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慕课走向智慧课堂——论媒介融合语境下的高校课程模式
2018-04-02李鹏飞
李鹏飞
从慕课走向智慧课堂——论媒介融合语境下的高校课程模式
李鹏飞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媒介融合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数字环境对当下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尺度可能性,慕课与智慧课堂潮流的出现是高校课程改革对其的积极回应。以《文学概论》网络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当代高校智慧课堂的基本方向:在充分尊重新媒介青年文化特质背景下,探索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引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空间,建设走向社交化、交互式学习的课程形态以及创新性的教学评价机制。
慕课;智慧课堂;媒介融合;课程改革
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对传播技术之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十分看重,他曾说“任何技术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1]25,而“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1]33。他曾经考察了印刷术对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并提出“技术是人体和感官的延伸”[1]104的鲜明观点。媒介形态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对包含教育在内的社会文化现象都有革命性的影响,而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对高校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技术支持,慕课与智慧课堂的出现,为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突破可能。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慕课与智慧课堂潮流
美国学者浦尔在上个世纪80年代面对电视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报刊媒体造成严重冲击的情景,提出媒介融合理论以推动传媒多功能一体化。自那时以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体形式如浪潮般涌现,于是媒体融合理论又不断与时俱进。当代学术语境中的媒介融合,有两种主要存在样态:第一是内容融合,诸如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整合于一种平台之上进行传播;第二是渠道融合,将报纸、书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传播介质整合为一个统一有序的多媒体网络。
高校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近二十年来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不能忽视媒介融合潮流的内在推动。目前高校普遍要求教师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已经成为必须的课堂教学材料。课件可以视为媒介融合的内容融合模式,它可以整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因其传播的信息量大、易于接受与理解、趣味性强而受到师生的欢迎。网络课程的出现可以视为教育技术内容融合的升级版,同样是各种讯息的整合,内容的丰富性却大大增强。2010年代以来从美国兴起的慕课(MOOC) 潮流,可以视为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对大学教学模式的革命性推动。2013年北京大学建设“网络开放课程”,清华大学建设“学堂在线”,之后在线课程的建设迅速在中国大学普及,涌现出众多的平台主体。
智慧课程是与慕课有交叉的技术概念。2010年,浙江大学提出建设“智慧校园”,此后引发诸多大学效仿。“智慧校园”与“智慧城市”类似,主要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建构校园内信息的感知、共享与互动的信息环境。与之相应,又有“智慧教育”概念的发生,祝圣庭提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校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2]对课程建设而言,智慧教育以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建设信息共享环境的智慧课堂空间为中心。智慧课堂的理念应该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
笔者建设的阜阳师范学院《文学概论》网络课程采用的是超星尔雅平台,其不同于以往网络课程平台之处,是为从内容融合模式发展至渠道融合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该网络数据库平台可以通过安装客户端,从计算机、手机、平板等媒介终端登录,其意义在于,使师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从以往局限于使用计算机而拓展为不受固定终端限制的灵活形式。课内课外师生都可以开展即时而大规模的教学研讨,教学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型
教育者在充分认识并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特性的基础上,建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建立学习信心、培育教学聚落、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空间与教学模式,是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型的基本思路。
(一)新媒体媒介特性下青年文化主体性环境背景
高校教学的培养主体是青年,当代青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青年文化又称青年亚文化,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曾注意到,青年文化虽然有着表面的“边缘化”“个性化”特征,但并非等同于只有负面效应的边缘文化,同时它又可以展示出与主流文化与父辈文化的“协商性”一面,因此具有融入主流文化的内在建设性。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将青年文化称为“后喻文化”[3],一种从晚辈向长辈传递的文化。青年文化凸显了前卫性品格,它要打破传统文化秩序,成为创造力的源泉,同时,借由文化达到的塑造与认同是现代都市年轻人思想生存与意识生存的内在需要。从对新媒体的接受而言,青年学生的敏锐性与开放性走在教师群体的前列。教师应该主动顺应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介的这一特性推动课程改革,建立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价值认同。
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已经成为教学管理者一个普遍的头疼问题,笔者以为堵不如疏,将学生的智能手机转变为教学电子终端,以研究性教学活动替代漫无边际的资讯漫游,将没收手机令其闲置的传统课堂转化为智慧课堂,更能引导当代大学生良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空间
网络在线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以课堂学习为主的空间模式,是对落实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学理念的切实落实。但是,传统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课程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在大多数技术条件下,教师课堂教学互动与学生网络课程学习不能同步进行,教师因此对学生网络学习状态难以进行及时的管理,对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难以进行实时的考核。而新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网络课程的拓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能。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塑造教师的权威性,并使之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主导整个教学活动。学生作为知识与训练的被动接受者,因主动性与创造性大大被压抑而饱受批评。近年来的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的普及,就是为了扭转这种趋势,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新媒体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建设,强化了媒介渠道的便利性。基于教学大数据的累计与分析,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动态更加个性化适应学习者的需要。《文学概论》网络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媒介空间,每个知识单元均设定若干中心问题与讨论任务,较大地摆脱了课堂教学时长的限制,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活动参与者的互动性。
