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用学原则在交际中的运用1

2018-04-02刘璃蔧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面子礼貌准则

刘璃蔧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52)

一、引言

在日常交往会话中,人们会用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字面意思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但有时候人们也会较为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会出现字面意思和实际要表达的思想截然不同的情况。而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彼此间的语言交流更为复杂。上述就是语用学所要探讨和研究的。20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语用学,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现存研究主要是较为抽象的理论探讨,致力于将语用学指导实践的研究还不多,为此文章将就如何把语用学的语用原则研究成果指导交际实践,以达到更加准确、有效、和谐地交流。

二、语用学研究概况

(一)语用学的概念

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影响语言行为的标准和支配轮流发言规则的科学。话语、语境、交际者是构成语用学系统的三大要素。人们在学习外语时逐渐发现,有些话语仅仅从词汇、语音、句法层面并不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还要结合交际的景象、交际参与者的阅历、情感和交际的种类,才能真正理解说话者的本意。因此,要想在交际言语行为实践中,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就必须合情合理地运用语用策略。“语用学”这一术语是1938年著名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在其著作《符号理论基础》中首先提出,但直到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创刊,语用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国际学界的承认[1]。此后,语用理论得到快速发展,研究范围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语用学。

(二)国外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1967年,加州大学教授格莱斯(H.P.Grice)在哈佛大学作了题为“逻辑与会话”的演讲,阐述了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提出合作原则包含的四个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2]。这些准则是交际各方语言表述形式及内容的具体规定和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构建一般性会话原则,成为语用学领域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这些理论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兴趣,并成为语用学的奠基之作。1962年,英国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动理论的创建者奥斯汀(J.L.Austin)提出了语言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从语言使用的社会功能层面对语言的“社会性”做了详细的论述。后来,奥斯汀的学生、美国哲学家塞尔(J.R.Searle)在一系列问题上对奥斯汀的体系做了修正和发展,并融合了格莱斯会话含义学说,形成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对语用学原则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后,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Leech)1983年提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概念和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实现了对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的扩充和修正。1987年布朗(Brown)和列文森(Levinson)在《礼貌:语言使用的某些共性》(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论述了礼貌理论,该理论以欧文·戈夫曼的“面子”的概念为基础,包括三个基本方面:面子、面子威胁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s,简称 FTA)和礼貌策略[3]。这些理论已经较为实用,对语言的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上述理论和原则无法诠释所有交际中的语言现象,鉴于语用学研究存在的空缺,1999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出版了个人专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提出了新的概念顺应性理论(Adaptation theory),并获得广泛认同[4]。其核心观点是:语言使用是说话者根据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等特性不断对语言做出动态选择过程。

(三)国内语用学的发展

从1980年北京大学教师胡壮麟在《国外语言学》发表学术论文《语用学》起,语用学研究在我国不断吸收、发展,呈现了繁荣的景象。语用学已成为部分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专业和课程。在中国知网以“语用学”为题名,可以检索到3195篇学术论文(截止时间2018年4月5日)。2000年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维索尔伦出版了个人专著《语用学新解》,引起了我国英语教研人员的更为广泛关注,我国学者开始用顺应性理论等对我国语言交际行为进行研究。同时,广州外国语学院教师何自然等在对说话者选择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的谋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说假”是说假者社交、心理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秦勃(2008)在论文《礼貌的顺应性》认为礼貌原则存在缺陷就是忽视了礼貌的顺应性[5]。张艳君(2009)在论文《顺应论中的合作原则》提出顺应论与合作原则相互作用,联合指导、影响具体的语言行为。胡启海(2010)在论文《英语专业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中用语用学分析教师的课堂语言行为。总之,在我国参于语用学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虽然在语用原则方面没有取重大的突破和建设性理论提出,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语用学的语用原则。

