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父辈的战斗足迹
2018-04-03徐德超王国富洪波
◎ 徐德超 王国富 洪波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新四军将士的后代;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传承发扬新四军老一辈优良传统!10月24日,值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之际,新四军第三师将士后代一行28人来到新滩盐场,追寻父辈当年战斗的足迹。
“追寻父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说起此次寻根之旅的缘起,63岁的“寻根团”负责人、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常务副团长耿海薪说,“我们新四军将士后代来自全国各地,以重走父辈当年战斗足迹的方式缅怀先辈。这次寻访之旅不只是一次继承革命传统之旅,更是一次思考之旅,让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听说老三师将士的后代要回来寻根,外公跟我们念叨了好几天,说什么也要我们带他一起来。”新四军老战士吕玉湖老人的外孙张超告诉记者。吕玉湖老人今年已97岁高龄,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排长,双腿在四平保卫战中受伤留下残疾。“在童年时代,外公就经常给我讲他的战斗故事。”当拄着双拐的吕玉湖老人在家人陪伴下来到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前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老英雄,您身体怎样?听说您参加过王桥战斗,当年的战斗历史您是否还记得?”“看到和父亲一起战斗过的老英雄,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在场的新四军第三师将士后代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饮水思源,叶茂思根。一路寻根,我们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站在宋公堤远眺大海,大家无不动容。“我们都知道小沙东海战,这里就是当年新四军第三师赴延安学习干部阜东海边出征处。”徐振理介绍道。
“我的父亲毛世言当年在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二团服役,在盐阜这片光荣的土地上战斗了5年。我想对父亲说,谢谢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63岁的毛庆平是安徽省马鞍山第六中学语文老师,2010年退休后,她开始追寻父亲当年的战斗足迹。
“1941年2月,新四军为解决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军需民食,在此拓建晒盐池滩,名曰‘新滩’”。新滩盐场党群工作部王国富向大家介绍,“这里的每一块土地都是当年新四军将士临海煮盐的见证。”
“这感觉还是和当年一样亲!”在新滩盐场开发大道大桥上,今年93岁高龄、曾在原阜东独立团服役的老战士沈德井深情抚摸桥柱上“N4A”标志,这一幕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以前只听说苏北比较落后,可今天来到滨海、新滩盐场所,一路走、一路看,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说起现在的新滩盐场,毛庆平觉得和自己印象中的盐场有很大不同,“宽敞的道路、繁华的小镇、开放的港口、美丽的街道……我为父亲战斗过的第二故乡的快速发展感到欣慰!”
在新四军建滩公园,寻访团成员们抚摸铁军战士雕塑,或仔细观看或交流探讨或合影留念,纷纷表示,此次在新滩这片革命老区寻访父辈们英勇的战斗历程,心情很激动,也深受教育。
“1940年5月,中共阜宁县委机关在六套乡宋义的家中重新建立。当时阜宁县包括当今我县区域,而宋义任中共阜宁县二区(今东坎)首任区委书记。”在位于天场镇新四军第三师八旅纪念馆,当徐振理介绍这段历史时,有位女士深情凝望着墙上宋义的照片非常激动,原来她就是宋义的女儿宋铁玲。
“记得我还是在10多岁的时候随母亲回来过,今天再次回到家乡,深切感受到父辈当年的不易,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如今,我们都是花甲老人,缅怀先辈,这是一份血脉的传承,更重要的要把对革命老区、对家乡的血脉亲情一代代传承下去!”宋铁玲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我定居在广西桂林,但我和父亲的根都在滨海,我要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世代代传承好!”宋铁玲发自肺腑的一席话,代表了新四军第三师将士后代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