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小麦生产形式调查分析
2018-04-02冯琴
冯琴
小麦是临汾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3.5万hm2左右,约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55%。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粮食供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直接影响到小麦生产。
1 临汾市小麦生产特点
1.1 风调雨顺奠定增产基础
去年8月份和9月份的降雨偏少,严重的墒情不足影响了小麦播种进度。8月份全市平均降雨47.4mm,比常年的102.7mm减少55.3mm,减53.8%;9月份降雨19.1mm,比常年的73.5mm减少54.4mm,减74%,关键时期小麦不能下种。9月18日全市普降小雨,平均降雨量10.1mm,一部分旱地正茬小麦播种,10月6日、7日全市普降小雨,平均降水量13.1mm,其余的旱地小麦才能正常播种;水地小麦基本集中在10月1日—12日播种;进入冬季,雨雪偏少,气温异常偏高,土壤冻结层较浅,南部土壤基本没有冻结层,小麦绿叶过冬;12月底至今,麦区大部连续40多天无有效降水,加之温度偏高1~3℃,部分麦田失墒加快,旱象露头;2月20~21日,全市普降小到中雪,平均降水量7.3mm,大大缓解了旱情,此次降雪對小麦生产十分有利;之后大风天气增多,气温偏高,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旱地小麦苗情转差,水地小麦由于气温偏高,墒情较好,生育进程加快,苗情较好;4月7日~10日,全市普降好雨,平均降水量32.9毫米,可谓是“久旱逢甘霖”,极大地缓解了当前旱情,使正在拔节期的小麦补充了足够的水分,为小麦后期的正常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小麦灌浆期的降雨使部分麦田倒伏,影响了小麦产量,但总体上说利大于弊。
1.2 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趋于优化
一是小麦主产县的骨干作用。洪洞、襄汾、尧都、翼城、曲沃、侯马、霍州、浮山、乡宁和汾西十个主产县(市区)小麦播种面积315.7万亩,占全市播种面积的85.7%,总产占全市总产的93%。
二是选用适宜的优质品种。今年,优种覆盖面积300万亩以上,占小麦总面积的98%以上。水地主推品种有济麦22、良星99、鲁原502、山农22等;旱地主推品种有临丰3号、运旱20410、长6359等。
2 临汾市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优质专用主推品种不明确
近几年,生产上推广有一定面积的品种有济南17,济麦19,邯优6172,高优503,小偃54,烟农19,晋麦54号,晋麦60号,临汾138,临优145等。但是推广的多数品种产量和品质表现不稳定。如小偃54,2000~2001年表现还可以,单产4500~5190kg/hm2,2017年少数育种单位和种子经销户受经济利益驱使,误导农民以“新”代“优”。襄汾县浪泉、南辛店,尧都区刘村、金殿等老水地区,品种多、乱、杂,抽穗后“二层楼”、“三层楼”地块比比皆是。临汾市5个优质小麦667hm2示范区,近4年主导品种更换了2次,而且每个示范区种植4~5个品种。尧都区洪堡村优质麦面积220hm2,种植5个品种,临丰615推广面积最大110hm2。侯马市风城优质麦面积286hm2,推广了4个品种,晋麦60号面积最大120hm2。曲沃县北董优质麦面积368hm2,推广4个品种,济麦19种植面积最大267hm2。洪洞县辛村优质麦面积368hm2,推广5个品种,济南17面积最大160hm2。
2.2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临汾市小麦种植面积1.4万hm2以上县有7个,2017年洪洞县4.162万hm2,襄汾县3.5万hm2,尧都区3.03万hm2,曲沃县1.56万hm2,但是连片上67hm2实行统一作业的地块基本没有。没有一致的栽培条件,很难保证小麦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加之机械混收,农户混贮,产品很难达到加工企业所要求的标准。小麦品质达标率不高,也为期货市场买卖双方带来操作上的担心。优质麦品质一致性差,达不到企业加工要求,企业不得不花外汇进口美国、加拿大优质麦。国产优质麦品质均衡一致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3 栽培技术覆盖面小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事实上农业建设资金呈下降趋势,县、乡、村对农田改造、机井渠系维护投入很少,中央及省财政投资重点放在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上,造成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农田渠道失修,水地面积减少。2017年与1999年相比,临汾市水地小麦面积减少1.43万hm2,仅有87.32万hm2,其中保浇面积3.41万hm2,浇一水面积2.02万hm2,名誉水地1.88万hm2,优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受到很大限制。前几年粮食流通体制不顺,普通小麦过剩,挫伤了农民发展小麦生产的积极性。一些有头脑的农民发展优质小麦,种上优质品种,水费、电费、化肥、机械耕作费太高,优质麦不能应用优质生产技术栽培管理,等同于普通小麦,十分不利于优质麦的发展。据研究,环境对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影响最大,环境和年份对面团淀粉特性以及面条品质均有一定影响。浇水、施肥、播期以及气象因素对小麦品质都有影响。因此,没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和优质栽培技术,优质小麦不可能达到其应有的品质。
2.4 优质麦市场体系不健全
农民种植优质麦,价格实际受国家制定的小麦保护价的约束。小麦交易市场没有一个民间中介服务组织,几乎没有经纪人队伍。临汾市优质专用小麦销售不畅,就连郑州粮食交易所也挤不进去。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麦生产格局,导致生产规模小,随意性大,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控难度大。河南、山东邻近麦区小麦生产信息、市场信息,以及全国优质麦供需形势,普通农民很难了解到,优质麦销售按老办法、老经验,实质上降低了优质麦的价值。前两年市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督促小麦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优质麦生产合同,多数合同履行不尽人意,企业无暇顾及建立规范化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