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皖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研究
2018-04-02张长生
张长生,郑 贺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特有的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所孕育出的优秀文化结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西方竞技运动的发展,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运用WSR方法论,从物理、事理、人理3个维度对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1 皖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1.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
皖北地区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如武术、太极拳、抖空竹、舞龙舞狮、毽球、健身鞭、腰鼓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发展程度较好的项目,如太极拳、武术、腰鼓等.皖北地区位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历史文化浓郁,出现华佗等众多历史名人,并且亳州市也是第一批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的城市之一.传统武术、太极拳一直是该地区传统项目,参与人群众多,发展形式较好.二是发展程度一般的项目,如健身鞭、毽球、舞龙舞狮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锻炼人群,但受到健身场地、宣传推广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大众整体参与度较低,导致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
1.2 政府重视程度不高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往往影响着项目的发展.皖北地区政府普遍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缺乏重视,缺乏政策文件的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很多地方缺乏必要的场地设施而难以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此外,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关注,进一步导致地方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忽视,使得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消亡.
1.3 传播与推广滞后
项目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该项目的传播推广.在当前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谁占领传播推广的主阵地,谁就掌握其话语权.然而根据对该区域内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者的调查发现,目前该区域内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方式还处于最基础的人际传播,传播速度较慢,传播范围也相对局限.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各个项目的锻炼人群普遍缺乏交流.有组织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比赛较少,大众传媒很少进行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报道,这也进一步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缓慢.
2 WSR方法论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1 WSR系统方法论原理
WSR(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是我国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与朱志昌博士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系统方法论.该方法论是以东方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同时吸收西方系统方法的观点[2].其核心理念在于处理复杂问题时要以系统的思维,以科学的物理分析为基础,以可靠的事理分析为手段,以一定的人理分析为辅助,达到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从而系统的对复杂问题的研究[3].
2.2 WSR方法论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适应性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各民族创造的为获得增强体质而进行的竞技娱乐和教育活动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形态[4].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需要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与事之间的关系,即需要物的发展,又需要事的管理,还需要人的参与.把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看成一个复杂系统,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去处理复杂问题,实现问题的解决是可行的.
3 基于WSR方法论的民族传统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物理因素(W)
物理因素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总和[5].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面主要是指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社会文化环境等.这些物质条件是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保障.
3.1.1 健身场地缺乏
健身场地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保障.皖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场地,大多在公园、小区空地等地方进行,并且由于其他娱乐活动的冲击,使得原本匮乏的健身场地更加紧张,再加上有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自身的独特性,常常会带来扰民等一些问题,进一步导致锻炼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该地区并没有给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设有专门的健身场地,使得一些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人群正逐渐改变运动项目,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3.1.2 社会环境制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电视等新传媒的出现,人们健身娱乐的选择也多种多样,并且随着西方竞技运动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挤压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青少年在新的社会环境生长下,大多会追求国际流行的体育项目.这些新的社会环境无不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3.2 事理因素(S)
事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客观存在及原理时参与的机理[5].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事理因素主要是指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政策方针、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方面.
3.2.1 政府职能部门的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政策方针多是“暂行条例”,而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指导性的政策较少[6].正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相对混乱.并且受到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政府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处于放任态度.组织机构以及完善的管理体制在项目的发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团协会是民族传统体育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具有严格管理体制以及组织机构完善的项目发展水平较好,而某些项目的民族传统体育自发团体,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发展水平相对较底.在当前举国体制的背景下,政策的导向会对该运动项目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政府职能部门认识的不到位,势必将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在该地区的发展.
3.2.2 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边缘化
实践证明,学校是体育运动发展最理想的载体,是扩大、提升运动项目影响力的必要途径[7].通过学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该区域内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普遍较少,开设项目也多以现代竞技体育为主,课外娱乐活动也很少见民族传统体育的踪影.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原本就不肥沃的生存土壤更加贫瘠,进一步导致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边缘化.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如果没有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将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继无人,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传承和发扬,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程.
3.3 人理因素(R)
人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所有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5].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人理因素主要是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者与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指导人员.
3.3.1 参与人群与活动内容单一
具备一定年龄结构体育人口是体育项目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运动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各年龄阶段的共同参与.根据调查了解皖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者主体单一,参与人群大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主体年龄偏大.这些中老年人群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内容形式单一.而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年轻人群是体育运动项目参与的主要人群,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却很难见到其身影.由于没有年轻人群的关注,以及不合理的年龄结构势必会阻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3.2 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匮乏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力量[8].皖北地区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人群进行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动机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只有锻炼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是他们持续运动的动力.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缺乏,在健身锻炼中普遍缺乏科学性的指导,使得健身锻炼的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4 基于WSR方法论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
4.1 基于物理的发展策略
4.1.1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
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类,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健身场地建设,以及结合城市建设发展健身场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娱乐性,可以根据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建设体育文化公园,打造城市体育文化,经常开展体育表演活动,避免千篇一律的公园建设,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之中,为城市的发展附上了自己的内涵.
4.1.2 通过大众传媒,营造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环境
积极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升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讲座,提高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水平.经常性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交流活动,组织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通过网络宣传手段,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推广,营造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环境.
4.2 基于事理的发展策略
4.2.1 加大政策指导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对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保障群众性健身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群众性健身活动之一,地方政府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协会建设的扶持,将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参与者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使民族传统体育建身活动更趋于规范化.
4.2.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学校作为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民族传统体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之中,适当增加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重,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意识,提高青少年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比例,给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
4.3 基于人理的发展策略
4.3.1 丰富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吸引年轻人群参与
丰富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吸取现代竞技体育的优点,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竞技体育相结合,增加其观赏性、娱乐性.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深入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进行挖掘,形成以竞赛与表演活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吸引年轻人群参与其中.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
4.3.2 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需要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系统培训.可以在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者中进行选拔,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指导能力;此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建设也应该与高校相结合,培养一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使高校培养的学生学以致用对群众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进行指导,让人民群众在科学的体育锻炼中,真切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好处.
5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一个涉及众多的复杂系统,通过WSR系统方法论原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