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2018-04-02古亮陈新岗贺娟雷绍兰

新农村 2018年35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

古亮 陈新岗 贺娟 雷绍兰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队伍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任,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在导师选聘制度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双导师制”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激励机制等几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为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和适应科技发展需求,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招收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及工作经验的非全日制在职硕士研究生;2009年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同时对硕士专业学位进行了定位,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10年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安排。目前,在教育部批准设置的40个专业硕士学位中,工程硕士学位是涉及领域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类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却不容乐观。从已毕业的专业学位硕士调查中发现,很多工程硕士既无牢固扎实的学术理论基础,特长又不显著,解决职业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层次不高,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到诸如政府、学校、教师、社会、研究生个人等较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指导教师的影响最大。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与研究生的接触最直接,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最大。只有导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很高的学术水平及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工程实践能力管理经验,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但是,我国高校工程硕士的教师队伍存在专业硕士导师选聘和学术型导师选聘区别不大、部分导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际工程背景,课堂教学中联系工程实践少,缺乏案例式教学、校外特别是企业导师的人数和出力不够、某些教师不能从本质上严格区分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的培养标准等问题。

笔者总结近几年某高校硕士学位点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和教训,提出以下几点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1 完善工程硕士导师及任课教师选聘制度

虽然很多高校建立了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办法,但是遴选条件科学性不高,学术性要素所占比重较大,如国家基金项目、论文、专著或译著、专利、科研奖励等,对校内导师科研要求偏重,不太重视实践经验;对校外导师也有较严格的学术性要求,如在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等,造成校外工程硕士导师遴选困难。因此,对校内外导师的遴选标准应降低学术性要求,更加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如企业工作、挂职背景,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等,以选拔出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工程背景、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校内外工程硕士指导导師。

在任课教师的选聘上,工程硕士培养管理部门应根据工程硕士重工程能力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与教学特点,制订适应于工程硕士的任课教师上岗考核办法,选派教学经验丰富,讲课通俗易懂,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工程硕士的任课教师。

2 提高校内导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校内导师的专业实践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工程硕士导师由于学校及本人接受专业实践锻炼的机遇相对较少,特别是最近几年有大量的年轻博士到高校任教,而这些博士基本上都是学术性博士,受相关高校博士毕业要求的限制,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相对较窄、知识结构较单一,比较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工程教育能力弱。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校内导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如通过与企业相关的产学研项目合作及强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来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探索高校与企业单位人才双向交流制度,定期派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行业相关企业挂职锻炼,主动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参加有关课程的研讨和培训等等。

3 加强“双导师制”队伍建设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指出,工程硕士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度。即每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由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工程能力的校内导师,和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较强基础理论与一定指导能力的校外(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虽然高校的“双导师制”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通过相关调查,工程硕士研究生对“双导师制”的满意度远远低于整体师资队伍的满意度,说明“双导师制”的落实并不到位。随着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愈来愈大,企业和企业导师参与不足,部分研究生实际上只有校内导师在指导,企业导师只是挂名,部分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太多,由于精力有限,造成指导质量较差;研究生、校内导师、企业导师联系不密切、沟通不够,造成培养质量下降。因而,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与企业共同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工程硕士的双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岗位责任制,明确校内与校外导师的分工与联系,真正发挥双方的互补优势,提高指导融合层次,提升工程硕士培养水平。

4 建立工程硕士指导工作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激励机制

目前在工程硕士指导和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导师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模式指导工程硕士,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环节培养;部分课程的教材、教学方法和学术型硕士完全一样,没有区别。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针对工程硕士指导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因此迫切需要根据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构建适合相关高校与学科的工程硕士指导工作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导师针对指导学生的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质量及指导投入时间等方面,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选取、课堂把控、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导师、教师的某些利益进行直接挂钩,如评优评先、聘用、职称晋升等,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良性竞争,不断提高素质水平,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亟待提高,而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 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和特点,认为:完善校内外导师及任课教师的遴选标准,出台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措施;充分发挥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了工程硕士的双导师制度,真正发挥校内与校外导师的优势互补;构建适合相关高校与学科的工程硕士指导工作与课堂教学质量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建立与导师、教师的某些利益进行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多措并举,才能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工程硕士培养特点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师资队伍建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喜报:我校新增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