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困难时期的教育发展述论1
——以广东龙川县为例

2018-10-08刘枚萍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龙川县龙川全县

刘枚萍,夏 斌

(1.云南大学 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2.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三年困难时期的历史研究,是中国当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某方面”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不易深入开展,近年来,学界出现不少相关的优秀论著1,但这些成果大都集中于这一时期的人口变动、经济困难发生的起因、各地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的探究,对教育状况尤其是农村教育发展情况则尚付阙如,一般只散落于地方史志或教育通论中。广东是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门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教育情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龙川县地处粤北山区,是该省山区的重要代表。有鉴于此,现以广东省龙川县为对象,以龙川县档案馆藏资料为依托,对三年困难时期的教育发展情况作初步探析并提出刍荛之见,如有舛错,望学人指正。

一、五十年代龙川县教育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国内政治形势渐趋稳定,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较大发展。龙川县虽地处粤北山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条件较差,但在全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环境下,全县教育事业也取得较大成绩,教育经费较大幅度增加,学校数目和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1949年到1959年10年间,全县教育基本建设支出从20000元增加到23000元,工资支出从237904元增加到1900000元,其它支出从28541元增加到377000元,总支出从286445元增加到2300000元,十年总支出 22603732 元[1]49。从学校数目看,1959 年同1949年相比,公办完中从3所增加到7所;公办初中从2所增加到5所;民办初中从2所增加到25所;公办中级职校从1所增加到5所;民办农中从0增加到9所;业余中学也从0增加到18所;完全小学从67所增加到171所;业余小学从0增加到14所[1]49。从学生人数看,全县高中生从159人增加到2132人;初中生从2336人增加到10747人;小学生从23851人增加到61274人;中级职校学生从85人增加到1636人;业余中学学生从0增加到2041人;业余小学学生从0增加到5092人[1]50。从各类学校师资情况看,中等学校教师从162人增加到660人;小学教师从1623人增加到2179人;幼儿园教师从0增加到1236人[1]50。以上是官方数据,未必可靠,但总体趋势可以参考。总体而言,与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情况相比,五十年代龙川县的教育事业取得很大发展。

二、三年困难时期龙川县教育发展情况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经济衰退,国家各项事业遭到严重破坏,龙川的教育发展受阻。许多学生因经济困难退学,师生因粮食供应不足而营养不良,出现水肿,偷盗现象严重。为克服经济困难,发展教育,龙川县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推行半日制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农业教育,并大力发展扫盲与推普工作,但因时代背景的限制,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一)幼儿教育

人民公社化初期,在全国教育大跃进的背景下,龙川大力发展幼儿教育,1958年城乡大办民办幼儿园和托儿所。1959年以后,由于经济困难,幼儿教育开始压缩。到1959年6月中旬,有80-90%的幼儿园停课,个别公社甚至连一所幼儿园都没有。7月中旬,因农业生产的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无人照顾学前儿童,幼儿教育又重新受到重视,县妇联与教育部再次推动幼儿教育,全县的幼儿园恢复到原来的1/4。至9月2日,全县共有263间,入园幼儿9930人[2]35。1960年夏,达到30900人。1961年,随着经济困难的加剧,粮食极度紧缺,饥荒蔓延,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幼儿教育更无从谈起,全县各幼儿机构相继关停,只有少数幼儿园得以幸存。据该年年底统计,全县设幼儿园只剩42所,入园幼儿1622人[3]393,见表1。随着幼儿机构的增减,托幼教师也随之“浮沉”,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1959-1961年全县幼儿园(班)情况统计表[4]147

表2 1959-1961年全县托幼教师情况表[4]116

总体看来,幼儿教育在1960年有较大发展,入园人数和教师数量都较大幅度增长。实际上,1958年因受大跃进影响,幼儿教育也出现大跃进。后因经济困难,大量幼儿园停办。1959年下半年,因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增加妇女劳动力,幼儿教育再度兴起,1960年达到一个高峰。从1961年开始,国家实行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教育事业随后也贯彻八字方针,急躁冒进现象有所纠正,幼儿教育发展趋缓。

