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的自我锻炼方法
2018-04-02陈晓菲
陈晓菲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 054300)
在高中化学学习活动中,往往存在着问题意识不强,缺少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问题解决的自我监控能力不够等问题.因此,想要高质量地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问题解决思维能力的锻炼.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
根据格拉斯的信息加工模式,将化学问题解决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问题的理解、设计解题计划、重构问题理解、解题及检验.
问题理解为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即学生在解题之前,需要对问题题目的已知条件有清除的认识,在各个已知条件中找出相互关系.第二阶段即设计解题计划.在此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设计解题方案.第三阶段为重构问题理解.在寻找解题方案时,可能会发现对问题的理解有偏差,无法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案,所以必须要重新审视题目,重构问题理解.第四阶段为解题及检验.此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题之后需要进行检测解题答案是否正确.
二、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自我锻炼方法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即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可以进行抽象的思维,具备解决化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对其之后的成长影响重大.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敢于乐于质疑、积极思考,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下为笔者对于自我思维能力锻炼的几点看法.
1.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提高对事物或者某项活动的积极性,有浓厚的兴趣往往能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较为枯燥的学习活动来讲也不例外.培养自身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疲惫感,厌倦感,能够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高中解题,要求必须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保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够思路清晰,快速地解决化学问题.化学对于高中生而言难度较大,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很难延续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想要做到让学生注意力集中,高质量地完成课程任务提高学习成绩,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例如,发挥联想,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认识到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培养自身的兴趣.保持好奇心,对于生活中产生的化学现象要积极猜想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发挥课堂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由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由教师完成授课部分,然而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全过程由学生来完成,因此学生应处于主体的地位.在过去传统教学学习过程中,高中生往往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多以教师作为中心完成教学,在课堂中,被动的学习,忽略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的能动性.所以在课堂学习中,高中生应该以自身为出发点,锻炼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的能动性,激发自身的潜力.在课堂学习中抛出问题、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的潜力,科学的、有目的的自身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锻炼.例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中由学生自己讲课,此时学生是完全自由的,听课的同学可以随时提问,培养了自身勤于思考的能力,同时对于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
3.注重实验操作,提高创新能力
在化学知识学习中,不乏有趣的知识,往往这些知识都是有规律的.但是,因为其逻辑性较强,简单的文字描述,晦涩难懂,不足以让学生理解.因此,可以根据书本内容为指导,开展课堂实验.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因为学习任务重,时间不足,往往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操作不仅仅能够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够利用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得到解题思路以及方法.通过实验,不仅巩固了学习过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兴趣,也能够引发学生对于化学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化学知识多而且复杂,通过对于实验的认识,进行归纳总结,方便记忆.
4.要保持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及学习的长久性
学习活动中通常会具有多种解题方法,因此要保持解题思维的灵活性.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解题策略.对于案例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教条, 积极思考不同的解题可能性.保持长久性即问题解决思维的锻炼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对高中化学而言,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下去,不能够急于求成.在实际学习中,可能因为成绩、个人情况等种种因素积极性备受打击,这个时候更需要自身树立信心,不断地进行自我锻炼.
面对相对枯燥的化学学习, 问题解决思维的自我锻炼非常重要.但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一蹴而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死记硬背等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兴趣不浓厚的情况.可见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尤其对于学生自身的思为能力锻炼还要不断的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化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少兰,吴星.化学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化学教与学,2012(2):36-37.
[2]王凤梅.突破学生思维障碍提高教学的时效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6):42-43.
[3]任丽曼.高中生化学平衡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