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

2018-04-02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谢秀梅

师道(教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困闪光点学困生

文 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谢秀梅

小陈是我的学生,从五年级开始我接任他班主任以来的半年里,他一直让我很纠结,有一段时间他简直成了烫手山芋。一个看起来比较文静的孩子,但平时作业马虎、考试随便、偶尔还会违纪,每每考试结果出来后,他的分数让人眼镜大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怀着 “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优秀学生”的信念,着手对他进行转化。

一、小陈的现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考察,以及经常与之谈心,我终于对他的现状有所了解。他在学习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这是造成他 “学困”的主要原因。二是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他随意散漫,上课也好,平时早读、自习也好,家庭作业完成也罢,随意听,随意写,写多少算多少,作业订正的事能拖就拖。其次是无所畏惧,对学习没有丝毫的概念,每天虽然都背着书包正襟危坐在课堂,但心思全不在学习上,老师留他下其辅导、家长“配合”打骂,他都根本不放在心上。三是情感和意志上有缺陷。小陈在对学习的情感上,根本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成绩好坏与否,对他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他的意志也不行,缺乏毅力和恒心,有时答应得好好的,但坚持了一两天又恢复到了原点。对他的这种 “无可救药”,我多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二、学困成因分析

造成小陈 “学困”的最主要原因,是厌学,而产生厌学的因素又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父亲经常忙于应酬,回到家已是深夜,根本从未过问他的学习,即使在家也是和母亲经常吵架, “离婚”声声入耳,对小陈来说,家里没有一丝的温暖可言,平时,他总是担心父母会离异,导致不能安心学习。二是社会环境的诱导。因为父母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成长,一到假日时间,他就跑到网吧里上网,有时回到家吃个饭转眼间又不见了踪影,游戏里虚拟的欢乐、打打杀杀的刺激等,让他找到了学习和生活中难于寻觅的 “快乐”。于是,他对学习更了无兴趣。三是学生内因的作祟。他是个 “不按常规出牌”的人,家庭的影响,社会的诱导,让他或多或少地产生了逆反心理,这个问题或许就是让我对他 “屡教不改”的原因。

三、对小陈的教育对策

对于小陈这样的学困生,应针对其学习困难的现象和成因,让其喜爱上学习,远离厌学情绪。为此,我积极采取一些对策。

1.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常言道: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困生的转化当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父母的言行举止、自身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于是,我对小陈进行家访,除了与之父母沟通和交流小陈的表现情况外,还与他们探讨了正确的教育方式,向他们提出家庭教育配合上的指导性建议,希望与老师携起手来共同关心和帮助小陈的进步及发展,形成合力。我还提醒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并向他们面授了当今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教子的方法。逐渐地,小陈父母改变了教育方法,一改过去在家 “天天有小吵,三天必打架”,对小陈也改变了过去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或许,这迟来的爱也让小陈 “受宠若惊”,渐渐地,他的自信出来了,在校的表现和成绩有了令我 “维持信心”的改观。

2.严爱有加及时鼓励

夏丏尊先生说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巨大的改造力量,能使坚冰化水、顽石变玉。由于学困生意志相对薄弱,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差,对存在问题的克服和矫正需要时间和过程,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但要严而有度,不要揪住不放。对于我这个班主任来说,对待学困生,从不吝啬微笑,尽量减少一些威严架子,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和蔼可亲。对待小陈,我更是下足了功夫,脸色从没有冷若冰霜,语言从没有动辄训斥、讽刺挖苦、流露出厌恶感。我全心全意地爱护、贴近和耐心帮助着他,对他的学习、行为从严要求,一旦发现他的表现和成绩有进步,就当着全班同学面及时给予鼓励。渐渐地,他上课认真起来了,也会问作业中疑难了,与同学们的交流、探讨也多了起来。

3.发掘闪光点

学困生思想上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因素,也有积极的因素——闪光点。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训练、分层要求、分层考核。我在备课时想着为小陈设计几个问题,让他上课时能很好地参与;上课时及时找准他的兴奋点,选择适当问题让他基本上能够回答;布置作业时,精心配置必做题和选做题,鼓励他尽量全部完成;测试时,设计分层次试卷,区别对待,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 “高分”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培养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表现上,同样及时发掘他的闪光点,一有好的举动,马上进行表扬。

猜你喜欢

学困闪光点学困生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浅谈学困儿童的转化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让“学困”走向“学优”