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山区油菜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2018-04-02夏中军

新农村 2018年32期
关键词:油菜籽油菜高产

夏中军

油菜是皖南山区主要油料作物,占油料总产量的85%以上,菜籽油也是当地主要食用植物油脂。农民素有栽培油菜的传统和生产经验,但油菜种植效益偏低,要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必须大力发展“双低”油菜生产,全面推广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延伸油菜产业链,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提升油菜产业效益,推动油菜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1 双低油菜的概念

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籽饼粕中硫甙(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双低油菜菜油中脂肪酸组成均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饼粕中硫甙含量低,蛋白质含量达35-45%,氨基酸组成合理,是优质的饲料蛋白。在生产上要根据双低油菜特点,运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生产出优质高产高效油菜籽产品,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

2 双低油菜高产高效目标

双低油菜不但低芥酸、低硫甙,而且高油脂、高产量。其油菜籽含油量都大于40%,部分品种含油量已达到45%,最高已达49%。油菜高产高效单位面积产量,长江中下游区域试验示范片平均亩产已达200公斤,部分新品种已达250公斤。皖南山区由于雨水偏多,油菜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将直接影响油菜单产水平。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该区域油菜平均单产均在95-98公斤区间波动。目前,我们结合当地实际,提倡着力实现油菜单产目标为150公斤。

3 双低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油菜籽单产从一般产量到高产高效,应在选用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的同时,注重增加每亩有效分枝数和每株角果数,并稳定结实率和粒重来实现。

3.1 选用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

在油菜生产中,品种选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当地生产、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双低油菜品种,切忌盲目引种栽培。目前皖南山区平均每县油菜种植品种不少于50个,相比之下,主导品种较少。按照农业部、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的主推品种目录,结合皖南山区实际,着重推荐浙油杂1号、中双11、沣油737、秦油10号、浙油50、浙油51、华油杂62R等品种为主。

3.2 适时播种,合理管控苗群布局

在高产栽培上一定要抓住适期播种,适宜播种期为9月15日至10月20日,要抢墒播种。目前大田油菜以免耕撒直播为主,部分大户采用旋耕撒直播,田间密度大,每畝基本苗均在2万株以上,田间郁弊,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杂交双低油菜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影响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要大力推广应用油菜旋耕和免耕撒直播技术,合理密植。亩用种量要严格控制在0.25-0.3公斤,以保证大田基本苗在1.5万-2.0万株,切忌播种量过大。只有减少用种量,并及时间苗、定苗,每平方米留苗25株左右,不能超过30株,才能培育出壮苗,为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倡导集中连片种植,推行一村一品

双低油菜品种推广一定要做到统一供种,年年换种,农民自己不留种。实行同一品种、集中连片种植。主推品种力求一村一品(种),各品种之间的间隔距离,要达到规定的500米隔离标准。切实做好其他防杂去杂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预防生物学混杂,保证其品质。

3.4 配方施肥,严防“花而不实”

3.4.1 备耕施肥。双低油菜需肥量较大,一般中等肥力田块,亩产200公斤水平的施肥标准:亩施纯氮20公斤、纯磷10公斤、纯钾12公斤,三要素比例为1∶0.5∶0.6。施肥方法:氮素肥料作底肥应占50%,苗肥占30%,苔肥占20%的。磷、钾肥可一次性做基肥施用。

3.4.2 增施硼肥。双低油菜应施足优质硼肥。一般双低油菜对土壤有效硼含量要求是0.5-0.7毫克/千克以上,比普通油菜高1倍。尤其是杂交双低油菜,生长优势强,分枝和现蕾数量多,缺硼常导致花而不实,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应加大优质硼砂使用量,保证每亩施足1-1.25公斤含硼量10%以上的硼砂。一般在播种时基施硼砂1公斤,然后还应在油菜的苗后期和蕾苔期,亩用0.1%-0.2%的硼砂水溶液喷施,可有效防治油菜花而不实。

