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市东亚飞蝗孳生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

2018-04-02孙亚峰

新农村 2018年29期
关键词:飞蝗香花蝗虫

孙亚峰

1 基本情况

东营市是全国的重点东亚飞蝗孳生地区,蝗区沿黄河向入海口方向呈扇形展开分布,属沿海蝗区,总面积为550多万亩,常年发生面积180万亩次。自2000年以来,东亚飞蝗连续几年大发生,给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建设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全市治蝗人员积极开展蝗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将生态防控技术引入到现代飞蝗防治中来,采取多种生态、生物的手段进行综合防治,重点突出蝗区植被改造和天敌资源的保护利用,重视蝗虫孳生环境的改造,优先使用生物农药,辅以化学药剂调控,实现了标本兼治和中长期持续控制蝗灾的目的。

2 实施工程改造,减少蝗虫适生面积

破坏和改变飞蝗的孳生环境,可以有效的减轻飞蝗灾害。近几年,东营市在东亚飞蝗防治过程中通过农业开发、上农下渔等工程措施大力改造蝗区,取得较好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市通过“上农下渔”工程措施改造蝗区5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6.4万亩,新增养殖水面18.4万亩,这种新型土地改良模式,不仅改变了蝗区的地形、地貌,破坏了蝗虫产卵和孳生环境,有效地减轻了蝗灾带来的损失。而且通过开发,改良了荒碱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加大结构调整,建立生态控制示范区

一是蝗区面貌改造与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在示范区内,实施了土方工程,完善了沟、渠、路,配套了水利工程,同时,重点推广蓄水育苇和种植苜蓿、棉花、香花槐、冬枣等蝗虫非喜食植物等生态控制技术,通过开展蝗虫孳生地改造和种植结构调整,使昔日的蝗虫重发区变成了今日蝗害减轻、生产高效、生态协调的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区。

二是生物防治与天敌控制相结合。生物防治是为了保护天敌和保持生态平衡,大量的天敌控制作用相当明显,经调查,生态示范区内天敌数量要比常规蝗区内的天敌数量多50%,使生态示范区对东亚飞蝗的控制效果较常规蝗区高出20个百分点。

三是政府积极投入治理与发动群众自发治理相结合。本着“依靠群众,改治并举”的方针,我市政府部门加大蝗区改造投入,使原来荒芜的蝗区变成了台田耕地,同时,我们积极发动群众在改造好的土地上种植苜蓿、棉花、冬枣等蝗虫不喜食的农作物,从而改变了蝗虫的生长环境,切断了蝗虫的食物来源,提高了农民收入,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 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好生态治蝗技术示范项目

截止目前,在东营市河口区新建了生态治蝗技术示范区6500亩,其中香花槐800亩,苜蓿示范区5700亩。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共动用土方3.2万方,开挖了三个台田,铺设了道路1000米,配套排碱沟渠1200米,栽植香花槐6.5万株。同时,为了增强排碱效果,我们提前在台田上种植了田箐等绿肥植物,秋季全部实行了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有利于香花槐的栽植。5700亩苜蓿示范区所在位置也是重点蝗区,2012年曾发生过高密度蝗片,原貌为茅草和小芦苇环境。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共整平土地6000亩,在秋季全部种植了紫花苜蓿,通过项目实施,有效的改善了项目蝗区的蝗虫孳生环境。

5 搞好试验研究,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东营市建立了占地100亩的东亚飞蝗生态控制研究试验基地,建立虫源棚1000m2,试验棚1400 m2,建立了中心实验室,购置了电子显微镜、监控设备、小气候监测仪等仪器设备,并连续两年进行了“绿僵菌、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效试验”,并对蝗虫生活环境及喜食植物等有关东亚飞蝗生态治理的试验研究。同时依托基地培训现有技术人员,扩充新的技术力量,研发新的生态治理模式,提高生态控制技术水平。截至目前,共进行各类生物药剂防治试验11个,证实了生物药剂在控制蝗虫的长效性和保护天敌方面优于化学药剂;进行了不同食物笼养试验2个,实验证明蝗虫几乎不取食香花槐、苜蓿等作物,食料也影响了其产卵量;进行了不同环境对蝗虫的控制试验5个,证明蝗虫在不喜食作物环境和高密度作物环境下生存几率很小。

6 沿海蝗区东亚飞蝗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

6.1 优先使用生态控制技术

上农下渔模式:鹽碱度较高区均可使用,建立台田种植、坑塘水面养殖操作模式,达到排碱降盐的目的,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增加植被覆盖度模式:对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的蝗区进行封滩育草,对密度小的苇场封育苇场等方式,使植被覆盖度提高70%以上,达到控制蝗害的目的。

调整植被结构模式:对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的蝗区,可通过种植东亚飞蝗不喜食的香花槐、苜蓿、冬枣、棉花等作物,改变东亚飞蝗的孳生环境,有效的控制其发生。

天敌控制蝗害:蜘蛛、蚂蚁、蛙类在飞蝗中等密度条件下,蝗虫在3龄以前,益(天敌单位)害比在5:1时,且在5日内,天敌可将蝗虫密度压低70%情况下,可利用天敌控制蝗害;秋蝗成虫期,雏蜂虻雌成虫与蝗虫雌成虫比1:20时,或雏蜂虻成虫达到10~15头/亩时,春季天敌幼虫与越冬蝗卵卵块比1:2或幼虫寄食率达50%左右时,作为利用指标。

6.2 低密度区选择生物农药防治

蝗虫密度1头/平方米以下时,选用100亿孢子/毫升绿僵菌、1%苦参碱、20%灭幼脲、1.8%阿维菌素,在蝗蝻3龄盛期前喷雾防治。

6.3 高密度区采取化学应急防治

在东亚飞蝗蝗虫密度1头/平方米以上时,在3龄蝗蝻前,可选用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5~30mL/亩或20%蝗灭70~75mL/亩进行应急防治。

6.4 各项措施运用原则

以上3种控害技术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配套运用,在生态控制蝗害中,突出蝗区植被和天敌资源的利用,重视农田的垦植和滩涂开发。优先使用选择性生物农药,辅以化学农药进行调控,对生态控制东亚飞蝗具有重要的指导思想。

猜你喜欢

飞蝗香花蝗虫
另一天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制毒师
结香花
制毒师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澄香花开——旅美新锐钢琴家李贺澄梓专辑签赠会小记
蝗虫
马达加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