而易见,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加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通过阅读,打牢自己的心灵家园,为其以后的精神基础形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提出一个合理明确的、有着较强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效益的重要基础与基本保障。教学目标是教学课堂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科学有效的依据与前提。要让教学的目标科学有效,就要求在对教材实施整体掌控的前提下,重视与“三维目标”的有机组合。也即是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智能活动借助合理的顺序、最科学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里面,一定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真实情况,依据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目标地来实施情境的创设,使认识的目标与情感的目标进行相互的渗透,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素质、知识、智力的因素的发展,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思维创新的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进步。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制订出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总之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都应该基于课堂目标这个基本层面,落到语文阅读学习这个本体上去,最后到学生发展这个最终归宿,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发展。

三、丰富方法,提高情感阅读课堂的活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思想的导入是一个综合工程,在当前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与关键的阶段,要充分地结合学生现有的主体意识继续深入拓展其主体意识,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化的丰富。学生往往能读懂文章,却不清楚如何带着问题去思考,不懂如何抓住核心。那么不妨引导他们将问题拆分成为“直接性的问题”“间接性的问题”“脑中的问题”等等,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要为学生做一个完整、正确的范例,教师亲自的示范说出其对整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整个过程,其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一个良好的示范、阅读难易合理恰当适中、教材选择得当,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其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基本语感的系统训练,准确到位地把握学生目前在阅读上的感悟,提升其语感能力,实现灵活使用的程度,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与辨析,切实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进行钻研的时候,第一其自己要有一定的触动,并认真细致地体会,内化成为其个人的感情,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结合多个艺术手法建构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和学生情感的桥梁,让它们发生碰撞与交融,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比如在教学 《武松打虎》这一文时,教师首先可以创设一个紧张的环境,然后借助课文中的各种描述和修辞手法,以文披露感情,让学生犹如置身于彼时彼地,情不自禁地为之叫好,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勇敢的情感。

四、加强教育评价,深化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客观要求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内化来实现,并不是通过灌输性的教育来实现的。学生通过体验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情感认知,但是在学生的情感认知中,并不是积极的和客观的,因此教师在培养情感认知形成的时候,要科学地对学生实施评价和引导。假如教师在学生形成了错误的认知以后,对学生进行责备与批评,便会引起学生回到以前的情感体验中,没有办法积极与主动地去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不可取的。由于小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表现欲强,十分关注自己在集体里面的位置,关注周围的人对其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所发表的看法与情感的认知,教师都要恰当地运用鼓励性、模糊性、欣赏性、幽默性的评价,充分而又全面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另外,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学生各自发挥其才能、各显其本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树立起信心,从而达到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

总之,语文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十分重要,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其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正是基于此,笔者展开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以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目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