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探索积极心理学助力实现中国梦
2018-04-02张文燕
张文燕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中国梦” 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助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成果,从积极情感入手实现大学生理想的建构,利用积极情绪、情感,形成积极心境,并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压力的应变能力,为祖国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为实现中国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在近代掀起的一场心理学革命,是人类心理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积极心理现象,挖掘人类固有的优秀品格等方面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消极心理学多关注的是心理疾病和负面情绪,致力于亡羊补牢式的心理治疗模式;而积极心理学多关注的是个人善良的、乐观的个性、积极的人际关系,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众所周知,预防疾病永远比治愈疾病要容易的多,所以提高个人的积极情绪、增进个人心理健康比治愈真正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容易的多。积极心理学利用积极视角,来观察许多心理现象,它倡导个体能够以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关注人的正面、积极的力量,当个人出现正向情绪时,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以激发,个人某些固有的积极品格与积极才能将被发掘,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得以实现,那些负面偏好心理的影响将被遏制,从而使整个社会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二、高校探索积极心理学,引导大学生构筑梦想,助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积极梦想,它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景的一种展望,“梦想是一个积极的行为”,在积极行为的指导下,坚持个人梦想,并勇往直前,才不会被失败和逆境打败。“中国梦”是国人个人梦想的集合体,当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实现了,中国梦也就实现了。“中国梦”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中国梦理念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一致的。在人性本恶的观点看,人心都是自私冷漠的,在人性本善的观点看来,人性都是积极的、善良的,愿意帮助他人,愿意与他人友好相处,从而获得幸福感和归属感。这是积极心理学对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贡献和影响。“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希望在青年一代的身上,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有力保障,而高校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光荣使命,人才培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心理学强调梦想的内容和实现梦想的方法,在高校,积极心理学主要注重三方面的研究: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来扩大他们的视野,从而能够以积极、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二是积极的人格品质,重点是大学生优秀品质的研究。三是积极的人际关系,关键任务是增进个体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一个心态积极的大学生,他能够以积极的情绪、情感来引导自己的积极行为,并能够积极的树立自己的行动目标,中国梦确立了鼓舞人心的目标,也反映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拥有了这个目标后,他们在成长之路上将不会迷失方向,有梦想的指引生活更加幸福,这正是积极心理学的“意义”所在。
(一)利用积极视野,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引导大学生构筑个人梦想
这是一个梦想绽放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梦想家,中国梦,从我的梦开始。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祖国的希望,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的群体,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为此, 高校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是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高素质爱国人才,要关注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高校教师应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力量与积极心理品质为主, 要求教师多用课堂教学、谈心谈话、讨论交流、校园活动和新媒体等形式, 少一些灌输和强迫,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和智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努力营造鼓励学生、肯定学生、感召学生的校园育人氛围,确保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种快乐、充实、幸福的积极体验。如果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是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品质得到了强化, 那么自然就会表现出积极的行为, 也就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不仅对实现个人梦想有利, 对实现中国梦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利用积极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激发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对于实现中国梦意义非常重大,积极人格品质是大学生进行积极活动的内因,是能力被发觉的潜在力量,也是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进行积极应对的“修正性力量”;只有他们内在的积极力量得以激发,人性的消极面才能被减弱或压制,才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大学是自我关注与自我认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自我关注与自我实现需要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力量,增强他们的积极体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目标,引导他们正确的评估自己,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如果他们没有积极的人格品质,那国家的未来就会十分迷茫。因此,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积极向上是构成人格品质的最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和引领性的因素,因为只有积极向上,大学生才会有追求,才会有理想,才会富有激情。其次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博览群书,增长智慧。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视野开阔,不易冲动,比较自信,才能够理智地解决问题。还可以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尤其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再次要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力,给自己定一个准确的目标。找准自己在大学里的方向,避免在遇到各种问题及困难的时候过于消极,止步不前,在压力与失败面前否定自己。同时,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主动的、快乐的、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学业。最后要培养大学生的乐观精神,一个真正意义上乐观的大学生,他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辛与危难,能够坦然的面对一切困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路。为国家输送可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积极氛围,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支持环境
人际关系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效能至关重要,人际关系好,心情舒畅,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人际交往障碍,可能导致心理失调,将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导致许多心理疾病,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要求大学生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对待人际交往,以宽容的态度与人交往,第二,要求大学生能够热心助人,不见利忘义。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能够增加他人对你的好感,从而与别人建立融洽的关系。第三,大学生要发扬合作精神。在与别人合作的时候,经常与他人交换思想,交流情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真诚地互相帮助,不仅能够共享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最后,大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我们要尽量悦纳别人,与他人建立健康、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事实证明,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实现个人目标,就要与他人合作,借助他人的才智和力量才能实现梦想。
“中国梦”的实现与个人梦想的实现是统一的。高校要积极探索积极心理学,利用各种积极的方法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理想是辩证统一的,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从实现个人梦出发,激发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构筑个人的人生梦想, 在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