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夜班考验耐心与细心
2018-04-02
精心准备 认真编辑
■张建升
今年的两会夜班,我主要参与3月14日至19日《法治中国·两会特刊》前三个版的夜班三审编辑工作。从几天的编辑工作来看,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值班准备工作。今年的两会,是十九大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两会宣传报道有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必须切实掌握有关要求。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认真学习“两会报道手册”“采访报道备要”,密切关注两会进程,熟悉特刊版面总体安排,深入了解重要节点版面调整、内容转化、报眉名称、重要文章刊发节奏等,明确相应编辑要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做到心中有底。比如,根据“两会报道手册”规范用语要求,“政府工作报告”不要简写成“政府报告”,相应地,“两高工作报告”也不宜简写成“两高报告”。
二是严格编辑流程,加强协调配合,做到编辑工作规范高效。严格按照编辑流程开展编辑工作,不遗漏规定流程,一审编辑在编辑稿件的同时认真核对稿件中代表委员姓名、身份等标志性内容、关键性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二审编辑盯着技术人员修改编辑内容。各版面之间衔接有序,配合好,转换顺畅。统筹稿件安排,根据不同版面情况需要调换个别稿件的,及时调整。
三是认真编辑文字,反复打磨标题,仔细斟酌图片,做到准确、多元化呈现代表委员对检察工作的高度评价。特刊稿件均出自本报前方记者之手,并且经过三审,文字质量过硬。但是,后方并没有因此放松编辑核校职责。响亮的标题、过硬的内容能够吸引人,比如3月15日特刊三版的《全面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一文,在突出位置原文、原题呈现,很有特色。对于字数较多的标题、在同一版面中不同标题相同用语较多等情形,进行简化处理,对比平衡,综合考量用语多元化、差异化,增强版面整体协调感。对于可能产生歧义的标题,做适当修改,力求准确达意;封面大图片用心选择,有的照片主题、说明,一再斟酌,力求出彩;代表团审议文字内容与配图是否一致;等等,努力从多角度体现文意,生动、形象、高品质地展示代表对检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
总体而言,从稿件内容来看,规定动作有板有眼,有气势;机动采访稿件,生动活泼。既能从宏观上着眼服务大局需要寻找检察工作切入点,又能够在微观上通过代表委员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检察工作向前延伸。从版面呈现效果来看,特刊封面有大照片,有重点文章,有气势;特刊二版“关注”规定动作多,涉及面广,有广度;特刊三版报道生动活泼,有力度,保持了持续影响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检察工作新形象。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编委、理论部主任)
两会“相对论”
■李红笛
做了几次两会前方记者之后,这是我第一次做后方编辑,就像从两个方向看两会这个巨大的工程。
曾有人问我,编辑和记者你更喜欢哪个?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记者,写完丢给编辑的那一刻真的太爽了。在前方的时候,每天晚上把文章传给后方的那一刻是最轻松的,宣告了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而在后方,这一刻意味着今天工作正式开始。
后方编辑的工作枯燥又乏味,创意和文采,见解和观点,通通用不着。最开始的几天,无聊到让我怀疑人生。每天都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核对一个个细枝末节,就像在把搁浅的海星一个一个丢回大海。
我忍不住在心里抱怨:这些工作真的有意义吗?代表和委员的观点才是最引人注目的,谁会在意他们来自哪个村,到底是书记还是副书记。
“代表和委员会在意啊。”
在和前方记者通话核实一个细节的时候,我忍不住把心里的抱怨说了出来,同事却这样回答了我。
为每一个登上报纸的名字负责,让每一位代表和委员有尊严地被记录,这就是编辑的匠心吧。创造作品固然令人兴奋,但沉下心来与细节较劲又何尝不是一门功夫。
曾经我想象不到把文章丢给后方以后的情景,但自己成了后方编辑的时候,每次拿到一篇文章都忍不住想象这篇报道诞生的不易。是追着代表委员从会场采访到驻地吗?是穿越各路媒体的重重包围大胆地喊出自己的问题吗?是在料峭春风中等了许久吗?是耐着性子赔着笑脸才采得只言片语吗?……我回想自己第一次上两会时狼狈不堪的样子,推己及人地对前方记者们生出体谅的心情。
可换个角度想想,当年的我不会写新闻通讯,采访的时候不知道要拍照,常常拍了照片也不清楚,或者拍不到胸牌,职务身份名字含糊而过,不知道给后方带来了多少麻烦,真是只有自己当了编辑才能体会到的事。
在全国两会期间,浩如烟海的媒体报道中,我经手的文章只是九牛一毛,但我们核对过的每一个字对于代表委员本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就像把搁浅的海星一个一个丢回大海,对每一个海星都有意义。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文艺副刊部编辑)
