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2018-04-02孙守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

孙守红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8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37,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2, P<0.05)。结论 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SAQ评分, 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老年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10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不规则的心绞痛症状, 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一种, 临床上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较难进行区分[1]。一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 治疗时同时卧床休息并进行阿司匹林抗凝、硝酸甘油镇痛治疗[2]。本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84例。观察组中男39例, 女45例;年龄62~89岁, 平均年龄(75.5±13.5)岁。对照组中男40例, 女44例;年龄63~91岁, 平均年龄(77.0±14.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肝肾疾病或精神类疾病, 同时对此次临床试验知情同意。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不良反应指导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中医情志护理 在中医护理中, 中医情志护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在中医护理干预中, 需要时刻把握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一般来讲,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由于长期以来心理、生理受到的双重折磨, 都会出现一定的悲观、恐惧心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病情恢复。中医护理干预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 实时把握患者心理动态, 了解患者产生悲观情绪的原因并加以引导, 帮助其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提高治疗效果。

1. 2. 2 饮食护理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诸多疾病的因素之一, 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有利于预防疾病, 缓解疾病的发生。在中医护理干预中应采取饮食干预, 患者要多食用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多食用降血糖的食物, 多食用水果蔬菜, 可以调节患者血脂水平, 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使患者凝血时间延长, 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饮食禁忌, 不宜高盐、高脂肪、刺激性食物, 如肥肉、辣椒、蛋黄等, 不宜暴饮暴食。

1. 2. 3 刮痧、外敷护理 对患者厥阴俞穴、心俞穴、至阳穴及神堂穴进行刮痧, 点揉患者天突穴、巨阙穴及膻中穴;同时可取山栀仁、桃仁各10 g捣碎为细末并加以25 g蜂蜜混合后外敷患者心脏部位并加以纱布固定, 开始时通常2 d1次, 后可延长至5 d 1次。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SAQ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越好。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护理满意情况, 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計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Q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AQ评分分别为(49.63±11.42)、(71.35±7.69)分,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AQ评分分别为(49.81±10.72)、(53.62±4.98)分;两组患者护理前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37, 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56例, 基本满意26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3例, 基本满意34例, 不满意17例, 护理满意度为79.7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2, 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的, 常伴有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现象[3]。通常来讲治疗时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除了临床上的药物治疗以外, 日常饮食习惯、心理情绪及其他对症护理也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6]。

在本研究中, 通过开展中医护理干预疗法对观察组84例患者进行护理, 在护理中落实了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要求。通过开展中医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及刮痧、外敷的护理方法, 使观察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显著降低, 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情况明显好转。同时患者也对疾病有了清晰的认识, 从以往的畏惧、逃避、悲观的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 树立了治疗疾病的信心, 从而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药宗必读》中记载的:“深情牵挂, 良药难医”就是这个道理[7-10]。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37,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2, P<0.05)。可见中医护理干预被患者广泛接受, 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 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SAQ评分, 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席承洋.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1):113-114.

[2] 张艳.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疗养医学, 2014, 23(3):251-252.

[3] 董瑞莲.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1):169-170.

[4] 张金花, 毕艳玲.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6):323.

[5] 韦碧珍. 护理干预对69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5):2669-2670.

[6] 周鹏. 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不稳定型老年心绞痛患者情绪中的作用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3):142-143.

[7] 赛汉娜.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55):10968.

[8] 王梅.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7):9-11.

[9] 邓志云, 马忠金, 王利春, 等.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河北中医, 2014(10):1557-1559.

[10] 臧秀英.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3):618-619.

[收稿日期:2017-12-27]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
对社区老年人痰湿质体质施行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