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农学专业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2018-04-02杨友伟

山东化工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农学植物学学时

杨友伟,谢 鹏,王 云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植物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农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农学专业的植物学课程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二是基于植物学特征的植物分类学[1]。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在大二上学期进行,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

1 本校植物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课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随着我国教学体系改革的进行,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了选修课程的比例,在此背景下,专业课程的学时不可避免地被压缩[3]。以我校为例,在现行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植物学课程教学课时共计54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24学时。虽然农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物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植物学是其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如此短的学时内要全面系统地讲授植物学的内容,几乎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2 时令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如上所述,农学专业的植物学课程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进行,也就是秋季学期进行,在该时节进行植物学实验教学时,实验材料的采集具有较大的困难,这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该门课程还安排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如果在冬季进行,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 传统教学内容与模式不符合时代需求

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和教学模式等[4]。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往往根据一本相对固定的教材,制作PPT进行讲授,并且多届的学生均是接受的同样的知识,少了一些植物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 学生较为缺乏学习兴趣

据调查,学生对植物学课程的第一印象就是概念多并且相对难以理解和记忆,因为植物学是一门综合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涉及到的学习对象数量庞大,针对所有的植物,针对植物的各个部位,要对如此数量巨大的植物进行分类,需要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类植物的植物学特征,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自然难以提起更大的兴趣,再加上教学方法等没有及时更新,学生的兴趣度、关注度更是直线下降。

1.5 实践实习安排不尽合理

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农学专业植物学课程设置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在7月初进行,应该说尽量考虑到了植物的根、茎、叶、花等能呈现在学生面前,但还有一些植物学的特征不能展现,。另外,由于条件的限制,野外实习已经形成固定模式:每年由教师带队去固定的实习点,进行标本采集、鉴定与制作,最后形成实习报告,整个过程时间短、内容不系统,导致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就差不多已经忘记所学的知识,学习效果值得商榷。

2 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上述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校植物学教学团队积极探索,采取相应措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1 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调整课程安排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校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动态化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每门具体的课程则是学生需要什么,学校在积极调研的基础上就提供什么,这样的方式越来越得到学生的认可。植物学课程的具体做法是将学时增加到80学时,其中理论50,实验30,并且分两个学期进行,尽可能照顾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对整个过程都有充分的认知和把控。通过调整,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压力相对减小,实际上随着课时的增加,学生总体上对植物知识的掌握更加到位,每个学期的相对减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改革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实践表明,教学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把握不断变化的学生的心态和特点,而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保障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植物学教学团队的具体做法是:一是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教学过程中适当较少了关于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形态解剖的内容,增加了关于植物进化和被子植物的分类方面的内容,因为被子植物跟我们的生活更加紧密相关,例如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对被子植物的重点学习,可以很好地识别田间杂草,可以更好地进行田间管理。二是把植物学实习和其他专业课程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植物学的实习贯穿大二与大三,这样就可以和农学专业的栽培学与育种学等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点。三是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增加研究性教学的内容,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加牢固,更加有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热爱。

2.3 充分利用周边植物资源,提高实习效果

在现有的体系和环境下,植物学野外实习很难取得质的改变。针对此特殊情况,我们将课程实验场所搬到了校园和城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地方。学生可以在校园或花卉市场认识园艺植物,可以在森林公园认识木本植物,可以去相关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认识药用植物等等。通过灵活多变的场所安排,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了植物学的相关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结语

不管是生物科学专业,还是农学专业,植物学课程都是这类专业的骨干专业基础课程,只有在这门课程上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一门课程的教学永远与时代相联系,因此,我们应顺应时代变化,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农学植物学学时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