(二)小学教育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为贯彻上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国家与集体办学相结合、全日制与半日制或复式班的形式,大力发展民办小学,由1956年的4所18班发展到1959年的55所72班。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小学教育进入调整压缩阶段。1960年,开始停办一批农村民办小学,组织师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小学作了调整。由1960年的247所调整为209所,其中民办小学减至30所[3]395。在入学率方面,因解放后国家一直强调发展初等教育,消除文盲,五十年代龙川县的小学入学率逐年上升。1958年实行扩招,学生人数达到63000余人,入学率达95.7%。1959年,受经济影响,小学生在校人数和入学率开始下降,在校生人数减少到54000余人,入学率下降到88.8%。因教育领域于1960年开展了一场继续跃进的风潮,小学实行扩招,1960和1961年,全县小学生入学率回升,分别为89.2%和90.7%。在升学率方面,1959年为69%,比1958年有所下降。1960年同样因教育领域的跃进风潮,初中招生人数增加,小学生升学率提高到81.7%。到1961年,随着困难的加剧和八字方针的落实,中学招生人数大幅度压缩,全县小学生入学率下降到63.7%[3]398。在师资方面,数量虽有增加,由1959年的2279人增加到1961年的2552人[4]116,但教师资历却在下降,这主要是由当时的教育政策造成。大办民办小学,增加一批新教师,教师数量增加。但因缺乏资历合格的教师,于是吸收大量社会青年通过临时培训充任小学教师,导致教师资质下降。这一时期全县小学专任教师学历结构见表3。

表3 1959年-1961年全县小学专任教师学历统计表[4]118

在学制改革方面,龙川县于1960年秋开始进行小学学制的改革试点工作。“计有老隆小学、佗城小学、隆师附小、通衢小学、鹤市小学、丰稔小学、水贝小学、铁场小学、车田小学等九间,共25班,学生928人,进行五年一贯制试验班[5]35。”为了搞好教改工作,县委成立教改领导小组和教改办公室,各校成立教改领导小组和教研组。同时,文教局还组织了教改工作组。教改曾取得良好成绩[6]7-8。老隆小学是试行五年一贯制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典范,曾组织了一次一年级改制

班与现行学制二年级同时同题考试,在算术及语言能力方面,改制班一年级已超过现行班二年级水平,考试成绩见表4。

表4 老隆小学改制一年级与现行学制二年级考试成绩表[7]5

此外,因劳动生产需要,还开展了半日制教学试点工作改革。硕福小学是改革试点学校之一,1960年下学期开始实行半日制教学。全校师生均参加生产劳动,三年级以上师生每人平均生产粮食47斤。由于改革试验出现许多问题,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实行后不久,县教育部门又重新调整,许多小学又改回现行学制[8]。

(三)中学教育

1958年,为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方针,县教育部门对全县中等学校进行调整。二中、四中等部分中学,改办完全中学,龙母、黎咀、麻布岗、上坪4所中学转为独立初中,同时,新办6所民办中学。合计全县有完中8所,初中11所。1959年,全县有公办中学12所,民办中学17所。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县中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政府采取关、并、转措施,压缩中学规模,停办了鹤市华侨中学,学生转入金安中学。桥头、新和等民办初中并入铁场中学,新田、迴龙民办中学并入赤光中学,新街民办中学并入车田中学,紫市、鹤市民办中学并入金安中学,金归、丰联、华城民办中学并入通衢中学,通衢高中并入金安中学。1960年秋,龙川一中施行“双轨制”,试办五年一贯制的初中班,从初一至高中毕业为五年时间[4]197。这一时期,龙川县普通中学教育发展情况见表5-6。

表5 1959-1961年龙川县普通中学教育情况统计表[4]201

表6 1959-1961年龙川县普通中学教育情况统计表[3]403

这一时期中学的学生人数、学校数、升学率及教师数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1961年,采取“高中多压,初中少压,重点中学少压,规模大的学校多压,规模小的学校少压,劳动力少的地区多压,劳动力多的地区少压,农中不压”的原则[9]30,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对初高中学生人数进行压缩。

本文的学术贡献有3点:第一,研究视角上,专门论证了签证政策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从而为签证政策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研究内容上,对过境免签政策进行梳理并进行有效性论证,分析过境免签政策的动态效应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第三,研究方法上,首次将更为前沿的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引入旅游政策的论证中,有助于推进旅游管理与旅游经济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后续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概述过境免签政策并确定研究对象;第三部分进行研究设计;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