三、主要语用原则及其辩证关系

(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话语双方为了在舒适的交际行为中顺利达成交际目标而使用的多种语言手段、方式称之为修饰[6]。在这个过程中,说话者运用语用原则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听话者再根据语用原则理解说话者的用意,并做出回应[7]。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和篇章修辞两种。其中人际修辞的礼貌、合作等原则是起“输入限制”作用,与之相对应篇章修辞的可处理、清楚等原则却是起到“输出限制”的功用[8]。所以为了提升交际效果,跨语言文化交际的合作性话语主要应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的主要贡献者是莱斯,他认为任何书面或口头会话都是会话双方的共同努力,他们必须互相合作。如果会话者违背一条或多条合作准则,就会破坏沟通。合作原则包含四项准则即数量、质量、关联和方式。在会话交际中遵守合作原则,表达内容更清晰表述的内容会很清楚,交流效率高,交际效率更高,则旋外之音更少。在人们的实际交际中言表之意和言外之意的交替出现是非常频繁的,但语法学家和语义学家却很难找出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这种普遍的现象,合作原则的出现就及时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正确地认识合作原则并以此为指导,对提升会话的交流效率会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格莱斯对合作原则中的合作这个概念的阐述不是很全面,他只强调了听话人的合作与否,而应该把听话人和说话人的合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没有提出人们在交际中为什么既要遵守合作原则又要违反四准则[9]。英国学者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人们之所以要故意违反某个准则及其次则,主要是出于礼貌,避免由于说话太直白而对对方不礼貌,或留下不好的印象。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有效的补充,二者结合,才会更有力的解释和理解交际中的会话含义。礼貌原则的中心思想就是尽可能让他人受益,让自己吃亏[10]。礼貌原则旨在通过利他的话语,维护双方平等友好的会话关系,包括得体、慷慨、赞誉、谦逊、赞同和同情等六大准则。

(二)面子保全原则及其中西差异

在实际交际交谈中,有时会话者不免会谈到死亡、过失、生理疾病、年龄等令人感到某些令人感到难堪、为难甚至是避讳的话题。当会话者不愿意径直讨论这些让双方尴尬的事实时,遵守面子保全原则,就采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可维护各自面子形象,减轻给面子带来不悦的交际行为,让对话顺利进行。布朗和列文森的在戈夫曼“面子”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子保全原则。戈夫曼的理论的面子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最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对每一个交际者来说是最基本的、不容忽视的。但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概念更为具体,他们认为所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认为:“礼貌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11]”。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国的人所谓的面子和西方所谓的面子差别较大。西方文化提倡自信和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西方人的“面子”则重于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表现在个人行动的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而中国文化提倡谦虚和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中国人的“面子”理念体现个人从属于社会的价值观,强调个人需求不要超过社会所给予他的身份地位。这些差异在中西餐桌文化中表现得极其典型。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强调个体,所以在餐桌上重礼仪,喜欢分餐制,请客则安安静静,不仅不能大肆喧哗,即使交谈也只能与邻座客人小声交谈,专心安静地享用自己中意的食物,除非事先约好,西方人更推崇AA制,喜欢各自买单。与中国人请客时的滔滔不绝、献筹交错、歌舞升平、一片喧哗,差异甚大。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氛围文化中最根本的差异。中国人喜热闹、讲排场,好请客,喜劝酒,而西方人个体意识更甚,喜静,即使请客也是各点各的菜,各自享用美食。中西方的餐桌氛围文化差异如此之大,易中天曾精辟地指出是“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差异造成。所以在跨语言文化交际实践中要充分考虑上述差异,尊重对方文化和价值取向[12]。

