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情境项目的高职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
2018-04-02高建华曾晴鲁恩铭
高建华 曾晴 鲁恩铭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当前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降低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难度。文章主要阐述了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高职软件专业采取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意义和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思路以及基于职业情境项目的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
关键词:高职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發展和经济转型期的需要,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这种学徒制的提出,一是可以解决“用工荒”,二是可以突破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深入开展的问题。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共同参与和教师、师傅的共同讲授为支撑的校企共同交替培养人才的新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与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
1现代学徒制运作模式
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方能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形成融合人文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含校内实践、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一种递进式的体系。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成为学校的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企业为“订单”班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安排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授课和培训学校专业教师,并担任顶岗实习学生的“师傅”。
学徒岗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安排,第一年在校学习文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第二年到企业实训、半工半读,第三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技能考核合格的学生方可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成为参与学徒制企业员工。学校和企业共同保障学生在学徒期间的工资福利:第一学年企业给予学徒生活补贴;第二学年企业给予学徒一定的工资待遇;第三学年企业给予学徒准员工待遇。
2软件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意义
高职软件专业对接市场需求,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面向“互联网+”行业和企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软件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能力,能从事软件开发与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软件专业非常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降低软件专业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难度,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从而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职业教育关键因素的改革。
3软件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思路
软件专业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必须以实际的软件项目为基础进行导向式培养,学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开展校企合作,采取“专业理论学习+软件项目实训”的培养模式,从而达到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为技能积累、能力发展和综合实践阶段三个阶段进行。
(1)技能积累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由简单到复杂完成一个个独立的情境项目,形成单项职业能力。以情境项目为实践平台,以阅读、编写、调试、测试程序为周期,使学生对编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掌握编程各个环节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专业能力的整合奠定基础。
(2)能力发展阶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单项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一定的具有综合性质的小型软件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子项目,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项目制作过程中,学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相应的子项目,体验各个岗位的职业氛围,逐步积累程序开发经验,为开发真实的软件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综合实践阶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在学生初步熟悉了软件开发过程、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完整的软件工程项目,学生在校企联合生产实习基地中参与生产性实习,企业骨干和学校教师根据软件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软件开发小组,学生扮演开发小组中的一个角色,开发小组从业务调查、需求分析、软件编码到软件测试与实施,完整地开发一个中、小型软件项目。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项目的开发、测试、运行,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这一阶段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得到全面的整合及迁移,学生的职业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
4基于职业情境项目的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
近几年来,学院软件专业与长沙欧柏泰克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软件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执行标准、“学徒课程标准”、“学徒考核标准”、“企业岗位标准”等,按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主要培养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4.1项目化课堂教学
学院软件专业从第二学年开始开展项目化教学。首先,针对专业课程使用一个案例覆盖所有知识点的讲解,每个知识点依次解决贯穿项目的各个问题,知识结构逐步推进与完善。第二,学生课后作业也是一个完整项目,课后作业根据知识点对应实现部分功能或者初级功能。第三,每个学期课程结束后,课程实训都会给学生安排一个较为复杂的项目,学生综合应用本学期的核心知识点来完成该项目。学生毕业前的专业综合实训必须按照企业真实环境开发项目,如Family酒店管理系统的实现、租房网的实现、超市管理系统的实现等。项目化教学能全面检验和提升学生软件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使得学生毕业即具备较强的全面的技术能力,优秀的职业素养,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4.2工作室教学模式
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学院软件专业设立了一系列工作室。工作室由具有熟练技能和项目经验的骨干教师建立,遴选项目团队所需的合适人才组建团队与特定工作室对接。为了更好地模拟企业的真实情境,老师带领学生承接企业的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同时,工作室也是学生想法验证的基地,一些好的创新想法可以在工作室研究讨论,一旦获得认可即可获得各种实现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做与学相结合的现代师徒制的教学模式。软件专业主要有欧柏泰克大数据和云计算研究工作室、美美互动VR工作室和欧柏泰克科技公司CMS系统研究工作室。
4.3传帮带的学徒模式
传帮带学徒模式是软件专业的教学实施模式之一,在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一些大型项目都是由多个不同的子項目组合而成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项目进行分解,由学徒来完成各个子项目。由软件企业具备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担任师傅共同指导学生,让学生在项目开发团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协同完成实际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求职技巧。通过与师傅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可以了解项目的各个实施过程,学会与项目团队成员分工与协作,锻炼学生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种传帮带的学徒模式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为学生走人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4.4拓展提高的自学模式
高职软件专业积极鼓励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跟进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提高学生的自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软件专业鼓励学生了解和学习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有益的知识,例如最新软件技术、行业规则等。课堂上,教师会适当地拓展一些有价值的概念、提出一些有学术意义的课题。同时,定期开展一些关于创新创业的技术沙龙,由业界知名人士主讲,激发学生的自学激情。课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并提供全方面的技术解答服务。主要拓展项目有VR/AR研究、大数据与Hadoop微信开发。
通过现代化的学徒制教育模式,实现了学生在校学习有激情,有目标,毕业后有技能,有素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徒制也保障了想学的学生有空间,不主动学的学生有鞭策和监督。既能满足学生对职业长远规划的需要,也能保障学员走出校园就能到工作岗位。近几年,学院软件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主要就业工作岗位有Java研发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与运维工程师。
5结论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合作、教师与师傅的共同传授,注重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特殊要求,培养学生成为能够参与实际软件项目的工程师。通过基于职业情境项目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寻求学校、企业、教师、师傅、学生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拓宽软件技术人才培养通道,促进校企合作,奠定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产教融合,创新软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现代职业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