答案在每一个奋斗的深夜
■高 歌
3月的北京热闹非凡,2980名人大代表、2158名政协委员从全国各地赶来齐聚北京,行囊里装着13亿多百姓的心声和期待。
“如何在全国两会这样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做到更加严谨、专业?如何让优质的稿件落地生花?”第一次作为后方编辑参与两会报道,感觉很新鲜也很紧张,心中难免打起鼓来。从开始的慌乱到越来越娴熟,每天坚守到凌晨,答案渐渐清晰起来。
练就“火眼金睛”,当好把关人。稿件中可能会存有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哪一种情况都可能产生极坏的影响,所以作为后方编辑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把关人,严守出错关,将各种差错过滤掉。要做到严谨不马虎,一字一句一标点进行校验,重要的地方要点校(代表身份、国家领导人讲话、引用各种工作报告的原文等),有疑问的地方要反复核查;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努力把漏洞的差错消灭在上版之前,不留给下一环节。如,在3月17日《“法治进校园”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一文中引用了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句话,在记者的来稿中将“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写成“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中国兴”,如果不与报告原文进行核查,这样的细微差错很难发现。
加强沟通水平,当好协调者。后方编辑可以称为整个采编过程的“沟通枢纽”,及时有效的沟通是提高编排效率、执行能力的重要环节。后方编辑工作中沟通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记者和其他版面的沟通。与记者的沟通主要是掌握记者对稿件处理意见、发现稿件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进行核对等;与其他版面进行沟通主要是做到版面之间的联动、协调。如,3月14日两会特刊五版封面文章《完善立法保护国格与民族尊严》,在分稿环节,二审认为可将该稿放在7版头条位置。在我将7版制作完成后,5版编辑反馈,综合当天稿件情况没有找到合适做封面文章的稿件,7版头条的稿件虽然字数少,但无论从选题上还是内容上来说,都可以称得上佳作,可以做封面文章。得到这一信息后,我将7版头条转给5版编辑,用其他稿件进行填充,并对版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提升审美能力,当好美化师。作为后方编辑,在版面的内容上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稿件主要来源当天前方采写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进行“加工制作”,在版面上不断求新求变,力求每天都有新的亮点,以更美观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具体来说,首先要把稿件根据主次、轻重以及内在逻辑进行组合;其次就是在版式上进行包装,头条的处理要突出、标题的制作要画龙点睛、照片要选取突出主题现场感强、选用什么样的字体字号、是否要留白等都是包装的技巧;最后是要做到整个版面的风格要协调统一,个别稿件的处理很可能花了很多“小心思”,但从整体的呈现效果可能并不佳,这就要不怕麻烦及时进行调整。
在万家灯火时开始忙碌,在整座城市熟睡时离开岗位,苦着、累着、收获着,身体的小辛苦让心中的大幸福不断生长,这是两会报道历程最贴切的注脚。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编辑)
一起“战斗”的感觉真好
■白 鸥
今年两会的会期尤其长,长到好像跨越了两个季节,会前还穿着羽绒服的我,会后却可以穿着风衣和朋友去赏花了。在这样一个超长会期里,作为一名编辑,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毛泽东曾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我看来,两会期间的工作也是一场“战斗”,充分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我恰好赶在两会的后半程,特别是3月17日至3月20日这几天,涉及换届、会议闭幕等议程,大事多、节奏紧、任务重。
每天到岗后,我会浏览当天的新华社稿件和会议议程,并和二审一起把2013年人大会议同期的本报版面和人民日报版面打印出来,列出当天的必发稿件,为接下来的编委会提供参考。
同时,稿件的统筹和梳理也很重要,这不仅是事前准备工作,而且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3月17日是我值班期间最忙碌的一天。当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除主消息外,还有大量的简历、公告、新华社综述等稿件需要刊发。虽然这些稿件不是全部刊发在一版,但是作为一版编辑也应对稿件有总体的把握和统筹,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只盯着自己的版,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把所有必发的稿件列出来,每天快要定版前,我和二审都会对照当天的发稿目录再核实一遍,防止漏发。