(三)主要语用原则的辩证关系

语用原则具有辨证性。我们对语用原则的贯彻执行决不是机械的、盲从的,任何语用原则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它的不同表现。语用原则的辨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一、任何语用原则对语用实践的指导作用,都存在着普遍性和特殊性,这里的普遍性是指语用原则是人们运用语言都应该遵守的原则,语用原则的特殊性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常常采取有悖于语用原则的语用手段,形成特殊的语用格局。例如合作原则要求人们在语用中做到符合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但在语用中,人们却有意违反这四条准则,以达到一定的语用目的。二、任何语用原则都是单一性和多面性相结合的产物。所谓单一性,是指不同的语用原则有其不同的语用指导价值,即不同的语用原则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语用原则有不同的语用指导重点,如合作原则重在“合作”,礼貌原则重在“礼貌”等。但是这种“单一性”并不是某一语用原则功能价值的全部,因为在语用实践中,人们运用语言的手段是综合的、多种多样的,而语用原则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某一语用原则在侧重作用于语用实践的某一方面的同时,对语用实践的其他方面也会产生影响,这便是它的多面性[13]。

四、跨文化交际话语中语用原则的运用策略

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交际双方保持协作,共同灵活把握会话原则及其辩证关系,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单一性与多面性的统一,使整个会话过程顺利完成与默契,进而达成交际目标。

(一)充分运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保证对话流畅友好

1.最大程度地遵循合作原则,确保信息顺畅

合作性交际情境中,有时候目的非常明确,要求尽快地获取信息,因此各方关注的焦点就是信息,礼节性话语不是那么重要,各方就需强化合作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传递给对方而弱化礼貌原则。

(1)A:How many classes do you have today?

B:Two.One is English,another is Chinese.

B遵守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直接回应了对方所期待的答案。

(2)A:Do you think this coat is suitable for me?

B:Of course no.It is too big for you.

B并不为了礼貌或取悦于对方而说假话(如:per⁃fect!),而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遵循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14]。

(3)A:How long did you stay at home last winter?Sorry for that.

B:Just one week.I was also busy for trade.

交际话语表达应和所处场合、时间相符合,B忠实地遵循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

(4)A:Let’s have a party tomorrow,shall we?

B:Ok!That's a wonderful idea.

在会话交际实践中,说话人要尽可能言简意赅地表述,尽量不要含糊其辞,B的回答遵循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15]。

2.适时启动礼貌原则,防止场面尴尬

在跨文化交际言语实践中,如果因为采用合作原则,准确地传达数量、质量、关联和方式等信息,但这些信息可能涉及到某方的短处或者不光彩之处,从而使场面很尴尬,影响双方的心情,为会话的持续进行增加障碍。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取礼貌优先的原则。

(1)A:Somebody has eaten the apple.

B:It was not me.

说话人A对于谁吃了苹果心知肚明,但并不明说,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没有赤裸裸的说出someone的名字,而用Someone来代替。

(2)A:Kate has just borrowed your handbag.

B:Well,I like that.

这两句对话比较隐含,B出于礼貌,不想让A听到自己的不情愿,因而她说了反话,没有准确清晰地把信息传达给A,虽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但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

(3)A:How about my English teacher?

B:His coat is good.

听话人B并不认为A的英语老师很好,B对说话人A的英语老师并不满意,但又不想让A太过失望、难堪,所以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是遵守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而故意违反了关联准则,很间接机智地予以答复[16]。

(4)A:Where are Linda and her assistant?

B:They are either in the office or in the meeting room.

职员B不知道Linda和她的助手具体在什么位置,但出于礼貌,不是直接向对方说“not”,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而是给对方提供了两条线索。

在言语交际中要灵活地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根据会话矛盾的特点和性质,选择恰当的原则。多数情况下,应遵守合作原则,当发生冲突时,要优先关注对方的感受,应把礼貌原则放在首要地位,尽量营造友好和谐的会话氛围,委婉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完成交际任务。

(二)适时运用面子保全原则,让彼此面子有光

1.采取补偿行动维护对方面子

当事情很小,对对方利益、面子造成不了大损伤或亟需执行时,可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把意思讲出来,如:Open the door、Stand up.很多情况下需要采取恰当的补偿话语或行动,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或心理补偿,给足对方面子,确保对方内心舒服。具体方法有:

(1)积极礼貌方式。可表示信赖、称赞、同情、亲近或关心等。例如:

A.How are you?