(四)职业教育

师范教育。这一时期,龙川的师范类学校主要有两所,分别是老隆师范学校和龙川县教师进修学校。老隆师范学校前身是1930年创办的龙川县立乡村师范,曾经停办,直到1950年才复办,招收中师、简师各一个班。到1957年发展到有600名学生的规模,13个教学班。在反右派运动中,许多教师被批斗,师资力量被削弱[4]231。龙川县进修学校创建于1957年,前身是县函授师范学校,1959年改为龙川县教师进修学校。主要为培养未达中师(高中)毕业学历的在职小学教师。课程有语文、数学两门,学制先是两年,后改为三年。1960年,由隆师兼管,后由县教育局收回直管[4]231。三年困难时期,龙川师范教育的各项指标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发展情况总体保持平稳,具体情况见表7-8。但因龙川县的师范教育本就比较薄弱,因而相比于其它教育,其发展显得十分不足。

表7 老隆师范历年班级、学生数、毕业生数基本情况统计表[4]217

表8 广东老隆师范学校专任教师学历统计表[4]122

农业教育。三年困难时期龙川县的农业教育可分为两类,农业技术教育和农业中学,二者都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群众办学、勤工俭学、半耕半读”方针而兴办的。

龙川县的农业技术学校全称是广东龙川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龙川大学,开始设“大专工科、中专农科、中专妇产科3个专业班,招生121名,学制3年,毕业学生不包分配[4]240”。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体育、工业知识、化工知识、农作栽培、土壤学、虫病防治、蚕桑、生理解剖、药物学、护理、接生等”[4]240。1960年9月,改为广东龙川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招中专化工、中专作物各1班共100人,由省里直接提供经费。原妇产科拨给县卫生局,附设于县人民医院。1963年停办,学生由县统一安排[4]240。

农业中学是半工半读的半日制学校。1958年4月,根据“贯彻群众办学、勤工俭学、半耕半读”的方针,先后办起了嶂峰、佗城、樟大、四都、铁场、上坪等8所农业中学[4]233。公社及生产大队提供教学基地以及部分经费,再由集体补助部分与个人负担相结合、国家扶持等办法解决。招收对象以20岁以下的高小、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2-3年。课程有语文、数学、政治、农业常识等四门。课程安排根据农事特点,采取半日制或间日制等形式[4]234。师资来源采取就地取材、能者为师的办法解决。每个班配备专职教师,待遇一般不低于小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所有农中教师参加函授学习。附近全日制中学有帮助农中教师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的义务[10]3。农业中学符合农村实际,得到许多群众支持。至1960年秋,全县农业中学发展到27所。因经济困难,1961年,对农业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和压缩。至1963年夏,全县的农业中学全部关闭[4]235,三年困难时期龙川县的农业中学开办情况见表9。

表9 三年困难时期龙川县农业中学概况表[3]408

龙川县的农业中学于1958年开始创办,经过1959年的发展,到1960年达到一个高峰。1961年,因经济影响开始衰退。农业中学虽然受到许多民众的支持,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群众不认可,认为子女就读农业中学无前途。如佗城公社有社员认为“农中是耕田中学,不能学到东西”,还有的说“农中就像一个不倒翁,不会读书,又不会劳动”[11]61。因经济困难,缺乏资金,且农业中学本就是大跃进的产物,注定不能长久发展,加上群众对农中认识的偏差,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以致最后销声匿迹。

卫生技术专业教育。龙川卫生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比较薄弱,当时只有龙川县卫生学校一所卫生学校,创办于1947年,原名龙川县立助产学校,附设于老隆平民医院(今龙川县人民医院)。1952年冬,改称广东省立第三助产学校,后并入兴宁县城的省立第二助产学校。1958年,复办龙川助产学校,学制3年,并改名为龙川县卫生学校。1960年秋,龙川大学改办龙川农业学校,将妇产班并入龙川县卫生学校,规模扩大,县政府划出一部分经费援助,在老隆吻岭头(今果园新村)创建新校。1963年停办,全部学生分配工作[3]407。1959年龙川卫生学校专职教师为4人,1960年与1961年都为7人[4]242。1959年复办龙川助产学校时,省财政厅曾拨款1.75万元人民币,“开设中医进修班、妇幼班,招生48名,学制3年。配备2名专职人员,由县人民医院提供实习场地和指派主治医生兼课[4]242。”1959年有4名教师,1960年和1961年都只有7名教师任教。在招生方面,1959年,招生48名,在1961年9月的招生计划中就提到“卫校现有43人,拟招50人,下半年则有学生93人,较现有增多50人[12]63”。三年困难时期龙川县卫生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基本保持平稳,变化不大,但总体薄弱。