(三)走向社交化的课程形态
德国著名教育学者托马斯·赫尔斯曼曾提出,传播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实际存在类型可以分为两类:I与C。I(Internet) 类把网络媒介作为内容传播的平台,C(Communication) 类把网络媒介作为一种人际信息交往的平台,使用者可以把它变为教育活动参与者信息交流的平台[4]。相比较而言,传统依赖于互联网的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比较接近于I类,而当代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慕课建设更加符合C类,教学活动特别是师生沟通交流的频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远远超越上一代网络课程。
新媒体作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有着泛社交化的特点。《文学概论》网络课程的终端融合巧妙借力了新媒体的社交化趋势。在网络课程使用媒介上,智能手机、平板的便利性已经超越了计算机,学生的登录使用趋向日常化、碎片化。超星学习通软件本身内在整合交友功能,使用者可以互相关注、聊天、建群、发布动态信息,同时又可以与社交软件、电子信箱等互联互通,技术上允许课程建设者与使用者逐渐构建一个虚拟社区。这样就解决了传统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即每一届学生的教学过程与研讨成果能有效保存并为后一届学生有效利用,使课程教学活动具有代际的传承性。
(四)交互式学习的课程模式
人类教学活动媒介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交互式形态的新时代。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主导下,当代网络课程建设不仅要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更要盘活存量教学资源,依托各种媒体技术提供的媒介渠道,拓展各类交互式课程学习活动。本校《文学概论》网络课程建设目前是以全日制本科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这类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网络课程对他们来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属于课程教学实践学时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定时发布在线学习任务,例如利用超星数据库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等资源,围绕课程重点,发布课外文本阅读任务、文学现象讨论任务、文学批评写作任务并要求在线完成。教师在活动中及时观察、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导向预设教学目标的实现。
《文学概论》网络课程使用者涵盖二本、三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非师范类方向的不同班级,将因校区、年级、专业、班级分割的几百名学生重塑为一个新的以求知为动机导向的网络社区。在该社区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相对平等的,教师可以主导教学进度、发布讨论、布置作业、分享资料,学生也可以发布话题、主动探讨、分享读书心得。本社区的存在具有持续性,往届学生可以为下届学生传授学习心得。进一步说,本校以及外校专业教师之间、本校学生与外校学生之间、在校学生与毕业学生之间均可形成有效的学习型社交网络,这对师生教学资源的更多利用裨益良多。
(五)创新性的教学评价机制
慕课与智慧课堂潮流的普及,对高校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又提出新要求:
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传统上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业、考试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掌握,其缺点是存在滞后性、覆盖性不足等。而慕课出现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次数、时长、进度加以考察,以及在线讨论、作业等情况加以掌握,其缺点是其互动性仍有不足。而当代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教学沟通情况并不束缚于计算机终端,使用者可以使用平板、手机加入教学活动,灵活使用各种时间对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加以掌握。
其次,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建设与管理,课程资源的编辑与维护,虚拟空间教学活动的管理,对教学团队使用新媒体的技能与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如何建立对这部分教学活动教学成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工作量的统计,都是新问题。目前尝试性地建立了部分机制,但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结语
当代青年在现代数字环境中长大,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养成了网络化、碎片化、个性化、互动化的学习方式,忽视学生个性又侧重灌输效果的传统讲授式课堂早已难以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同时,走出校园的高素质人才在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环境时,又产生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在审视传播技术对文化的影响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人们的期望与意向会影响人们对新媒介的选择与推动。中国教育界慕课与智慧课堂的流行,反映出人们对以教育技术改革为手段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在渴望,而教学一线师生的实践经验则为新课程形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02) :19.
[3]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虹,等,译.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7.
[4]托马斯·赫尔斯曼.远程教育的变迁:新技术与成本结构变化[J].开放教育研究,2006(06) .
From MOOC To Smart Class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University 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Medium Convergence
LI Peng-fe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The convergence of media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provides a new possibility of technical scale for the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mergence of the trend of MOOC and smart class i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online course of the Literary theory as an example,we discussed the basic direction of wisdom classroom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ully respecting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media, we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eaching space that fully mobilizes teacher’s guidance and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build a course form of socializing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as well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MOOC; smart class; medium convergence; curriculum reform
2018-08-02
阜阳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文学文化学视域下的当代文学教育”;阜阳师范学院网络课程资源项目“文学概论”(2016WLKC45) 。
李鹏飞(1980- ) ,男,安徽临泉人,阜阳师范学院内聘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与中国美学。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6.26
G642.3
A
1004-4310(2018) 06-01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