二、注重细节,仔细核实
两会期间“规定动作”比较多,个人认为一审编辑更多承担的是一名协助者的工作。
既然是协助者,核实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代表、委员的姓名和职务是否准确,重要稿件是否有丢段、拉段,图文是否相符,代表名单格式是否正确,也许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给版面造成影响。
我在两会前期值了两天二版的夜班,涉及代表、委员的稿件较多,在核实他们的身份时,除了在网上搜索之外,我还联系记者将写有代表、委员职务的名单拍照发过来进一步核实。3月7日晚,与记者联系核实职务时,记者对照名单,发现自己把代表身份中的某大学“环境与贸易研究中心”写成了“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马上改了过来,虽然不是什么大错,但这件小事也告诉我一定要仔细一点,再仔细一点。
三、观念要与时俱进
新时代有新要求,两会期间值班另一个深切的感受是不能再完全参照以往的经验或版面,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因而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对版尤为重要。
标题字号做多大,照片怎么摆,正文文字走几行,稿件怎么分配都需要询问,以便为领导决策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但是对版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如赵信副总编所说,“不能被他们对住。”
每天开会前,我们会把当天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法院报》等报纸的版面大概浏览一遍,与我们的报纸进行对比,交流版面布局有哪些不同,对同一稿件哪些报纸处理得更好。在这样的总结和交流中,我常常思考,在两会报道中,如何在保持政治高度的同时体现本报特色?这也许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话题。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编辑)
调照片
■翟兰云
两会期间,我一直值“两会·关注”版夜班,想起每晚找花絮图片、修改花絮文字、找数字,真是苦不堪言。因为花絮图片实在有限,而且我们已上版的图片一旦别的版面要用,就得无条件换下来;文字花絮更是少得可怜,几乎每天都得从众多新华社稿件中寻找相近的文章改编;数字落在报纸上就一两百字,但要从新华社那么多稿件中精挑细选。不过,细细回味起来,这苦中也有些许乐趣。
记得3月11日晚上,“两会·现场”版需要重做,改上代表的人头像,报社安排我帮助该版编辑尽快完成。
该版要上20位代表的人头像,稿子编好后,我去找崔海强(技术部工作人员)处理人头照片。人多力量大,两个小时后版样就出来了,不过,核实照片、名字和职务,花费了很多时间。凌晨4点半左右,改完的小样终于出来了,大家疲倦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但值班编委看到人头像有大有小,就让郑阳(技术部工作人员)继续调整。
调了半个小时,其他人的头像都差不多了,只有某位代表的头像效果仍旧不理想,出了小样后一看,该代表的照片处漆黑一片,头像不见了。值班主任着急地问技术人员:“怎么回事?半小时都过去了!”说完,他可能觉得语气太重了,自嘲一句苦笑起来。看着他又气又急、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大家不约而同地跟着笑起来。
十多分钟后新的小样出来了,值班主任又核对了一遍每位代表的名字和职务。坚守到最后时刻的校对人员确认版面内容准确无误后,排版工作才算最终完成,此时,东方天空已出现一丝鱼肚白。
(此文刊发于《检察日报》2006年3月20日)
闪亮的日子
■张 笑
接到通知,做两会特刊的编辑,心里有些忐忑。自己可以算是个老编辑,可做两会特刊对自己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十几天时间一晃而过,回忆这段上夜班的日子,还真有意思。
首先就是一个倒时差的问题。每天晚上的工作,都要干到一两点,甚至是两三点。一开始的两天,靠一股劲顶着,还真没问题。到了三四天,日上三竿了,连吃午饭的心思都没有。从此以后,真应了那句话了“太阳升起,我睡下;太阳落下,我起来。”整个一个昼夜颠倒了。下了班,睡不着觉,法制题材的电视剧倒是看了不少。
还有就是“数人头”。有时候,代表带着发言的,一来就是十几个。名字照片职务全都要一一对上。有一点差错也不行啊!有时候,看着看着,那些人头就在自己眼前直晃悠。说起来,前方的兄弟姐妹们更辛苦。有时候,写完报道都大半夜了,编辑为了核对一个职务、一个数字,又把人家给叫起来了,可他们没有一个有丝毫怨言的。想想他们,自己还不认真“数人头”,心里也过意不去啊!
工作是辛苦的,也是愉快的。大家在一起,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两会特刊做得更精致、更好看。有时候,为了起好一个标题,从领导到编辑,都绞尽脑汁,往往是在最后,一个灵感出现。成了!大家那真叫高兴啊。
这段工作的日子,是忙碌的日子,也是快乐的日子,闪亮的日子。可以说是一段值得记忆的时光。
(此文刊发于《检察日报》2007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