B.How handsome your son is!

(2)消极礼貌方式。可使用疑问句、歉语、感激语或缓冲语等。例如:

A.Could you possibly help me with my work?I can’t do it myself.

B.I’m sorry to interrupt you,but that’s a fact.

(3)非公开的方式。也即间接表达,可用省略、俗语、模糊语或暗示等。例如:

A.Damn,I didn’t take money.I forgot to go to the bank today.

B.He’s some kind of idiot.

2.运用委婉语给交际双方留面子

委婉语(Euphemism)是一种修辞手法,用婉转或温和的方式,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来表达说话者意图的特殊的方式,是对礼貌原则的恪守。例如:

A:Kate is on diet now because she wants to keep slim.

B:Kate is on diet now because she is rather fat.

说话人A的表达就考虑到了Kate的自尊和面子,用“slim”描述让人心理愉悦。而说话人B的言语表达唐突、冒失,通常描述女性外貌显胖,不用fat应用plump。

然而,委婉语与合作原则的相关准则并不能兼容,而是相互冲突的。如:

(1)违背数量准则。使用委婉语减少了实际信息传达量,会使语义变得含蓄、模糊,但会使一些原本俗气的、避讳的、刚烈的词语听起来变得娴雅、礼貌、令人愉悦,从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17]。

例如:

A:Tom and Jack are enthusiastic.I like them.

B:I like Tom.

这两句对话中,B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喜欢Tom,不喜欢Jack,所以违背了数量准则,话语中减少了Jack这个信息。

(2)违背质量准则。说话人可能低调陈述现实的不足之处或缺点,也可能在原有事实基础上进行夸大。听话人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说话人低调或夸大的意图。例如:

A:I just made steak.Do you want to have some?

B:I’d love to,but I had too much this morning.

听话人B没有很清晰地进行回答,让听话人产生两种猜测:B不喜欢吃牛排,或者B喜欢吃,但确实因为吃饱而无法再吃了。总之B没有直接拒绝而委婉地推辞了。

(3)违背关联准则。出于礼貌,说话人用中性或者褒义的词语描述本来让人情绪悲哀或者不爽的事实。例如用“She is full figured.”含蓄地形容“She is fat.”用“He went to his last home this morning.”委婉地表达“He is dead”的真实意思。

(4)违背方式准则。这在涉及到军事、经济、政治等外交新闻报道中运用较多,表现一般为使用迂回曲折的方法以掩盖事实,达到为罪恶事实涂脂抹粉的消极礼貌作用。例如用“active defense”来表达“aggres⁃sion”的事实。

五、结语与建议

基于对语用学理论发展的综述和实例分析,不难看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保全原则是指导跨语言文化交际的行为准则,是跨文化交言语行为应遵守的重要原则[18]。语用原则具有辨证性,合作原则是基础,礼貌原则和面子保全原则是合作原则的补充。交际中,三则往往同时存在,综合运用。在跨语言文化交际言语行为中,以顺应性理论为指导,为了以最高效率地进行交流首先应遵守合作原则,所以合作原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原则。但考虑到合作话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和不同文化背景,礼貌原则和面子保全原则也必须适时灵活使用[19]。外语研究者、教育者或跨文化交际实践者,一方面要学习词汇、语音、语调、句法等语言知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习外国的语用理论、语用知识,理清中西方言语文化差别,并反复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友好、和谐的会话,而不至于弄出笑话或“出洋相”。随着国内外语用学的发展,语用学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对语用原则的研究将更加扩展和深入,其研究成果对大至外交外贸,小至日常交往均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20]。外语研究者、学习者和外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关注和学习语用学理论,将语用学成果运用到理论研究和交流实践以及教学中,更好地推动中西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猜你喜欢

面子礼貌准则
面子≠尊严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某贪官的面子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面子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