3.5 科学田管,培育壮苗

3.5.1 化学除草。双低优质油菜应选用50%广佳安100毫升或50%乙草胺100毫升化学除草剂,于播后芽前趁墒均匀喷施在畦面上,防除大田杂草。当油菜苗长到4-5片真叶时,如杂草丛生,还应根据杂草类型,及时选用对路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3.5.2 防控高脚苗。双低优质油菜高产高效栽培,要抓住油菜3-4片真叶幼苗期,每亩选用50克多效唑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油菜高脚苗;到12下旬,再次亩用多效唑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以提高油菜叶片细胞质浓度,增加油菜植株抗寒防冻能力,同时,还能降低来年油菜主茎分枝部位,为高产高效打下坚实基础。

3.5.3 壮苗越冬。冬水是油菜的命,春水是油菜的病,在抓好双低油菜田管同时,一定要及早抓好油菜大田抗旱保苗和清沟沥水工作,为确保双低油菜在冬至前,有绿叶数10-12片,叶面积指数达到3.0,从而达到根颈粗壮,无病虫,全田封行的长势,其每亩植株干重达到250公斤以上壮苗越冬。

3.6 统防统治,综合防治油菜病虫害

根肿病、菌核病、菜青虫、蚜虫是严重威胁双低油菜产量的病虫害,重发年份可达60%以上。要尊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采取统一用药方法,抓住防治适期,科学合理,准确无误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田污染,科学抓好油菜大田病虫害防治工作。

3.6.1 播前药剂拌种。油菜播前亩用3%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1-1.5公斤与油菜种子及2-3公斤麦麸或干细土混匀,随拌随播,可有效控制油菜苗期蚜虫,并可防治地下害虫,还可兼治鼠害,是防治油菜苗期病虫一举多得的有效措施。

3.6.2 油菜苗期病虫害防治。亩用10%吡虫啉30克加4.5%高效氯氰菊酯15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油菜蚜虫、菜青虫以及油菜病毒病。适时抓好油菜霜霉病的防治,一般是亩用25%甲霜灵100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为宜。

3.6.3 油菜越冬前冻害防护。油菜防冻可采取以下措施:培土。越冬前对油菜进行培土,提高油菜的抗寒能力。结合中耕培土壅根,培土以7-10厘米厚为宜。行间秸秆覆盖。越冬前在油菜行间覆盖一层如玉米等作物秸秆,可提高土温2℃-3℃,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3.6.4 油菜盛花期菌核病防治。要在保持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并采取打老叶,清除病叶等农业措施基础上,切实抓好后期病害防治工作,特别要抓住油菜盛花期,做好油菜菌核病防治。此病害一定要等到油菜主茎95%开花时,每苗选用40%的菌核净100克、80%多菌灵150克或选用25%咪鲜胺100毫升兑水50公斤,在植株中下部均匀喷雾防治,然后再隔7-10天用上述药剂补喷防治1-2次,才能起到真正的防治效果。

3.7 推进机械收获,秸秆还田

在油菜9成熟以上,即主轴上角果全部变黄,籽粒深褐色,分枝角果约有90%以上呈枇杷黄,籽粒呈浅褐色时选用全喂式联合收割机一次性收获,并同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

4 提升油菜综合生产效益,延伸产业链

4.1 做好油菜籽收购与加工

油菜籽是我国三大油料作物(大豆、油菜籽、花生)之一,油菜籽榨油消费占90%以上。伴随着人口增加和膳食结构改善,优质菜籽油的市场需求日益看涨。做好油菜籽收购、加工是推进油菜产业发展可靠保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油菜籽收储、加工上,要做到分品种单收单储,严禁混杂,并注意防水、防害,分品种单独加工,创建品牌统一销售。

4.2 做好油菜花文章,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新优势

依托黄山旅游品牌,紧密结合黄山乡村旅游特色,充分调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景观农作物,打造油菜花带(海),建设美丽田园,推进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加快形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优势。

猜你喜欢

油菜籽油菜高产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籽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筒仓中油菜籽堆高安全域的研究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油菜籽中硫苷提取的影响因素研究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