(五)扫盲和推普教育

推普教育。与扫盲教育发展情况类似,从表面看,三年困难时期龙川的推普工作也有所发展,至于真实情况如何,因笔者能力有限与史料的不开放,有待后人考证。1959年,全县掀起了推广普通话的高潮。截至1960年2月底统计,“全县基本能讲能听者111044人,二会的34758人,四会12081人,能认200-400字以上30864人,认2000字以上6073人[13]1”。以前会讲能听的只有少数人,且主要是学校教师或机关人员及企业干部职工。经过推普后,全县“幼儿园有40%,农村有35%左右化起来了。据不完全统计,学生9560人会讲能听,三会5738人,教师238人会讲能听”[17]6,如老隆公社,经过推普后,学校师生,机关干部已基本能讲普通话,在学校形成一股讲普通话的风气[17]7。此外,许多学校组织学生成立推普宣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民众学习普通话,老隆小学即是一个典型。推普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民众学讲普通话的热潮,学讲普通话逐渐成为社会风气。一些市镇、商店、街道、十字路口都贴上“同志,请讲普通话!”之类的标语。不少地方还设立推普站,举办推普班帮助民众学习[17]8。

三、三年困难时期龙川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受经济影响,三年困难时期龙川县的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紧缺。资金不足导致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严重缺乏,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政治运动的冲击,也使其发展受阻。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教育界出现了狂热浪潮,严重扰乱教学秩序,打乱教学规律,教学效果低下。此外,各地在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是影响其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资金紧缺

资金不足是龙川县三年困难时期教育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经济困难导致教育资金短缺,严重影响教学工作。许多师生因生活困难,粮食供应不上,导致营养不良而出现水肿,并引发其它疾病,致使许多学生旷课、退学,教师无心教学。丰稔公社一小学有40个学生患水肿病,教师12人中有8人患水肿病[18]14。经济困难不仅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基建设备也造成影响。许多学校灯光设备差,教学用具缺乏。200多间公立小学仅有10多间中心小学有部分仪器。许多学校连试管烧杯都没有,严重影响教学。有的学校因年久失修发生校舍坍塌事件[19]54。龙川一中在1960年因校舍建设资金短缺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求支援,“上级给予本校基建投资4万元,并要求在8月底全部建成。但目前的基建速度不仅慢,而且变化无常,甚至有落空的危险。现在的沙、石、石灰、搬挖土方,学校留有学生150人作为小工之用……可是木材、砖、瓦、洋钉等无法解决,学校非生产部门,这些材料是难以解决的[20]15”。有些学校因缺乏燃料,学校师生要到校外挑柴。如龙母中学,每天出动五、六十人到二十多里外的地方运柴,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21]7。经济困难给教育带来了严重冲击,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各学校实行“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师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3]1,但未得到根本解决。

(二)左倾思想和政治运动的冲击

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倡议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并且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22]424,教育上也出现同样的问题。受左倾思想和政治运动的影响,1958年教育事业大发展,但这种发展带有很大盲目性,出现了浮夸风。1958年党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此,龙川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动员全校师生投入“全民大炼钢铁”“大战三秋”“大办工厂、农场”等运动。1959年,为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县提出教育普及六年制小学教育,把10000多名四年级毕业生都升入高小。还提出“上大学不出县,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等口号,办起了龙川大学,发展全日制中学,增办高中班,大办半日制中学,业余中学和农林中学,扩大招生名额,带来师资、校舍、设备普遍不足,教育质量下降[4]96。1959年下半年开展的反右倾运动对龙川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教育领域再次出现大跃进。龙川县工农教育工作计划提出“在扫除现有14岁至40岁青壮年文盲,时间两年基本扫除,即60年底完成[23]19。”各校的口号化,领导作风严重,县提出语文、算术平均分数达75分,公社就提85分,学校提90、95分,指示层层加码[24]4。有些学校急于求成,成立不必要的组织机构,企图用运动的形式在短期内提高教学质量。湖口公社的学校就发起了“攻破学习质量”的运动,还成立了“提高学习质量委员会[25]2”。同时,受政治运动冲击,上级部门因政治工作需要,频繁抽调教职人员及文教干部参加政治运动。教师调动过多无法专心教学,严重影响教学工作。龙母小学两年半里共调动了26名教师、5名校长。上坪公社三年来每个学期都有40-50%的教师调动[24]5。

(三)师资不足

师资不足是龙川县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包括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不高,二者严重影响该县教育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县里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招收社会青年参与培训以补充中小学教师,虽然培养了一批临时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矛盾,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临时培训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师资不足首先是受经济影响,教师工资待遇低,难以解决生计问题,社会上普遍存在“穷人才教学”“当教师无前途”“读不读三十六(36元工资)”“学不学,教小学”等观点,严重影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从教热情[26]10。因当时教师工资低,有些教师连蚊帐也用不起,有病无钱治疗,甚至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24]4。其次,在职教师被抽调从事其它工作。因政治运动频繁,各级政府经常抽调中小学优秀教师从事其它工作。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也严重冲击了教师队伍。被打成右派分子的教师,除极小部分留用外,大部分被开除。以老隆师范为例,教师不足是其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级抽调。在1956年、1957年反右以前上级连年抽调了优秀教师5人支援高等学校及科学研究机关。经过反右斗争后,清理了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共13人。两年间仅增派教师6人。在现有教师21人中,又有10人年老、多病、教学质量不高,因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27]23。同时,因开展“三反”运动清理掉一批教育工作者,使得师资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龙川一中的庶务张愈文在“三反”运动中就被清理出校[28]12-13。1960年8月,龙川县召开中小学行政人员三反运动会议,清理了一大批教师[29]40。师资短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受大跃进的影响,各级各类教育盲目发展,脱离实际,盲目扩招,加上新教师多,且教学水平低,加剧了师资缺乏的矛盾。

(四)政策方针执行出现偏差

政策方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是导致三年困难时期教育发展受阻的另一重要原因。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2]430”。同年,教育界还掀起了大搞生产劳动和政治运动的热潮,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虽改变了旧教育遗留下来的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劳动的弊病,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政治运动过多,劳动过多,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30]。许多地区因对“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理解不全面,没有将学习与生产劳动统一起来。出现“抓了学习,忽视生产劳动,抓了生产劳动,又放松学习”的情况,甚至“认为劳动第一,学习第二,考试成绩不好问题不大,只要思想红,劳动好就行[13]4”。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全日制学校以教学为主,否定勤工俭学的作用[2]36。在安排教学与劳动时间上也未妥善解决,许多地区存在劳动过多现象,师生劳动任务重,影响教学[25]2。推普教育的实施也出现问题,因工作人员对其长期性、艰巨性缺乏全面认识,认为推普工作是一个突击运动,忽视巩固与提高工作,在个别地方“化”了以后很快“冷”下来[17]11。上述问题主要是对方针政策理解不到位而造成,此外,由于各地的客观条件不同,也使得许多教育政策不能很好地执行。如推普工作在一些较偏僻的地区就没有很好地开展,导致推普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四、结语

三年困难时期,受经济影响,龙川县的各项教育事业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幼儿教育及中小学校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整体出现倒退局面。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加剧了其原本已很薄弱的教育事业的衰退,办学经费严重短缺,教育设施缺乏,师生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证。加上政治运动的影响,师资力量被削弱,导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严重不足。此外,各地在执行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制度不完善,尤其是监督体制的缺失,导致出现以“三面红旗”为代表的政治狂热浪潮,进而影响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还需补充一点,因龙川县的高等教育迄今为止还极为薄弱,三年困难时期则基本空白,因而文中没有涉及高等教育。总体而言,三年困难时期的历史研究较为薄弱,关于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研究更为不足。如何在资料不开放的现实条件下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展开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注释:

① 代表著作有曹树基的《大饥荒:1959-1960年的中国人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社》2005年)、杨继绳的《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2008年6月);代表论文有张树藩的《信阳事件:一个沉痛的教训》(《百年潮》1998年第12期)、李若建《困难时期的精简职工与下放城镇居民》(《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罗平汉的《三年困难时期的知识分子》(《炎黄春秋》2005年第4期)等文。

② 据《龙川县志》记载,民国初年,龙川县90%以上农民是文盲或半文盲,但当时未设扫盲机构,也未开展扫盲工作。1949年冬,贯彻“政府领导,群众办学,结合生产,灵活多样,各方配合”的方针,大办冬学,广泛组织农民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从1950年3月起,采取“以民教民”“能者为师”的办法,大办农民夜校,开展识字运动,积极扫除文盲。1951年全县办起高小、初小扫盲班3884个,在学人数14.83万。1952年抽调一批小学教师组成专职扫盲队,推广“速成识字法”。1950年至1966年,全县先后脱盲人数有11.06万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民教育遭到破坏,工作停顿,文盲回升。1972年恢复扫盲工作。1985年基本实现无盲县。

猜你喜欢

龙川县龙川全县
遥感技术广东龙川县地质灾害调查的应用
近期原创作品
龙川掠影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龙川至连平段模块化机房建设
近50年龙川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隶属于原中央苏区的龙川
大家都为这个客家古邑添姿彩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